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五)初步修法时,为什么不能直接安住于妄念的明分之上?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73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五)初步修法时,为什么不能直接安住于妄念的明分之上?

修行必须依根机而立。比如在修直断期间,初次必须要断除一切迷乱之相,也就是依靠直断的力量来断除昏沉和掉举。

  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当妄念生起来的时候,是应该在生起妄念的明分之上自然安住,还是断除妄念来寻求另一种见解?初次修法期间,必须先断除妄念,创造另一种见解。《狮吼论》当中说:“其意念犹如毛不换色不变,若能趋入清净修持,则净除所修之贪执,解脱见修之束缚,于内呈现定解,能生者亦于无缘中而消失。”汉地也讲解“烦恼即菩提,三毒即三身。”虽然这就是见解,但是我们做不到。我们总不能说贪嗔痴就是三身之境界吧?否则修行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所以现前我们按照方便教授传讲,首先要断除一切妄念,寻求另一种见解。

  我们复次强调,初次修法期间要止观交修。修寂止时若有昏沉掉举,要观想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和业之因果,或者配合观想上师瑜伽皈依境、念诵莲花生大师心咒,当内心感觉疲劳的时候,再自然安住。又有起心动念的时候,再次观想。这样一边观察修一边安住修的目的在于何处呢?就是通过观察修断除贪嗔痴烦恼,通过安住修赤裸本性。当见解有所进展的时候,比如在细直视调伏妄念时,当妄念生起时,自然安住在明了当中,不需要让妄念消失,当下能做到体用一如。但这个见解太高了,真正能达到缘起性空之见,而非意念造作树立的见解,我想恐怕还是很难的。

  当然有时候很多人认为自己能做到缘起性空之见解。但我们反过来问问自己,在出定的时候,你能护持这样的正念吗?在梦里,你能知道一切如梦如幻吗?粗直视调伏妄念分为觅境法和觅心法,若真正能过这一关,我相信已经知道一切万物都是虚幻,在梦中怎么可能不知道梦是虚幻的呢?很多时候,我们的修行可能只是走了一个形式,在书面当中有所了解,无论从小乘教法还是大乘教法的角度,一切万法都是虚幻,以此掩盖自己的禅定,但内心深处的感受并不强烈。所以,我们还是如同往昔般,只要遇到一个小小的缘,就能导致我们内心的情绪飘动。

  因此对于次第根机者,初步修法之时不能直接安住于妄念的明分之上,必须断除妄念,赤裸觉性。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四)修行中的注意事项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六)修行觅心法时该注意什么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十四)净信 欲信和诚信
 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七)上师瑜伽含摄三根本
 圣者言教 第九课(六)修行不能走极端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二)不要执著觉受
 圣者言教 第九课(十九)回向与发愿
 圣者言教 第九课(七)修行不能轻视方便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五)无记之业
 圣者言教 第四课(二十一)愿菩提心的两个学处
 圣者言教 第二课(二十四)真正的善法就是调伏自心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二)欲解脱必须断绝轮回之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分辨正法与邪法?[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播种智慧(达真堪布)[栏目:福慧修行]
 信、解、行、证[栏目:净空法师·微教言]
 The Lady and the Ogress[栏目:Dhammapada Stories]
 Subduing guest-dust afflictions is like letting mu..[栏目:The Chan Hand book]
 1736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 41-45[栏目:07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成唯识论译注 卷四[栏目:成唯识论译注]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栏目: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2007年加行小结 暇满难得[栏目:达真堪布]
 南传菩萨道 上 第七章:杂集 第一篇:什么是波罗蜜?[栏目:明昆长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