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返回 莲心慧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94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夏日荷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这句禅语出自《五灯会元》卷十八,“问:佛未出世时如何?师曰:绝毫绝厘。曰:出世后如何?师曰:填沟填壑。曰:出与未出,相去几何?师曰:人平不语,水平不流。”谓人心平气和就不必诉说,犹如水平了就不流动。
  以前,我就很喜欢“沉默是金”这个成语,它的处事智慧是我敬佩且向往的,可惜自己很难做到。现在读了这句禅语,才懂得沉默与否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自己的内心是否清静平和。当一个人修为到家,心怀平常,自然就无闲话,无是非。而那些喜欢杂言碎聊的人,其实都是内心里贪嗔痴慢疑习气太重的缘故。
  大多时候,我们总要和人一起,找话题来消遣,家长里短,道听途说,人言亦言,不说话就难受,闲聊日子就过得快。其实,这是我们内心空虚愚昧的表现。闲聊的结果是我们的内心更加空虚无聊,甚至因为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有些闲聊还会误导人,伤害人。所以,一个内心充实智慧的人,绝不会因闲聊荒废光阴,一定会珍惜时间去学习去反省去修炼。
  在很多聚会上,那些妙语连珠、高谈阔论,看似学识渊博、风趣幽默的人,似乎是大家关注的中心。但大声的喧嚣的背后是内心的空洞虚无。所以,真正的智者,往往是那些微笑不语,谦和平静的人。他们并不是腹中空空,粗浅无知,他们偶尔的只言片语,却有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智慧。
  有时候,我们喜欢和人争执,为自己在唇枪舌战中占了上风而沾沾自喜,其实这是内心的“慢”在作怪,都是我们的内心不智慧的表现。
  有时候,我们看不惯别人的缺点,喜欢指责教训人,其实,这也是自己的嗔心作怪。因为“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人心。”只要心里平静,就不会被外境所转,渐渐做到“不见他人非,只见自己过”的境界。
  有时候,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有种种不如意的地方,就会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其实这是我们心里不平衡,是内心“贪”的表现。而一个经常发牢骚的人,单位领导同事都不喜欢,最终会减损自己的福报。所以凡事应先从自身找原因,保持一颗平常心,尽量做到少言多听,少说多做。
  人前背后,喜欢说坏话的人,多是心怀嫉恨的人,容不得别人的好,说坏对方,以期心理平衡。更可怕的是有人来告状说某某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拨弄是非者,必是是非人。这种人,最好敬而远之,不然就会挑起矛盾是非,引起内心的不平静。
  言为心声,境由心生。所以,每次说话前,时时观照内心,起心动念间,看是什么原因让自己说话。如果是贪嗔痴慢疑等恶念,就及时制止修正,让心回归平静;如果是善念,也要想想,自己是否有足够的修行,说出来的话是否对对方有益。
  时时让自己心平气和,这才是善护口业的关键。
  唯有心修好了,话自然就少了。


{返回 莲心慧语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死之间的日子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合掌以为华 传递真香
 有一种失败叫瞎忙
 芸芸众生 皆可成佛
 心灵有家 生命才有路
 我是一滴远方孤星的泪水
 让烦恼飞一会儿(鲍风)
 因为泥泞而留下脚印
 尘埃里开出鲜花
 泣露千般草 吟风一样松
 善虽小 也可点亮一盏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让大地自由呼吸[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29 贫人烧粗褐衣[栏目:百喻经译]
 面对死亡(怀进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大乘小乘的说法[栏目: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轮回过患(六)[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跋:智慧的艺术(2)[栏目:包容的智慧]
 因果、轮回观念的深远影响[栏目:大安法师]
 勇敢的一面[栏目:不急不急·星云大师]
 诸方火葬,我这里活埋[栏目:公案100]
 佛说法灭尽经(白话文参考)[栏目:白话佛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