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六)唯精进才能依教法转变内心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313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六)唯精进才能依教法转变内心

  为了在修行过程中保持精进,应时时观想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与业之因果。特别是人身难得,当我们今生已经得到难得的人身,就应该把它用在更有功德之上,更有利益之上。换句话说,当然是精进修法。

  我们知道,可怕的无常随时都会降临在我们身边。若不精进修法,当无常真正降临到我们身边的时候,仅凭口中说已经得到过前行教言、正行直断教言、顿超教言等,恐怕起不了丝毫作用。这些词句早在二千五百年前都已经有了,但我们现在仍然是凡夫,没有得到利益。这告诉我们,现前我们最需要做的是把这些教义纳入到心相续之中,只有自己的内心变成这些教理,佛法才能真正利益到我们。因此应该要精进修法,再不能拖延时间了。

  由于到了夏季的缘故,很多活佛都会到各地去从事他们的事业。无论哪一种事业,如果我们是以求法利众的心去参加,那么当然可以。但如果仅仅是为了走马观花地凑个热闹,旅游观光,我觉得真的非常不合算。当然,适当的放松是可以的。尤其对于初学者而言,长时间在一个小小的空间之中修行,会觉得修行很累很累。这时可以稍微散散心,放松放松。但在没有利益的前提之下,不能太放松,真的没有多大的意义。我相信这一点你们早已知道。

  想一想寿命无常,我们真没有那么多时间飘来飘去。在佛法没有纳入心相续、成为调伏烦恼的对治力以前,我们有什么把握面对无常?无常是非常可怕的。在世间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困境、感受痛苦,但世间没有哪一种痛苦能和临终相比。细致观待,在我们面对生活的种种痛苦时,是能坦然面对、泰然处之,还是内心惶恐、避之唯恐不及?如果连生活中小小的痛苦我们都无法承受,说能坦然面对临终,真的是一种狂言。

  因此,为了精进修法,应该时时观想人身难得和寿命无常。若没有四厌离法的观想基础,很难精进修法。而没有精进修法,则难以把导师的教言纳入心相续,转变内心,成办解脱。

  对于追求即生解脱的修行者而言,信心和精进缺一不可。只要具备了信心和精进之缘,解脱必指日可待!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五)仅凭禅定判断见解尚不全面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七)何谓总师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九)龙萨娘波尊者开取囊青扎嘎伏藏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六)第七识分别之境界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闻法六垢之傲慢 无正信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何谓酬忏上师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十七)获得暇满人身 当修法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八)五种智慧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十三)真正的修行者应清净持戒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四)以慈心饶益众生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一)任何修法均应以调心为根本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六)调伏内心而行持安忍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In the Spirit of Chan[栏目:Buddhist Article]
 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二讲[栏目:久美多杰堪布]
 二祖慧可大师[栏目:禅宗祖师传]
 我们为什么会心累?[栏目:雪漠]
 索达吉堪布致济群法师的信[栏目:藏密问答录]
 不是文学,胜似文学[栏目:济群法师]
 印祖故事 37、印书馆铅印文钞,诸名流题词评赞[栏目: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超越轮回要放下烦恼习气[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草木有情通佛法——法华会第一天火供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佛医的特质(净耀居士)[栏目:佛教与医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