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无处不在
 
{返回 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26

  佛法无处不在

  『空间无处不佛法,旷野无处不道场,起心动念无非法,举止开口皆是法。』
  
  
  无论在任何一个时间,我们的心都在起心动念,不管这个动念起心是在任何一个空间,都与修行息息相关,这叫做『无为法』。
  
  假使在时间、在空间,以为这不是很要紧的地方,身心不检点,有失修行者应该有的威仪;以为这不是重要的空间,也不是很重要的人与人之间,所以没有好好固守修行者的行为,这种六根放散,这就是堕落——我们的修德堕落。
  
  换言之,不论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任何人际之间,我们都要很谨慎,我们要相信『无处不佛法』。意思就是说,到处都充满了佛法,到处都能让我们感觉;那个感受、觉悟的时间、空间、人与人之间,无处不是、无处不有。
  
  就如昨天在开会时,秉伦本来要说一篇发生在新春期间,大家的虔诚,很多精彩的事情,但是时间不够,所以将它浓缩起来,就说:『没关系,我请一位孩子出来和大家说话。』他只用一根指头往计算机一按,画面是美国纽约长岛,一个很可爱的孩子(林昕叡),开始就出来:『师公,我很想您,您有在想我吗?』
  
  看!这么可爱,已经连续二三年了,长大些了呢!看,这种的时间、空间。空间——从台湾要去到美东,要去到长岛,我就要搭多久的飞机啊!要看到这个孩子,听到这个孩子说这些话,岂是一根手指头按下去,她就能跑出来呢?不过现在的科技,道理已经现成了形象。
  
  不是现代人如何厉害,其实是发现了这种『无为法』的道理,这个物理,按照这个道路走;知道这个方法,就用世间各种的物质,去分别提炼、制作。从山矿中去挖、去破坏、去提炼,炼出了非常多不同的功能,却能做成了这种跨越空间、跨越时间的功能,呈现在人人的面前。
  
  这就是从时间、空间、人与人之间,彼此各人所学识的不同,形成了『有为法』——能看得到。这就是『理』看不到,却是『有作为』看得到;这就是佛陀所说的『法』。这个理——物理和人的心理、生理会合起来,所以说『空间无处不佛法』。
  
  『佛』就是『觉』,觉悟的意思。你了解一项,专心体会这项,也只是这项只有这个人知道而已。因为他知道,他对这一项很有觉察到、有觉悟到,这叫做小觉——很专;就是一项道理,专心钻入这个道理中。所以,他了解这个物质如何组合,能呈现出来让人间这么多的方便。不过,虽然事事方便,助长我们的常识,却是不知道要如何才能够成长慧命。
  
  成长慧命就是说,不只是知道一项重点,要有宇宙万物的理、性会合,才能整个空间保存着非常完整,在人人的内心,道理透彻。若能如此,则佛法普遍,人间如净土。
  
  不过,现在并非求不可得,要看人人是否时时无论在任何空间、人间中,我们认定了『无处不佛法』。大家若能相信,在我们的表现、在我们的造作,我们能作典范,能影响很多人。这是叫做深信,我们要很深的信仰佛陀所说的理。
  
  所以我们若相信,则『旷野无处不道场』。无论你到哪一个地方,都是我们的道场,都是我们将要传法的地方,我们都能保护着大地、启发人群的爱。
  
  看看我们有一大群的菩萨,遍布在几十个国家,他们已经了解了,如何能保护地球,让人类平安。也是不少人已经明白,心就是道场。无论他住在哪一个国家,只要他的心中有道场,深信『无处不佛法』,他就能在任何的地方开启道场来度人。
  
  贫困的地方,如津巴布韦,如南非;就如在菲律宾,他们也能『无处不佛法,无处不道场』,在那里度众生。这都在于我们『起心动念无非是法』。其实我们若有将法入心,我们起心动念都不离开法,全都是法。你动一个心,也是为法;起一个心念,也是为如何做典范度众生。
  
  总之,我们的心念都是法,所以『举止开口皆是法』,无论你是举个手、动个足。看看『入经藏』不就是手语、妙音吗?手语、妙音,无不都是在度人。
  
  各位,学佛,我们要用这分非常虔诚的心,恭敬受教,如此自然『佛法无处不在,无处不道场』,无非都是法,全都是能够成佛的法,所以大家要用心去体会。
  
  前面经文已经说过了,如何来建塔庙。我们说过,建塔或造庙,这在古时代就是为了慎终追远,都是要用清净的心来『广严饰』,表示我们很尊重。
  
  
  ⊙清净广严饰,庄校于诸塔,或有起石庙,栴檀及沉水,木榓并余材,砖瓦泥土等。『』《法华经方便品第二》
  
  
  佛陀说,若佛灭度后,人人能用清净的身心来『广严饰』,不只是建筑物,是我们修行的道心,这是比较重要。
  
  用种种、种种的材料,甚至用『栴檀及沉水,木榓并余材,砖瓦泥土等』,这全都是大地的植物与宝,这都是很稀少、很好的木材。有的人用沉香的木材,或是桧木、樟木或牛樟木,这全都是很珍贵的木材。用这种种珍贵的木材来建,或是造砖,或是用泥土、土块等等的材料来建造。这全都是表达很诚意,建那个建筑。
  
