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四无量心虔敬供养
 
{返回 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61

  四无量心虔敬供养

  『信为道源功德母,正思惟启正道法,信根坚固心愿深,礼敬佛像存善念。』
  
  
  常常告诉大家,『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它会成长一切的善根,所以我们一定要信,信于佛陀所说的道理。我们若能深心信仰,自然我们的心还是在正法中。
  
  虽然在几天前向大家说过『五坚固法』。『坚固』就是很定的道理。佛陀在世,大家听法能修行、解脱,这是一定的,很坚固的道理存在。佛灭度后,五百年间,就是大家还是相信,但是修行的恳切,那念信心较松动了。
  
  第三个五百年,就是闻法、听法的人多了,却是修行的心淡掉了,信心也已经淡薄。只是听法,却是没有用心要修,也没有信心能够证。所以,没有真心修,也无法能够证果解脱,这是第三个时期。第四个时期,那就是只是造像,建塔、寺庙等等,这叫做『像法』。
  
  最让人心痛的,就是在第五个坚固法,那就是『斗诤坚固』。佛法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五浊恶世,人与人之间,虽然有听到法,却没有真心想要了解佛法,不想好好听,不想表达虔诚的礼拜等等,信心、尊重都已经淡薄了,受世俗事缠绊住,无法专心。
  
  很多事情不断在计划中,忙碌啊!不断就是在开发中,忙啊!一个公司够吗?还有机会能开两家公司,满足吗?还有机会,把握机会再扩大连锁。不断从小小的规模开始,一直到很大;从几十个员工、几百个员工、几千人的员工、几万人员工了,那就感觉没空了,哪有时间呢!
  
  这是现代人之所以无法静下心来接受佛法,没有心思可以静下来好好想:人生生从何来,死何去向?人生来到世间到底是什么目的而来?人与人之间有什么样的道理存在吗?这些事情,人类已经全都淡忘了,很少有人去想人与人之间的道理,只顾忙碌,或是应酬,或是享受,一天的时间有多久呢?所以佛法要注入人心就难了。
  
  人心缺少了佛法,人间的轨道就会乱掉,所以人祸天灾多,受苦的人也很多。人生若缺少了佛法轨道,佛法的轨道就是提倡众生于『四弘誓愿』和『四无量心』。
  
  
  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这么多的众生在受苦受难,这种心态纷乱,应该要发心来度众生。在物质上的苦难,在人间中冲突、家庭不调和的苦难,或是心迷乱了,这种心灵的苦难,到底是谁要来辅导呢?到底谁能去救拔他的苦难呢?这就是因为佛法不住人心。佛法若能住人心,『众生无边誓愿度』,不论众生是受什么苦,是身体或是环境、或是心理等等的苦,只要有佛法,愿意发心,世间的苦难人就能得救,人间的轨道就能正。
  
  所以,发心度众生,发心,自己要去除烦恼。你若没有去除烦恼,佛法无法入心。佛法入心之后,我们才会知道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不只是可能,是一定,因为是回归我们原来的本性。所以,『四弘誓愿』是将佛法注入心来。
  
  要问各位,这些佛法有注入我们的心吗?若有注入我们的心,那就是正法,我们的心中还是二千多年前佛所说的法,开出了菩萨道、教菩萨法,我们的心还是在这分法入心的轨道上。不只是心中有法,行中也有法,那就是『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这种慈悲喜舍在我们的行动中,众生在哪里受苦难,不忍心,人伤我痛,一直就是希望众生人人能平安、幸福。就像父母心对待子女一样,知道子女有苦难,那一念心;所以佛陀称为『四生慈父』。
  
  所以,佛陀对众生以『人天导师』的心,盼望人人能成就,这叫做『大慈无量』;以『四生慈父』的心来看待众生,那就是不忍众生苦,这是『大悲无量』。
  
  佛陀教导众生,希望众生要在人伦道德上,在这轨道励行。若能这样,人人心安理得,理得心安就能轻安自在、欢喜,这就是心中的欢喜,得法喜充满。有了『大喜无量』,同样要大舍,付出无所求,这叫做『大舍无量』。心中有法,行中有法,这就是我们所要修行的过程。
  
  我们要修行,一定要信,相信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所说的法,这是我们的道路,是道源,让我们能够去付出,法能够入心,发『四弘誓愿』,能够力行『四无量心』。这就是不断的,我们的功德的来源,不断的产生我们所造作身心的行为,所以叫做『道源功德母』。
  
  正思惟,能够引导我们于『正思惟启正道法』。我们若是思想很正确,思惟,事情的是非能够分清楚,时时启发正道,我们要走的路是正道;不只是自己行于正道,我们还要启发别人也行于正道法。
  
  所以说,『信根坚固心愿深』。你的信根若很坚固,你的心愿就很深了,『四弘誓愿』永远都在我们的心里,『四无量心』永远都在我们的行动里。
  
  所以前面所说过的,不论是遇到塔庙、佛像,我们都要恭敬。不论是造的人,或者是看到,起了欢喜,生出了信心追求佛法的人;或者是所听到的,不只是用耳朵听,我们还要唱诵出来,歌诵,要念出来。若是这样的人,前面就说,『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这是前面这样说的,佛经的经文。
  
