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四)前五根识之境界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387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四)前五根识之境界

  第八识阿赖耶识逐渐粗糙一些的时候,就是前五根识。前五根识和第八识之间的差异是,前五根识五根开始起作用,而第八识阿赖耶识的五根是遮止的。

  前五根识的境界是五根起用,眼可以看得见相,耳能够听得见声,但看到、听到的到底是什么,却不知道,所以相对来说,还是在无念状态中。当我们用无念和有念这两个概念的时候,无念指的是第八识和前五根识,有念指的是第六识和第七识。现前我们反观自己的修行,当我们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的时候,眼前能看得见一切境相吗?当然很多人会说,能看到,因为五根没有遮止。再进一步问,那你看到的到底是什么?可能很多人就答不出来了。要记住,这时候很容易和出世间禅定混为一谈。

  比如在安住时间稍微长一点的时候,眼前能看见一切境,但可能由于当时没有起念的缘故,到底看见什么却不知道。很多人认为这种境界就是出世间禅定,明空不二,因为当时并非酣睡、闷厥般五根遮止,而是五根起用,稍微有些明了,同时由于心处于无念状态中,外境已经不会扰乱自己的心,所以是明空不二。但实际上,这就是前五根识,不是出世间禅定。两者的差异很细致,但绝不能混为一谈。这时如果我们用第二念去分析,虽然既有空分又有明分,但最大的缺点是它的明分不是遍知。不要说遍知,连一知都不具备,除了有一点印象之外,什么都不知道。

  前五根识由于没有耽著、专注在某个境之上,一切都是平等地在看,所以无论见到什么,都没有丝毫之分别。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大平等。这当然不是平等,而是无念。无念和平等相似相似易错乱,需要辨别。无念境界中,由于没有意识的缘故,也就没有分别,但无念的明分很弱;大平等状态是很清明的,明明了了的状态中一切皆为平等。两者天地悬隔之别,不要混为一谈。

  很多修行者修到一定的时候,很容易把前五根识当做禅定。要记住,眼睛虽然直视着前面,外面呈现的一切之相对内心也没有影响,但如果当时意识当中的明了还在无念状态中的话,仍旧是前五根识,不要把它当做出世间禅定。当然,对于刚开始入门修禅定的弟子而言,能有这样的境界已经很不错了,它虽然不是了义的境界,但却是成办了义之台阶。尤其是萨迦派以及很多其他教派当中,初次修法必须在这样的状态中配同观察修。生起次第讲解四钉,最后的钉叫法性不变密意钉。初次修法期间,恐怕无法赤裸出心的本性,也就是说不能执受本体,这时如果在前五根识的基础上配同前面三个钉,当然是观察修,意义非常广大。所以我们一再重申,既不能把前五根识单纯当作过失,也不能把它当做了义的出世间禅定。

  我们讲禅定,希望大家都能反观自己的禅定是否落在前五根识的境界。若是,就要知道在有这种显现的时候,要配同着持风和观察修,这样才能体现出明分,让自己的禅定趋向出世间。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三)第八识是不了义之见解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五)第六识耽著之境界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十七)从内外角度观修无常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一)初禅的特点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二)清净发心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四)闻思修不能偏堕一边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七) 珍惜人身 精进修学祖师教言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十四)外境的显现取决于内心
 圣者言教 第四课(七)方便教授于次第根机之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忆念上师赐予慧命之恩德
 圣者言教 第六课(二十五)踏实修行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一)了知禅定逆缘的重要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低姿态[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地藏经与念佛法门[栏目:净空法师]
 修法之中接受四灌顶时,自心与上师无别中安住的意义是什么呢?[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佛教与气候变化”研究项目访谈录[栏目:明奘法师]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32集[栏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