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忆念上师赐予慧命之恩德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76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忆念上师赐予慧命之恩德

  【如母亲以温暖、乳汁养育生命般,为抚育解脱生命,上师令我等生起一切白法之精要或精华菩提心,从而增长解脱生命之元气,开启深广法门,生起闻思修之智慧,长时养育解脱之生命, 故为赐予生命之恩德;】

  前面讲解赐予解脱之身,这里讲解赐予解脱之慧命。出离心及菩提心是成办解脱必不可少之基础,因此从弟子初次开始修法开始,所有导师都是从菩提心开始讲解,我们的上师也是这样赐予解脱教言。

  上师具备有如母亲一般的功德。尤其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母亲赐予我们的身体,可能只有几十年的时间,但上师赐予我们的一切,是永恒不变的。我们说上师的恩德超胜一切的原因也就在此上。因此,在平常修行过程中要忆念上师的恩德。

  【如母亲以衣食等无量饶益我等般,上师以三十七菩提分法或三学白法,令根支逐渐圆满,即为成办广大饶益之恩德;】

  三十七菩提分法是从资粮道到无学道之间所具备的功德。比如资粮道分为小资粮道、中资粮道和大资粮道。小资粮道具备四念住,中资粮道具备四正断,大资粮道具备四神足。资粮道以后依次为加行道、见道、学道和无学道。加行道要具足五根,见道具足五力,学道具足七觉支,无学道具足八圣道,加在一起就是三十七菩提分法。三学白法就是指戒定慧三学。

  所谓令根支逐渐圆满,是指上师一步一步赐予我们不同的法义。例如从总的角度来说,我们先从前行开始入手,当共同外前行百日修行圆满之后再开始进入五加行。五加行积资净障一一圆满后,就开始进入正行。无论是三十七菩提分法还是戒定慧三学,或者资粮道、加行道、见道、学道、无学道等五道,以及无上窍诀大圆满的法性现前相、觉悟增长相、明智如量相和法性灭尽地相等四相,都称之为次第法。从上师瑜伽导修来说,上师瑜伽分为外相上师相应法、内相上师相应法和密相上师瑜伽。上师赐予这些法门,令我们的见解逐渐圆满,就是令根支逐步圆满。

  这里所谓的圆满根支并不仅仅是某一个点,而是包括见解、修行、行为和暂时之果位等多个方面。相信每一个修行者对这些内容都会有很好的认识。和了义见解相比,我们的见解不一定是了义的,但从我们自身的角度来说,它就是最了义的见解。所以见修行果令根支逐渐圆满,即为成办广大饶益之恩德。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九)修法应时时忆念上师之恩德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一)龙萨派与宁提派在成熟口诀法上的区别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十一)不善业之意业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十二)真实禅定并非没有妄念的无分别状态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四)未领会而持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五)修行之前必须掌握修行要领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一)上士道之发心
 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八)为什么要视师如佛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四)了脱生死才是真正的成功
 圣者言教 第三课(五)转变心念是一种领悟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七)修行密法更要谨慎取舍因果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九)修学禅定需要细致用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七讲话 智谕法师疑问解答 二 (检讨会摘录)[栏目:疑问解答]
 中阿含因品念处经第二[栏目:重要经论]
 往昔有德行[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八关斋戒时,吃安眠药可以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相应3经 老死经[栏目:相应部 3.憍萨罗相应]
 南传菩萨道 上 第七章:杂集 第十二篇:什么是波罗蜜的组合?[栏目:明昆长老]
 在准昏沉状态中,会不会有一点轻安感觉?[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华严禅行法之《华严六科-华严禅行法》第六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六00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五百罗汉 284、行传法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