  
  我们现在再接下来,『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
  
  
  我们要知道,『若人散乱心』。我们现在是第五个五百年的时代,人心就是散乱掉了,因为心散乱,造作了很多污染的恶业,所以现在叫做五浊恶世。所以,那时候的佛陀说『若人散乱心』,都是说未来的现在。
  
  
  ⊙若人散乱心:凡夫之心流荡于六尘之境,分秒都不能自已,不得安住心,是谓散乱心。
  
  
  『若人散乱心』,现在的人、未来的人,若有散乱心。散乱心是凡夫的心,我们的心都是流荡、放荡在六道的境界中;流窜、放荡在六尘。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在这六尘中去追逐,流窜在声色欢乐场中,或是沉迷在享受欲乐之中。
  
  我们现在常常看到,很多人的地方,都是去游览,或是什么样的节日,放烟火、放天灯,或是歌舞等等,很多都集中人潮在那里,吃喝玩乐,这叫做六尘境。
  
  像这样的心,分秒都不能自已。明知道我们的心要收摄下来,但是不能自已,一秒钟,心就跑掉了。
  
  以前我如果说,我们静坐,用『数息观』调心。从你的呼吸出去、收回来,数『一』;再另外一个呼吸出去、收回来,数『二』,这叫做『数息观』。数一、二、三,有时候数不到十,就不知道心跑到哪里去了。一、二、三,心就开始想入非非,心就跑掉了。所以,这种分秒都不能自已,不得安住心。我们的这个心就是安不住,这叫做散乱心。
  
  
  ⊙又,散乱者是因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以散乱心轻飘,甚于鸿毛,驰散不停,不可制止。
  
  
  为什么我们会散乱?就是『因诸所缘』,因为有种种境界来牵引为缘,让我们的心流荡为性。因为外面很动,使我们的心时时也在动中,所以会障碍了我们的正定。
  
  所以我们现在要修行,第一项的障碍必须去除,这个障碍就是习气,好好用心除掉你的习气。你若要除掉习气,那就需要时时虔诚,对人、对事、对物必须培养诚正信实,才能去除我们现在这种贪恋在欲念中,所以必定要用法对治。否则,『恶慧所依为业』,我们若是一直被习性障碍,我们的智慧也被它掩盖起来,所显出来的就只是聪明。
  
  现在的聪明,就是我们的习性在转动,所以就去造作,以聪明去造作。聪明就是『恶慧』,恶的智慧就是叫做聪明。
  
  『以散乱心轻飘』,让我们的心飘飘然,没有一个踏实的感觉。『散乱心轻飘』,就是飘浮、轻浮,那就是因为信根没有扎下去,信心不深,所以才会散乱心轻飘。如鸿毛一样,很轻,一阵少少微风就吹动、飞了,这『驰散不停,不可制止』,只要有风吹一下,它就飘了。
  
  
  ⊙乃至以一华:若欲制之,非禅不定。若人心不定,妄念心多散乱,则藉由供花、画像、抄经、礼佛皈心不散。
  
  
  『乃至以一华』。我们若能好好制心,要制这念心,就是需要定。借着虔诚的心来献花供佛,这样也能在佛像面前供花、供佛,在那里抄经、礼拜,这样心渐渐地再找回来。以这样的『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慢慢的即心即佛。
  
  
  ⊙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一心不乱,虔诚敬供,即使一花一画,礼拜合掌都是值佛因种。
  
  
  我们若是有这分虔诚的心,慢慢培养出来,自然就『渐见无数佛』。就是一心不乱,虔诚供养于佛像、画像,或是一朵花、或是一个笔画,只要你的心中有虔诚的心,这样礼拜、合掌,这都是成佛的因。或者有人愿意恭敬礼拜,或者听法合掌表示虔诚,这都是让我们很方便能够去除散乱心的方法。
  
  所以,我们学佛应该要心存于过去,佛的时代所对我们的教育,我们要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大家一定要记住,信心要深。正思惟,凡事都要很正思惟,才能够启发出我们的正道法。信根一定要坚固,心愿才会深。若能够这样来礼敬,与佛在世就没两样,这样就是正法住世。我们人人的心还是要用最虔诚,敬佛如佛在,这分虔诚恭敬心。所以人人时时要多用心。


{返回 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音声妙供养
下一篇:恭敬奉养勤精进
 诚言不妄信实莫疑
 精进禅定悲智具明
 无量道法 勇猛精进
 世间十大病箭
 当生大信力
 以善塑画佛
 信受持戒入智慧门
 忖己德行 忖己利他
 转识成智成就慧命
 脱苦缚得安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与亡者距离很遥远,在家念佛回向有效吗?[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儒佛道三教关系探微——以两晋南北朝为例[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丹霞烧佛[栏目:圣严说禅]
 03-087爱.生活与学习[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心念与命运(四)第一章 心念与财富 费心聚财,失去愈多[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金刚准提救大难[栏目:准提咒感应记]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十四章 修四念处 问答[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三四○ 维萨易哈长者本生谭[栏目:第四篇]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宗教界也有金光党[栏目:人行道]
 六祖坛经讲记 第16集[栏目:六祖坛经讲记·达观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