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少林武术研究漫谈
 
{返回 永信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380
少林武术研究漫谈

释永信

  一、说“武术”

  我们常说的“武”,大体可以分为武术和武装。武术是从武装力量发展起来的。促进武术发展有两大因素:战争和擂台比赛。武装力量的功能很明了,直接表现为战争。但武术并不全是。武术比武装力量更加广泛化,包括群体武术和个人武术,具有更丰富的社会学意义和文化价值。武术的内核是击技,但它外层包裹着太多太多的东西,民族心理、历史、哲学、审美趣味等等。武术就像是一只桃子,人们接触武术,最先咬到的不是果核,而是满口的果汁。

  谁能把“少林武术”的内涵说清楚呢?我在少林寺出家都二十多年了,我也说不清楚。我现在也只能将“少林武术”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而已。

  明朝以前,甚至明朝的少林武术,含义都是简单的,它就是少林寺武装力量的表现形态。但自少林武僧帮助明朝政府镇乱抗倭,建功立业,闻名于世(所谓“少林棍,峨嵋枪,日本刀”)以来,“少林武术”的含义便越来越丰富起来。乃至于到了今天,导弹核武器时代,仍有这么多人对少林武术痴迷。他们看到了什么,仅仅是击技吗?所以,我们研究少林武术,一定要清楚:我们是在将少林武术放置于当代生活环境中加以研究的。正是少林武术作为古代生活遗存与当代生活的关系,决定着我们研究少林武术的整体价值。今天如此,古代亦如此。

  清末民初,一方面少林武术被神化(如《少林拳法秘诀》),另一方面,少林寺武装力量随着火器时代到来,也在火器化。《新编少林寺志》“恒林”条:民国元年,任登封县僧会司僧会,后因地方混乱,为少林保卫团团长。任职后购枪支。民国九年秋,岁遭荒旱,土匪蜂起,恒林率民团在登封城梯子沟……等处与土匪大小数十战,……远近土匪均不敢犯其境。我们读明代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还能感受到武术作为武装力量的味道,但读清代《易筋经》、《七十二艺》等,就完全神化了,准确说是民俗化了。

  二、少林武术历史宜分四阶段

  研究少林武术历史重点,不在少林武术起源,而在于少林武术逐步形成的过程,以及闻名于世所产生的影响,并由此揭示中华文明的基本性格之表现。

  将少林武术的起源简单地归结到达摩,或跋陀、僧稠等等,是没有眼界的表现。将少林武术起源归结到部分祖师们身上,只是后人表达对祖师们的一份敬仰之心而已。少林武术最初存在,惟一与少林寺拥有财产状况有关。早期少林武术性质,即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地方武装力量,保卫寺院财产所需要。

  少林武术历史可分四阶段:

  跋陀创寺时,“取给公府”,如果没有太多财产,尤其是地产,就没有必要拥有武装力量,因而,在跋陀创寺时期,不会拥有武装力量。

  1、隋唐时期,政府赐少林寺大量地产,“赐柏谷坞地一百顷”,

  财产大量积累已无疑,因此少林寺拥有武装力量无疑。故有王世充窥视“将图梵宫”,“寺僧拒贼”,十三僧擒王世充侄王仁则归唐等史实。

  2、明朝,少林寺与政府积极合作,成立僧兵武装组织,少林武装力量开始闻名于世。现代意义的“少林武术”开始形成。

  3、在清朝满清异族统治背景下,少林武术被赋予民族政治寓意,并渐渐被神化。清初爱国诗人顾炎武诗:“寄语惠流,勉待秦王至。”已启其端。

  4、随着冷兵器时代结束,近代火器的普及,少林寺进一步被文学化、民俗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尤其在当代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中,在多元文化格局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少林武术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最通俗的表述,成为文化凝聚力的重要支点。

  三、少林武术历史研究方法

  根据上述少林武术历史四阶段分期,我将少林武术历史研究分成四个层面:

  民俗真实

  笔记、诗词、绘画、故事、小说、影视、书法、传说、轶闻、宝卷

  信仰真实

  达摩传说、僧稠乞力传说、紧那罗王传说……

  历史真实

  文献(典籍、僧传、碑文、塔铭、游记……)

  实物、遗迹(建筑、塔、碑、法物……)

  寺院生存实体

  从政治、经济、宗教等角度对寺院结构、制度分析

  我们研究少林武术历史,应该将这四个层面,一层一层搞清楚,而不是仅仅求得历史真实(狭义),只满足于少林武术本来如何如何。而实际上,少林武术发展到今天,早已成为世界性的民俗文化,被世界上各种区域文化背景的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成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研究少林武术历史,正是要研究少林武术怎样从一个寺院的看家本领,发展成为全球性的民俗文化这一过程。而不是只研究以少林寺院(围墙)为边界的寺僧演练武术的历史状况。我本人思考少林武术历史的目的,就是通过思考少林武术历史这一民俗文化现象,来揭示区域文化发展为世界文化的模式,探索人类文化价值的依据。