  
  『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旷野中,刚刚说『无处不在』,无论哪一个地方,『积土成佛庙』。『庙』,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中国古代有宗庙、太庙。古代设有『鸿胪寺』,是招待外宾的地方,到了汉明帝时,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二人,白马驼经而来中国,所以为他们特别于洛阳城外建白马寺。这是佛教在中国的第一座寺院,从此开始才说出家人住的地方称为『寺』。若是较传统的人还是称『庙』,后来的人就说『寺庙』。
  
  『乃至童子戏』,只要你是很虔诚,或者是心没有污染,这样来聚沙成塔,很虔诚的说:『我在造塔。』这么虔诚的心,像这样的人,也能将来成佛道。这已经是从内心起了一分恭敬心,在这旷野中,聚沙成佛庙。
  
  
  ⊙佛法本是遍虚空法界,无处不有,无时不在。
  
  
  佛法本来就是遍虚空法界,无处不有,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佛法,到处都有佛法;『无时不在』,没有一个时间无佛法,你有觉察、没有觉察,佛法永远都存在。
  
  『乃至童子戏』,即使是童子,由于清净无染,心中无邪念,他们在玩,也是有道理存在。所以,在玩的过程中,用虔诚的心『聚沙为佛塔』。这就说到《阿育王传》里面的一段故事。
  
  故事是说,释迦牟尼佛和阿难,他们出来托钵时,看到两个孩子,一个叫做德胜,一个叫做无胜。德胜是一位族姓子,就是有钱人的孩子,无胜是这个孩子的朋友。
  
  两个孩子在那里玩,在玩什么呢?在玩土,将一堆土慢慢地迭、迭、迭,造一座城市,城里样样都很齐全,甚至有仓库、有面、有米等等。佛陀站在那里看得很欢喜,这两个孩子感觉到有人站在身边,抬头一看:『哇!佛陀,这么庄严的佛陀。』这两个孩子就很恭敬合掌,向佛膜拜。那分恭敬的心非常单纯。
  
  这位叫做德胜的族姓子,他就从『仓库』那堆土里捧一把起来,用很虔诚的心,就放进佛陀的钵里,说:『我这个是面,上等的面,供佛。』又恭敬礼拜。佛陀微笑,看到这两个孩子,用这么虔诚、天真、无染、无邪的心念,所以佛陀欢喜。
  
  问孩子说:『你供养佛,你有什么样的愿吗?』单纯的孩子,佛陀这样问,他就说:『我发愿,未来世若能做国王,统理大众,我要在菩提道弘扬佛的教法,我要度众生。』他想要当国王、也要弘法、也要度众生。
  
  甚至还向佛陀说:『又但愿我的身相庄严,福德能够利益所有的众生。』这样结佛的法缘,这是孩子的一个心,这么纯真、虔诚。另外这位朋友就合掌随喜。一个是这样的表态,一个是默默祝福他的愿能成就,这是两个小孩童。
  
  佛陀看了欢喜,了解这两个孩子的纯真,所以佛就说:若我灭度后,过一百年之时,这个孩子来生当作转轮圣王,福德具足,他的名字叫做阿育,阿育王。
  
  他在佛陀的时代是孩子,这样虔诚的心,一直到长大,直到几十年后往生,就转世在皇宫,这念的善念,从小到大,直到继承王位,统领民众,就弘扬佛法,用正法治世。所以阿育王,他造塔八万四千,饶益众生。这就是阿育王与佛陀结这分缘,用最清净的心。像这样的心意,就是『皆已成佛道』。我们大家要有这样的诚意。
  
  
  ⊙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正因佛性,即第一义。若用圆妙正观,则是实相方便。彻悟此理,则成佛道。
  
  
  正因是佛性,就是第一义,这是最重要的。能够用圆妙的正观,我们的智慧要圆。前面说过,大圆镜智,我们的心非常的明,清净无染,这就是实相。实相方便,人人都有这分实相的道理存在。那就是虔诚,虔诚的心,从『无为法』造有形象,表达虔诚,这就是方便。是实相,也是方便,这样能够彻悟这个道理,这就能够成佛。
  
  有的人说:『佛的道理如果常常存在,我何必要修行?』就是因为道理存在,我们才要修行。依照佛陀现相人间修行的过程而修行。就是一条路,前面的人这样走路能到,我们相信这条路,同样这样走也会到。
  
  总而言之,我们学佛必定要有深信的心,这个深信的心,我们才能『空间无处不佛法』,我们才能『旷野无处不道场』,我们才能『起心动念无非法,举止开口皆是法』。这就是我们的心要很虔诚,所以各位菩萨,学佛是要很用心。


{返回 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愿诚意施供养
下一篇:造像引生敬信
 契佛知见真实法
 佛光普照心灵之光
 以善塑画佛
 顺理益己之法
 真如实相的妙法
 菩萨游戏人间
 一念守志殷勤受法
 菩萨总持一切法
 转烦恼成菩提
 不可思议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五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二集]
 杂阿含经选集 三十六、如实知(如实观照)[栏目:杂阿含经选集·新版]
 安居第六十五日(二):你的亲教师是谁?[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什么是佛教[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道”无所不在[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3集[栏目: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同学互殴(出大智度论)[栏目:法海搜珍]
 007 大乘北宗论(唐 慧光 释)[栏目:02 论]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栏目:衮却格西]
 佛法讲平等那么戒也是平等的吗?[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