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一)任何修法均应以调心为根本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73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一)任何修法均应以调心为根本

   七天的祖师法会结束了。前两天我们讲过祖师法会的殊胜性,因此在座的所有弟子,无论这段时间有多劳累,仍旧都去参加了祖师法会。大家能够这样做,意义非常广大。尤其对平常修学上师瑜伽的弟子而言,在祖师法会这段时间里会有特殊的加持力。这次法会念诵的仪轨虽然比我们平常所念的上师瑜伽稍微多一些,但实际上它就是一个圆满的上师供,所以念诵仪轨也就是在修上师瑜伽。至于实际修持中该如何修学,则应根据个人的见解来定夺。

   比如有些弟子只能修学外相上师相应法,有些可能已经达到内相上师相应法的见解,还有一些则已达到密相上师瑜伽的见解。无论以哪种见解修持,意义都非常广大,因为法会是非常殊胜的时间。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就是在几年前的这个时间示现涅槃的,因此在这个时间举行祖师法会具有非常特殊的加持力。

   无论平常修学什么法,参加什么法会,作为修行者时时都要以调心为根本,这一点一定要铭记心中。正如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曰:“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不仅在我们平常讲法期间会用这句话作为一切修法之宗旨,即便是对求成熟口诀法的弟子,我也会如是讲解。例如我们讲解前行破除心房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解决断心之根本,就是观察身口意三门以何为主。但我们在听闻导师讲解后仅仅略作串习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反复观修,才能深刻领悟无论我们平常行善还是作恶都是以心为根本,这样才会做到时时反观自心。

   我想,对于初次进入佛门的信众而言,口中说一句华智仁波切的教言——心乃诸法源是非常容易的,但想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恐怕还是非常困难,因此要时时反观自己的修行是否真的以此作为标准。对于初学者,即便口中会说调伏内心,心中对历代传承祖师传讲的调心为本也非常清楚,但内心当中恐怕还是会非常着重身语的善法。当行持善法时,身体出了一点力,就会非常心满意足,觉得自己做了特别大的一件善事。如同在高原地方绕塔或者转绕神山时,由于氧气稀薄,身体必定会非常劳累、辛苦,因此内心会有一种满足感。但反过来问问自己的内心,当你朝拜神山或参加法会时,对调伏自己的内心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恐怕没一个人去关注。因此即便你口口声声说心是一切法的根源,实际上还是着重于身和语。

   这也是很多修行者做得最不圆满的地方。虽然身、语行持善法的意义非常广大,但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以及历代传承祖师无论传讲什么教言,都强调以调心为根本。现前我们作为修行者,也应以此作为修行的准则。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十六)对于初学者修行的忠告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二)调伏内心才是修法的功德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五)上下错谬而持
 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二)略释前行仪轨与观想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三)持文不持义与持义不持文
 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二)显现清净与否在于业力的感召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十四)真正的孝道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三)三殊胜法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四课(十三)追求神通并不能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八)何谓皈依上师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四)引业与满业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十六)观修无常精进修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根本的止息战乱[栏目:太虚法师]
 The Snare of Māra[栏目:S.N. Goenka]
 杂宝藏经白话 辅相闻法离欲缘第九十八[栏目:杂宝藏经白话]
 格萨尔王传 第55回 穆军似雪猪守孤城岭兵如猛虎破敌堡[栏目:格萨尔王]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一四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结婚证书[栏目:太虚法师]
 虔诚佛徒心出离[栏目:传喜法师]
 如何供养三宝[栏目:真圆法师]
 菩萨精进波罗密 1-4[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观照色,涅槃近前 Meditating on Form Brings Nibbāna Near[栏目:摩罗迦子经讲记·马哈希西亚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