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四)闻思修不可偏堕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33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四)闻思修不可偏堕

  现前很多人都希望自己闻思广博,因此结缘、阅读了很多书本,并常常赞叹哪本书讲得非常殊胜等。初入佛门者当然需要学习书本上的殊胜教理,但更重要的是把这些教理纳入心相续之中,把自己变成这本经书。若不能将教理纳入内心,所理解的一切道理都停留在经书之上,我们的心相续永远都是庸俗,永远变不成圣者。

  闻法是前行,但听闻教言之后,还需要长时间思考,铭记心中,并把所理解的道理纳入实修之中。可能有些人会问:“为什么亚青寺以实修为主,而不是以闻思为主呢?”当然各个圣地有各自修法的方式和特点,有些以闻思为主,有些以实修为主。但要记住的是,闻思修三种智慧决不能偏堕一边。即便是以闻思为主的圣地,实修也应该作为重点;我们亚青寺即便是以实修为主的圣地,也应该着重于闻思。

  在《大修行者涅莫之问答录》中,历代传承祖师萨迦班智达曰:“智者乃成佛之捷道。”也就是说,初次开始进入佛门者,想迅速成办解脱必须先要闻思,懂得修行的理趣,否则将因不知如何修行而永远与庸俗同道。在对闻思有所了解以后,当然实修更为重要。《宝璧经》曰:“谁若十大阿僧劫,闻法并于众宣讲。倘若刹那作修行,此者福德胜于彼。”倘若一个人在十大阿僧祇劫之中,给他人传讲佛法或自己闻思佛法,功德还不如一刹那的修行。这些教证都在告诫我们实修的重要性。因为要把我们理解的道理变成自己的功德,必须依靠实修。

  世间也是这样。即便一个人文凭有多高,在开始实际工作之前,还需要一个实习的过程。就像一个医生,开始行医之前,必须在医学院校学习很多专业医学知识,然后在医院实习、轮转,积累临床经验,最后考试合格,才具备行医资格,并不是书本知识学完就可以当医生。从某种角度而言,理论和经验完全是两种概念。

  如今在座的弟子们平常都在修成熟口诀法。我们在讲法过程中时时讲解,平常学习的很多理论,无论是小乘、大乘还是密乘,即便对文字的理解多么精通,在实修时都决不能用文字来打造见解,否则,你的见解永久是伺察意之见解。临时虽然可能压制一切烦恼,但要记住的是,压制烦恼和断除烦恼完全是两种概念。压制只是临时没有产生烦恼而已,当因缘和合的时候,烦恼仍旧会呈现。我们修行,是要断除烦恼,所以在修的过程中应一步一步来。

  总之,无论我们听闻何种教言,都不要把法停留在文字和经书之中。若做不到将法纳入心相续,即便你对教理有多么精通,你的心相续还是如同往昔般,临终的时候还是与庸俗同道,带着满肚子的痛苦离开这个世界。为了避免这种过失,我们必须通过闻思修行改变心相续而获得自在。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三)法未融于心是闻法未作实修的过失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五)行持正法才是真正的善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六)知己不足 而后能改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二)什么教言最殊胜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十)何谓世间八法
 圣者言教 第十课(二)思维无常精进修法
 圣者言教 第二课(二十二)善念发心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五)因势利导是佛法最殊胜之处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九)缘起因果之理趣
 圣者言教 第四课(二十二)具德导师具有圆满的信心与慈悲心
 圣者言教 第十课(七)修行者不能忽视逆缘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二)契合方便是转变无记发心的殊胜方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三届玄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序一[栏目:黄心川教授]
 释迦牟尼佛传 第卅六章 迦留陀夷其人其事[栏目:释迦牟尼佛传]
 12.买通死神的金币[栏目:海涛法师说故事]
 十九问——济群法师答《新民周刊》记者河西[栏目:济群法师]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皈依(九)[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扶养母者[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有修行的人助念,效果是不是比一般人好?[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福德日记6月29日─求神能得财富吗?[栏目:福德日记]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四、念佛大圆满[栏目:徐恒志居士]
 一如既往的坚持[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