[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无住心当下即是
 
{返回 慧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68

无住心当下即是

  世间没有中庸,无相才是真正的中庸;心无所住就是中庸;空一切法才是中庸之道。

  有信徒问我:‘心要安住在那里?’我告诉他:‘无所住就是安住,想要安住在那里都不对。’他又问:‘无所住是甚么?’‘无所住就是清净心的工夫,它无法透过语言来表达。’无所住就是自在,无所住就是解脱,无所住就是不著相,无所住就是没有分别,虽分别不作分别想,清清净净又明明白白的这颗心,用这颗心来修行就对了。

  如果我们假设立场,我要到达某种境界才叫做快乐,我要某种环境才觉得舒适,那么,这个假设本身就是错误的。如果我们只是用取舍的心在期待甚么,或是妄想明天,或那一天,情况会变好,这种透过时空假设的期望或追求,都是不对的,反而会引来痛苦。因为在佛法中,所有的解脱自在,当下就是,那是你现在就可以掌握的。

  禅宗说:‘不离当下’。当下是什么?就是解脱的现在。因此,我们要多观照,观照一切法都是空性,观照一切法毕竟空寂,当下就是清净的本性。否则,永远不能解脱。

  今天想尽办法解脱,然后又痛苦、挣扎,明天还是一样,如果今天心性不明,明天依然不能解脱,因为用的是错误的心,今天不悟,明天还是不悟!如果不能当下明白自己的心性,想要期待明天会更好,认为我的未来不是梦,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不悟,那不是‘如果还有明天’,而是‘我俩没有明天’,未来依旧是个颠倒梦想,明天也不可能会更好。

  所以,我们学佛要有般若的智慧,惟有大般若智慧,才能断烦恼。若想要求生极乐世界,也要有清净的心,要知道极乐净土、阿弥陀佛都是我们的心,如果不是我们本自具足,不生不灭的,那么佛法讲‘无生’,不自生、不他生,不来不去,那怎么能得生净土呢?

  因此当知:心净则国土净,要去悟我们的自性西方。要有清净心,没有烦恼的心,那才有办法。否则,一样也没办法。


{返回 慧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心为上
下一篇:忏悔转业报发愿生西方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6)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十七
 佛陀的格言
 大佛顶首楞严经第七套 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第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一相无相分第九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 第一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正信希有分第六
 大佛顶首楞严经第七套 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第一..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传心法要讲记(4)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一部 创造心灵的空间[栏目:西藏医心术]
 The Preachers Mission[栏目:The Gospel Of Buddha]
 正分35 佛子当力行者 速灭烦恼[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九届:省民宗厅陈文同副厅长在开营式上的讲话(陈文同)[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二、怎样做人[栏目:慈航法师]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四期 第二天 相即无相无相即相[栏目:智谕法师]
 十三、修习解脱道 ―― 增上三学[栏目: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药饵为刀刃[栏目:人生的阶梯·星云大师]
 杂阿含经卷第一(二七)[栏目:杂阿含经]
 尊重包容理解共进[栏目:明奘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