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十)追求出世间善并非排斥世间之善
我在汉地看病期间遇到过各式各样的人,其中不乏世间人时时羡慕的“名人”。他们有时会跟我提及他们所做的善行,比如建希望小学,在贫困地区注资扶贫等。站在世间角度,这当然是善事,但从出世间角度而言,由于行善是为谋取更大的利润或更高的声誉,没有丝毫之功德。
当然我们说没有功德是站在佛法最高的立场之上,与佛法不相契合的不成其为正法,但这样说绝不是否认这样的做法没有丝毫利益。无论行善者的发心是什么,只要是做善事,当然是很好的。当我们站在更高的立场之中去衡量的时候,我们要知道佛教提倡的善应该安立于什么境界,但这绝非轻视也非指责其他人所做的善事。
做任何事都有高低,这取决于个人的根机、意乐等多方面因素。即便他的发心有多么恶劣,只要是帮助他人,一切都是好事。所以世上无论是佛教还是其他宗教,甚至我们平常讲解的道德文明,都在提倡以爱心为出发点,助人为乐。即便这种爱心是一种表面的爱心,善行是一种外在的善行,我们也绝不能去指责他内心不清净,更不能阻止这些人从事这样的善行,因为对他们而言,能这样做已经非常了不起。
我们在讲解《诸宗派宝藏论•显密之差异》的时候反复教诫,讲解密宗的殊胜并不是轻视显宗。在实修中,我们更是强调,当自己条件不允许的时候,还是要按照大乘教法的方式调伏自己的内心。我们都知道飞是最快的,但是当自己没有飞翔能力的时候,行走是最切合实际的。即便我们具有飞翔的能力,也不能排斥行走的功德,因为对于不具备飞翔能力的人而言,行走就是唯一的选择。这些道理都要懂一些。否则很多人在听闻达摩祖师说梁武帝所做一切无功德的公案之后,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难道内心不清净,就不能从事一切善事吗?”当然不是,一切善行都功德无量。
之所以详细讲解其中的道理,就是希望以后你们在面对不同的人与事期间,能做得更善巧。当我们所讲解的一切成为一种教条时,就会出现很多过错。但我相信佛法的殊胜之处就在于其善巧方便,既站在最高的立场上讲解最殊胜的功德,同时也不轻视哪怕点滴之善。对于追求即生解脱者,我们强调必须以清净心行持,但对于一般的世人,一切善法都功德无量。
若不懂这些道理,相信很多弟子都会非常纠结。因为类似的事情我们自己也在所难免。先举个例子。自己身体不好或者家中发生不吉祥的事情时,我们都可能会在某位导师面前打挂念经。反观一下,念经的时候不就是为了消除这些灾难吗?这不就是恶念发心中的怖畏之发心吗?虽然我们应尽可能改变这种心态,但也不是说从此以后就不能做这样的事情,因为因果不虚,任何善行都功不唐捐。但这里也绝非给大家开个绿灯,可以任由自己在恶念发心下行持。其实,在遇到逆缘时,以善念发心摄持调伏内心,将逆缘转为道用是最殊胜的,但在没有能力做到的前提下,一方面调心,一方面借助上师三宝的殊胜加持帮助自己走过逆境,为修行创造更好的条件,也是一种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