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二)三相圆满人身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08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二)三相圆满人身

  这一段时间,我相信在座的弟子们,不仅在听闻暇满难得的教言,也在静下心观修暇满难得。由于止观交修的缘故,相信我们对人身难得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刻,也在时时立誓,依靠十八种珍宝人身成办解脱。这就是我们讲解、观修人身难得的主要目的。

  有些弟子可能已经把十八种珍宝人身背诵下来,但是刚开始入门以及记性不是很好的人可能觉得,要全部记住十八个缘有点困难。早上观修的时候好像只数到十七,下午好像又变成十九了。这时可以从内外密三个缘去观待十八种珍宝人身是否圆满。

  首先是外缘获得上师的圆满摄受。我相信在座的所有弟子都已经得到具德上师的圆满摄受。但是由于末法时代众生烦恼沉重、违缘众多的缘故,业际颠倒可能随时都会起现在自身心中。所以要时时铭记心中,决不能让自己的身心业际颠倒。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时时依止导师求学深奥的教言。

  第二内缘五根圆满。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修行者,五根都是圆满的,没有什么缺陷。

  第三密缘出离心、信心圆满。谈到出离心和信心,我们应该谨慎一些,细致一些。在我们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轮回是一种痛苦,现在就想解脱;但在情绪高涨的时候,我们可能还会不自觉地羡慕世间,留恋世间。这些充分说明,我们的出离心还没有扎实,还要从多方面观修出离心。

  出离心非常重要,它决定了你能获得的果实。如果你只具备下士道出离心,即便你修学什么法门,只能得到三善道;若你只具备中士道出离心,即便修学多么深奥的法,只能获得寂静涅槃;只有具备上士道出离心,才能获得究竟解脱的佛果。所以初次开始修法,出离心的基础必须扎实。这里要注意的是,今天具有出离心,不代表明天还有出离心,所以我们要以种种方便去圆满出离心。

  由于时时强调信心的缘故,我想大家都已经知道,信心是成办解脱唯一不可缺少之方便。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时代,善星比丘和提婆达多就是由于缺乏信心的缘故,即便其外的一切条件多么圆满,最终还是堕入三恶趣之中。那若巴尊者依止帝洛巴尊者期间,除信心外一切条件都不具备,但是在经历二十四个苦行以后,如实证悟到上师的密意。凭的是什么?就是信心。我们刚开始进入佛门期间,当然怀着信心,否则怎么会进入佛门呢?但是信心还要分为净信、欲信和诚信,我们第一次得到的信心可能是净信或欲信,还达不到诚信,因此信心很容易变化。为了增上自己的信心,要时时培养信心,消尽烦恼。只要具有信心,无论导师传讲什么法,你都会铭记心中,如理如法修行。若缺乏信心,在修行上可能会打很多折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掺杂私心。要知道,我们的私心本来就含有习气烦恼,这种行为怎么能成办解脱呢?无论是往昔的历代高僧大德,还是如今的很多成就者,都是圆满依止导师、圆满听从导师的教言、圆满修行而成办解脱的,我们作为后一代弟子,当然要遵循历代传承祖师的足迹,绝不能顺从自己的私心而做修行。这些都非常重要。

  当我们外、内、密缘一旦具备,以上传讲的十八种珍宝人身已经圆满了。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一)三殊胜法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三)修行的基础是修心四法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四)关于祖师法会的开示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一)上士道之发心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八)五他圆满之导师圆满、正法圆满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六)修行觅心法时该注意什么
 圣者言教 第二课(十三)信心与清净传承很重要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十八)略述三殊胜法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三)具有分别心的修法无法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七)不能借“信心”之名而懈怠修法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六)修行中的善巧运用
 圣者言教 第六课(二十)略说灌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打坐耳边有天籁之音,越来越强?[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九四三)[栏目:杂阿含经]
 佛有没有菩提心.慈悲心?[栏目:格西索南]
 经济与环保的创新作为—台湾青年领袖促进和平论坛 现场问答[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七、四方参访 在甘地的修道院[栏目: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居士传五十二[栏目:居士传]
 汉地人应如何修持藏传佛教?还是您觉得先学显宗会比较好?[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微访谈问答]
 净空法师跟法师的修行方法,有什么不同?[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谈心六伦[栏目:圣严法师]
 隋文帝复兴佛教的原因是什么?[栏目: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