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六殊胜——精进波罗蜜多的特征(益西彭措堪布)
 
{返回 精进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260

六殊胜——精进波罗蜜多的特征
 
益西彭措堪布 讲
摘自《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七)


  具足六种殊胜:

  一、依殊胜:依菩提心发起精进。

  求人天福报(求名声、求恭敬、求升天)或者求一己之解脱,而发精进,依处都不殊胜。

  二、物殊胜:总的发心修习一切种类的精进,行持个别精进时,也不忘总的精进意乐。

  如果没有想到“所有种类的精进,我都要修”,则没有精进的总意乐。行精进时具有“无量精进誓愿成”的愿心,才是具有物殊胜。

  三、所为殊胜:为了让一切有情获得现前安乐和究竟利义,为此目的而精进,即是所为殊胜。

  此处要求事事不忘众生。如果精进时忘了众生,则没有“所为殊胜”。只为一己、一家、一国,所为都不殊胜,为了所有众生的利益,这种目的才殊胜。

  四、善巧方便殊胜:以无分别智摄持精进,初学者以通达诸法无自性的智慧摄持。

  精进时,不执著能精进的我、不执著所精进的事、不执著精进的行动,才有善巧方便殊胜。

  五、回向殊胜:精进的善根都回向大菩提。

  六、清净殊胜:灭除二障。

  “六种殊胜”是说波罗蜜多的特征。精进不等于精进度,因为若无六殊胜,最多只是精进,而不是精进度。

  《大智度论》中以问答显示波罗蜜多的特征:

  问:对任何善法精勤,都应称为精进波罗蜜多,为何只有菩萨的精进称为波罗蜜多?

  答:波罗蜜多是“到彼岸”的名称,世间、声闻、辟支佛的精进都不具足“到彼岸”的体相,因此不叫波罗蜜多。他们行精进时不具大慈大悲,舍弃众生,不寻求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一切种智,以及无碍解脱、无量身、无量光明、无量音声、无量戒定慧等佛功德法,因此彼等的精进不叫波罗蜜多。菩萨永无止息地精进,一心寻求佛道,这样修行称为精进波罗蜜多。……又菩萨精进不为财富、地位、势力,不为身体,不为生天,不为作轮王、梵天、帝释等天王,也不为一己求涅槃,唯一为了成佛、利益众生,具有这些不共特征的缘故,而称为菩萨精进波罗蜜多。又菩萨精进修一切善法时,都是以大悲为上首,就像独子病重时,慈父一心一意寻找医药为孩子治疗。菩萨的精进也以慈悲为上首,救拔一切众生之苦,心中不暂舍弃。又菩萨的精进以通达实相的智慧摄持,行持六波罗蜜多,称为菩萨精进波罗蜜。

  《大智度论》云:“问曰:一切善法中精进多,今说精进波罗蜜,已入一切善法精进中?答曰:为佛道精进名为波罗蜜,诸余善法中精进,但名精进,不名波罗蜜。问曰:一切善法中勤,何以不名精进波罗蜜,而独名菩萨精进为波罗蜜?答曰:波罗蜜名到彼岸,世间人及声闻辟支佛,不能具足行诸波罗蜜,是故不名为精进波罗蜜。复次,是人无大慈大悲,弃舍众生,不求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及无碍解脱、无量身、无量光明、无量音声、无量持戒禅定智慧,以是故,是人精进不名波罗蜜。复次菩萨精进,不休不息,一心求佛道,如是行者,名为精进波罗蜜。如好施菩萨,求如意珠,抒大海水,正使筋骨枯尽终不懈废,得如意珠以给众生济其身苦,菩萨如是难为能为,是为菩萨精进波罗蜜。复次,菩萨以精进力为首,行五波罗蜜,是时名为菩萨精进波罗蜜。譬如众药和合能治重病,菩萨精进亦如是,但行精进不能行五波罗蜜,是不名菩萨精进波罗蜜。复次,菩萨精进不为财利、富贵、力势,亦不为身,不为生天、转轮王、梵释天王,亦不自为以求涅槃,但为佛道、利益众生,如是相,名为菩萨精进波罗蜜。复次菩萨精进修行一切善法大悲为首,如慈父爱子,唯有一子而得重病,一心求药救疗其病,菩萨精进以慈为首,亦复如是,救疗一切心无暂舍。复次菩萨精进,以实相智慧为首,行六波罗蜜,是名菩萨精进波罗蜜。”

  因此,六殊胜必须贯彻于一切精进中,如果没有这个内涵,最多只是世间和小乘的精进,谈不上波罗蜜多。

  总之,行持任何精进,都必须是为了佛道、为了众生,发心时如此,回向时也是如此。而且不执著精进相,那么功德将广如虚空,无量无尽。

  《六波罗蜜多经》中比喻:就像大雨从天而降,若降至沙石盐碱地上很快就会干竭;若降入大海之中,乃至海水未干之前绝不消失。同样,菩萨行善法时,若为自求解脱,则如大雨降至干地上,善根不久便会消尽;若为一切众生,则如滴水投入涅槃大海,此大悲愿力由于众生无尽的缘故,善根也无穷尽。

  具足六波罗蜜多:由自己安住精进,而将他人也安立在精进中,是具有精进的布施;如法精进,防止声闻独觉的作意,是具有精进的持戒;精进时,忍耐劳累辛苦,是具有精进的安忍;对精进发起欲乐,是具有精进的精进;内心专一不杂小乘,所有善根都回向大菩提,是具有精进的静虑;了知能精进、所精进、精进如同幻化,是具有精进的般若。

 


{返回 精进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十地顿超无难事(明一法师)
下一篇:佛经中所说圣者的精进境界(益西彭措堪布)
 学佛贵在精进,请问精进的定义为何?(如本法师)
 佛教进取观(张朋)
 精进是一种迫切 而不是一种勉强(达真堪布)
 「精进」是六度波罗蜜的首要(慈济基金会)
 精进——人间佛教经证
 光阴似流水 缘何待明日(达真堪布)
 六殊胜——精进波罗蜜多的特征(益西彭措堪布)
 佛陀和观音菩萨关于大乘精进行的教言(益西彭措堪布)
 如何能够发起精进心?(夏坝仁波切)
 什么是真正的精进(达真堪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三节 敦煌[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阿含经与人间佛教[栏目:阿含研究]
 《维摩诘经》与中古山水诗观物方式的演进(孙尚勇)[栏目:维摩诘经思想研究]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四七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让孩子在磨练中人成材[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三世因果[栏目:太虚法师]
 《因果明镜论》讲记 二[栏目:智海法师]
 倪端方墓志[栏目:太虚法师]
 一四六 乌本生谭[栏目:第一篇]
 《中阿含经》卷7[栏目: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