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何谓酬忏上师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60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何谓酬忏上师

  六种上师中的第三种上师是酬忏上师,也叫忏悔上师。

  平常很多弟子说,自己无始以来业障沉重,所以今生遭受了很多痛苦和障碍;或者现今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造作罪业;当然有时由于烦恼习气沉重的缘故,无意中也会造下很多罪业。这些弟子都希望能在导师面前忏悔,因为在导师前作忏悔,不仅自己忏悔期间可以消尽业障,导师也会随同你一起忏悔你的罪业。这个忏悔的对境就叫做酬忏上师。

  我们在座的很多弟子,平常都会在导师面前忏悔罪业。无论什么罪业,在导师面前永远没有隐藏。我们在修金刚萨埵时要依四力忏悔,其中的第二个力厌患对治力,是在金刚萨埵面对将自己无始以来所造的一切罪业,无论是自己能记得起来的还是记不起来的,都一一陈述,不覆不藏,这样才能消尽自己的罪业。如果有所掩盖,罪业永远无法清净。当然我们在导师面前忏悔的时候,也不需要带着这样的疑惑:导师会不会四处讲解我的过错?我相信一个真正的导师绝不可能这么做。

  这样忏悔的意义非常广大,因为当你在忏悔的同时,不仅把自己的罪业说出来,而且在导师面前已经立誓,从此以后纵遇命难,也绝不造类似的罪业。由于具备厌患对治力(发露忏悔,不覆不藏)和返回对治力(纵遇命难,绝不再犯)的缘故,无论你以前做过多少沉重的罪业,都能在导师面前得以清净。

  如今很多人认为自己无始以来造作的业障太沉重,所以无论现前修什么法都无法清净。要记住,我们从逆缘的角度当中忏悔自己的罪业是好事,但是不能因此堕入悲观的心态,所以还要知道顺缘的功德。否则内心天天烦恼,可能过段时间又会出毛病。

  由于众生福报太浅薄的缘故,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的色身已示现涅槃,但是与上师相同的所依之处比比皆是。比如上师曾经授记,亚青的山就是莲花生大师刹土——铜色吉祥山,若谁能转绕一圈,功德相当于念诵二十二亿观世音菩萨心咒。想想这个功德有多大,当然和依止导师没有丝毫之差异。往昔上师的上师昌根阿瑞仁波切和色拉阳智仁波切也对亚青山下的玛尼堆做过授记,凡是脚踏在转绕玛尼堆的路上的人,从此以后不会再堕入三恶趣,意义非常广大。我们如今可以在这么殊胜的所依境前做忏悔,即便罪业非常沉重,但由于有这些殊胜对治力的缘故,清净业障并非难事。所以无论我们触犯过小乘戒律、大乘学处还是密宗誓言,都应该在导师面前忏悔清净。这种忏悔所依对境就是酬忏师。

  总师、皈依上师和酬忏师称之为共同上师。只要戒律清净,稍具功德者,都可以做共同上师。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九)以平等心观待每一位导师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一)何谓不共同上师
 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七)依止具德导师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一)调伏内心而成办解脱是佛法唯一的宗旨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四)未领会而持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十)旁生道的痛苦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十一)以四厌离法灭尽世间八法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七)依三清净的目的
 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四)内相顶礼与密相顶礼
 圣者言教 第十课(二十)听法时所断意之行为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七)八无暇之内无暇
 圣者言教 第二课(二)对治分别心方能成办解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2012观音法会(四)上师瑜伽的五个要点[栏目:达真堪布]
 以正念与觉知看好你的心&心的精灵[栏目:清净的法流]
 唯识二十颂述记思考题[栏目:智敏上师]
 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四)涅槃妙心 7.人境施为[栏目:善祥法师]
 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王雷泉)[栏目:佛教与教育]
 贰贰 传佛心印[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慈济心灯·秋之卷[栏目:慈济心灯]
 132.问曰:摩尼宝珠,于玻璃、车渠、玛瑙、珊瑚、琥珀、金刚等中,是何等宝?[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佛教医学解密针灸超理性的科学性(方国华)[栏目:佛教与医学]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8)[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