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二)清净发心的重要性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131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二)清净发心的重要性

  凡夫最大的缺点是我执,用世间的语言描述,就是习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在面对他人时,无意中会形成一种特权意识。有时细致观察自己,当别人说自己有多恶劣时,恐怕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无意中产生的特权意识在作怪。因此,凡夫总是习惯给他人建立各种规矩,却不会以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

  作为修行者,从出世间角度而言,也同样一个道理。无论依止导师还是行持一切善法,由于我执作怪的原因,我们还是会以自己为中心,要求一切外境随顺自己的意愿。比如在依止导师的过程中,导师慈悲心的大小完全以自己的感觉为判断标准。如果今天希望导师笑,导师就笑,就会觉得这位导师很慈悲;但今天希望导师哭,导师没有哭的话,又会觉得导师很不慈悲,恐怕自己和这位导师没什么缘。我想,这可能不是有没有缘的问题,如果你以这样的见解去寻找导师,即便释迦牟尼佛亲自降临在你的身边,可能你也如同善星比丘和提婆达多一般,永远无法见到佛陀的功德。因此,我们时时都要观待一下自己的内心。

  前面从父母的角度当中讲解,大孝是在小孝的基础当中树立的。若不具备小孝,仅在口中说要做一位大孝者,恐怕只是一种诳言。如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一生都在为三界六趣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努力,并且成办了很大的利生事业,但仅从忆念父母的角度来说,上师也称得上是一位大孝子。上师的父母在上师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但直到上师八十多岁的时候仍旧一直惦记着自己的父母。无论是讲法还是生活中,只要一提到自己的父母,上师就会流泪。长期在喇嘛仁波切身边的人都有所了解。如是讲解也是告诫大家,作为修行者,我们能否成为所有人的榜样,就要反观自己是否有一些特别出众的行为,否则与凡夫的差距又在何处?即便自己认为自己的修行有多好,有谁信呢?

  以上讲解的是清净发心的功德。通俗一点说,想要令善根转变成无量,清净发心不可或缺。因此无论以后从事什么善法,首先要观察一下自己的发心。如果修行的目的仅仅为了自己获得解脱,即便你修的法有多深,也只有一份功德。如果为了三个众生而修法,就有三份功德。若为三界六趣一切众生发心修法,就会变成无量之功德。因此,即便平常修行时间短暂,可能只有一两个小时而已,但若具有清净之发心,一两个小时的修法也会变成无量之功德。依靠无量功德的力量能消尽无始以来的罪业,我相信成办解脱已经不再遥不可及。发心清净是迅速成办解脱的殊胜方便道,所以,清净发心非常重要,需要我们时时反观自己的发心是否为上士道之善念发心。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一)上士道之发心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三)摧毁正行善根之恶缘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十六)观修无常精进修法
 圣者言教 第四课(二十三)菩提心摄持的善法功德无量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三)时时忏悔对治烦恼
 圣者言教 第十课(一)珍惜暇满人身精进修法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九)对修法的嘱咐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一)对弟子的嘱咐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三)解脱七支坐法和方便七支坐法的区别
 圣者言教 第九课(十)佛法需要创新吗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九)善恶取决于内心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十)不善业之绮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以佛教的思维方式解析生命现象[栏目:池田大作]
 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应该做到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应该对善恶、好坏分得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这与观五种圆满..[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业障、烦恼障、所知障和习气障[栏目:达真堪布]
 灭苦手册 第一篇 解脱苦痛[栏目:阿姜李·达摩达罗]
 相应4经 巴迦梵天经[栏目:相应部 6.梵天相应]
 The Sutta-Nipata - Glossary[栏目:The Dhammapada and The Sutta Nipata]
 击败他人千次,不如击败自己一次[栏目:蔡礼旭老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五四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五浊恶世[栏目:宣化上人]
 莲华生大士应化因缘经[栏目:其它善知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