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使心自在的口诀
 
{返回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42

  使心自在的口诀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阿底峡尊者是十一世纪藏传佛教最重要的精神导师之一,他十一岁的时候就曾到印度有名的那烂陀,和菩提贤上师学习,又曾经向那洛巴学习后出家,并且至苏门答腊和金洲法称大师学习,也曾到过爪哇岛向一位依靠乞食度日的瑜伽士求取灌顶与教授,晚年因古格王朝国王的祈请进入西藏传授戒律,开创了噶当派,成為一派宗师。阿底峡大师最令我讚叹与恭敬的地方是在那麼久远的时代,他就用极為生活化的方式,认為要利用我们的心性做為修持菩提心的根本,主张修行一定要以大悲心為主轴。

  阿底峡最有名的传承修持法《修心七要》,也就是修持菩提心的七个重点。其实也满适合现代人,不需要依靠任何佛像或唐卡,只要依靠自己的念头,有时必需经常去观照检视自性,例如,常常要自问自答:「心它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它到底是在我们身体裡面,还是在我们身体的外面?」不断不断地从身心里外和外面一切的世界当中寻找,最后确定好,心其实没有在内也没有在外。当你找心找到不可寻找之处,那个便是我们心的所在处,也是我们解脱的来源处,更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初的出处。

  常常有很多人对我说他们很想修行,但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修行,也没有时间修行,每天都被工作和世俗的烦恼压榨到喘不过气来,所以极为苦恼。我便会对他们说:「这个就是你用功开始的地方,当你烦恼来的时候,你便去观察烦恼,在你最痛苦、最无转身之处,特别要在那里停留久一点,因为那个便是你要寻找痛苦来源的所在处,这个就是修行,怎么会没有修行的时间与空间呢?」

  接著,其实你也可以做太多太多生活上的实验来测试自己的心,到底在外还是在内?譬如,我们在日常工作职场上经常很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与感受,这个时候你便可以问,你的心被放置在那裡?有时候我们為了讨好他人,要对某一个人百般的忍耐和取悦他、使他开心,这个时候你就要观察你的心中心被放置在那?有时候你做任何事情,你总希望别人对你肯定与赞成,这种心态之下,心它又是在那个地方?有时候朋友对我们的要求,我们总是很难去婉拒对方或者让自己进退两难,总是在矛盾中与人周旋,这时你也要去观察你真正的心跑去那裡了?有时,从小到大,总是过著已被安排好的道路与方向,不得不去做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心中其实百般的不愿,可是為了讨好和怕周边人的误解而勉强迎合,这又是哪种心态?通常做任何事情已经习惯依赖某个人,一旦这个人的一顰一笑、一举一动都会明显牵动你的心,请问这个时候你的心又是在什么位置上?

  在我们日常的行住坐卧,没有一件事情是和我们的心没关联的。心就是我们的主宰、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灵魂。如果心没有控制好你的生活,你的人生一定是一蹋糊涂、惨不忍睹;相反,心如果都一直在自己觉察范围内应用自如,那就如同鸟之於空、鱼就於水般,这也是另外的一种纯然天机、了无罣碍的自在,就如同悠然相忘、虚空得志,到了这裡,是是非非转头空,恩恩怨怨等佛同,念起永无千山动摇,念默亦无江水寧静,便是人生好风光。

  此是我香·隆立嘉措对於来自南传佛教的一批僧侣的问答所做的答覆。


{返回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创造积极正向的人生
下一篇:处世心钥:如何有智慧地助人重新振作
 微笑吧!痛苦开花:我是如何看待逆境?
 茶与开悟
 一个拳王的启示
 化颓废为神奇
 菩萨在人间
 心和脑的分别
 如何多情又不留遗恨?
 自省才是解脱的来源
 从生活专注中也可得到开悟
 宠辱不惊閒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淡风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苑谈丛 第五章 佛教文化艺术(八)变文宝卷[栏目:法苑谈丛]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二三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放下就会快乐[栏目:谈佛说禅悟人生]
 集体创作[栏目:生命的密码·迷悟之间]
 烦恼沉重是西方极乐世界不能呈现的最大障碍[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记终生敬奉弘一大师的高文显先生(王尔康)[栏目:弘一法师思想研究]
 应对自己的负面能量最好的办法是不是就是开发明觉?[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安居第三十七日(一):感动我们沉睡的觉性[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无小子(2)[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是否必须三天,甚至七天以后火化?原因为何?[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