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虚度光阴就是荒废生命
 
{返回 听李叔同讲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21

  虚度光阴就是荒废生命

  世之最可珍重者,莫过精神;世之最可爱惜者,莫过光阴;一念净即佛界缘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动一念即十界种子,可不珍重乎?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可不爱惜乎?苟知精神之可珍重,则不浪用,则念念执持佛名。光阴不虚度,则刻刻熏修净业。

  ——清·彻悟禅师

  “世上最值得珍惜的是时间,最容易浪费的也是时间。很多人对于时间的珍贵用‘一寸光阴一寸金’来形容,因此,对于时间,不能够浪费。所以,人生在世,切不可虚度光阴。”

  弘一法师非常珍惜时间。他的朋友欧阳予倩对此很有体会。有一次,弘一法师和他相约八点钟见面。可是,两个人离得较远,恰逢那天是假日,赶电车困难,时间就耽误了一些。等到欧阳予倩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约会地点时,弘一法师却对他说:“我和你约的是八点钟,可是你已经迟到了五分钟。我现在没有工夫和你谈了,对不起。我们改天再约吧。”

  欧阳予倩不禁愣住了,没有办法,他知道弘一法师时间观念很强,只好回头走了。

  有人认为这真是小题大做,何必如此较真呢?其实,弘一法师正是因为对时间如此地珍惜,才会取得以后的成就。那些对时间不重视的人,经常会因为时间不够,许多重要的事情没有完成而造成终生的遗憾,这就是没有珍惜时间带来的严重后果。

  弘一法师告诫我们,人要想获得成功,将来有所成就,就必须紧紧抓住时间的尾巴,不要让时间溜走,不虚度每一寸的光阴,刻苦勤奋,这样生命就不会荒废。

  古今成大事者,无一不是惜时如命之人。

  司马光6岁那年,父亲就开始教他读书,并常常给他讲一些少年有为的人勤奋好学的故事,勉励他以此为榜样,珍惜时间、刻苦读书。家住寿州安丰时,当地有一个姓丁的青年,十分勤奋好学,学问和文章在全县闻名。父亲司马池便以这个青年的事迹教育司马光,并对他说:“他日得如丁君矣!”学有榜样,又得到父亲的指点,司马光果然倍加努力。他读书跟父亲一样,不仅仅只是背熟,还要弄懂意思。所以,往往同伴们背会了书去游玩,他却独自放下帷幔,苦苦思考,直到把文意弄懂并把书背得烂熟为止。

  为了不浪费光阴,抓紧时间读书。司马光自己设计用木头做成了一个圆形枕,取名“警枕”,夜里睡觉便把它枕在头下。木头是圆的,床铺又是硬板,晚上睡觉只要一动弹,“警枕”便会滚落在地,他随即惊醒,披衣起床,挑灯夜读,不至于一觉睡到大天亮了。

  这样刻苦学习到15岁,司马光“于书无所不通,文辞醇深”。而且他学的知识很扎实,以致“终身不忘”。司马光始终保持着刻苦学习的习惯,不管是在马上,或是在官轿中,抑或在夜不能寐的时候,他都抓紧点滴时间来读书思考问题。

  正是司马光少年时代的苦读奠定了坚实的经史、文学基础,才使他能手著不朽的巨著《资治通鉴》;也正是他童年便养成了正直、诚实、质朴、仁厚的品格,所以才能入朝为相,成为北宋一代名臣。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韶华易逝,要想将来有一番成就,就要抓紧时间,发愤图强,不要留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喟叹。

  李叔同也曾写过这样一首词——《悲秋》,用来劝谏人们要珍惜时间:风乍起,黄叶飘,镜里朱颜,愁边白发,日夕疏林抄。花事匆匆,梦影迢迢,零落凭谁吊。光阴催人老,纵有千金,纵有千金,千金难买年少。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缺乏珍惜时间的意识。君不见,夜晚灯红酒绿,觥筹交错,牌桌上你来我往,玩得不亦乐乎。这些人正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想有作为的人必须与他们划清界限。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时间吧!


{返回 听李叔同讲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向别人学习,才能让自己更完善
下一篇:学习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要把工夫用在平时
 听李叔同讲禅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不断反省,才会不断进步
 听得了意见就能做得对事
 学习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向别人学习,才能让自己更完善
 多一分恭敬,就会多一分福慧
 愤怒是制造恶果的罪魁祸首
 一切顺其自然,结果就不会差
 忘乎所以,常常没有好结果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念佛感应故事[栏目:感应事迹[网络搜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三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四集]
 孝道的真实意义[栏目:开愿法师]
 蝜蝂传[栏目:月悟法师]
 九十九、如何理解带业往生?[栏目: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一二○五)[栏目:杂阿含经]
 佛徒国姐[栏目:觉世论业]
 当下清净佛心流露[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