  四、研究者的立场或眼界

  研究者的立场或眼界,会从基本层面上决定研究者研究成果的价值。为了对应前边的“四阶段”和“四层面”,我在此设置了四种立场,或者说是四种眼界(境界)。

  人类文化

  世界多元文化格局基础上的人类文化价值。

  区域文化

  以国家、民族为单位的单一区域文化价值。

  专业文化

  行业单位、教派、亚区域文化……

  门派文化

  教派内部的门派、和更小单位的区域文化……

  任何一件事物或事件,站在不同立场、不同眼界,它们就会显出不同的价值。对于个体人生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可能直接涉及到个体一辈子的研究有没有价值。这实是一个关乎人生根本的大问题。但更可怕是,研究者往往对自己所处的立场或眼界并不自觉,被自己所处的环境文化所左右,因而,其研究是盲目的,随大流的。

  我们研究少林武术历史也一样,不同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立场或眼界,这是个体品质的差异。低眼界的人,会将少林武术历史研究置于门派的立场上,研究的目的只为门派争高低。而高眼界的人,会将少林武术历史研究置于人类文化层面上,站在人类立场上,揭示少林武术之价值。

  五、少林寺武装力量性质与规模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少林寺最晚至隋朝已经拥有武装力量。据唐《少林寺碑》载,隋文帝时敕赐少林寺土地一百顷,少林寺开始形成庞大寺院财产。庞大的寺院财产,需要武装力量来保护。少林寺拥有武装力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寺院处嵩山腹地,长期受“山贼”土匪的危害,战乱时期尤甚。

  少林寺遭受匪患最早记载见唐《少林寺碑》:“大业末,此寺为山贼所劫,僧徒拒之,贼遂纵火焚塔院。”僧徒已经具备“拒”山贼的武装力量。

  寺院拥有武装力量保卫寺院,不限于少林寺,《明史·兵志》云:僧兵有少林、伏牛、五台。只是少林寺比较突出,典型。

  武装力量有两种形式:国家武装力量和地方武装力量。少林寺武装力量性质,属于地方武装力量,当属于“民兵”性质。僧人们随寺院风气习武为常。其作用主要针对“山贼”。但是,明朝少林寺武装力量被政府征调,用于正规战场,性质便有所变化,具有了官兵作用。这也可以从民国时期,北洋军阀吴佩孚收编少林寺武装力量的过程中,亦可以看到“僧兵”从“民兵”变为“官兵”的方式。从社会制度上说,民兵与官兵有明确区别,但在战乱时期,两者亦无绝对界限。

  少林寺武装力量的规模,应与寺院积累的财产状况相关。武装力量过小,保证不了寺产的安全;武装力量过大,寺院养活不了。寺院经济是寺院存在的基础。寺院经济研究需要进一步细化。寺院经济结构(包括寺院门头制度)研究得越清楚,寺院的历史研究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少林武术,得出的结论也就可靠多了。

  六、学习少林武术的心理发展过程

  根据我本人的习武经验和对世界各地来少林寺习武者的观察,习武者在心理上大致会经历如下一个过程:

  1.结缘

  首先是某因缘,看小说、影视、来过少林寺,或具体有关人事,知道了少林寺,认识了少林寺武术。

  2.仰慕

  被少林武术所包涵的精神、品质和气氛所感动,于是产生仰慕向往之心。

  3.抱负

  有了仰慕向往之心,于是就会在内心里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计划,立志要学习少林武术,为少林武术献身。有了具体目标以后,便形成了人生的抱负。

  4.痴迷

  这是个体对于自己所选择的目标自我肯定状态,从热爱乃至于着迷。

  5.行动

  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化为具体行动,进入习武阶段,直接接触到少林武术本身。这是一个艰苦的学习过程。

  6.认识

  通过一段时间习武,开始对少林武术有了理性的认识,认识到少林武术丰富的文化内涵。

  7.信仰

  少林武术是学佛修禅法门之一,又称“武术禅”。学习少林武术,时刻感受到少林寺佛教的气氛,对少林武术的理性认识转化为佛教信仰。

  8.感悟

  在自觉信仰的基础上习武,习武不再是目的,而是成了学佛的有效途径。通过习武,感悟到了博大精深的佛教智慧。

  9.见性

  通过习武,彻底明白了佛教智慧里的真谛,体悟到了人生宇宙的真实本性。


{返回 永信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文化全球化、标准化浪潮中,少林功夫的保护和振兴
下一篇: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
 在2012年少林寺“机锋辨禅”开幕式上的致辞
 构建和谐社会佛教大有作为
 我出家的故事很平常
 《少林问禅之机锋辨禅2010》序言
 我对宗教的认识
 关于全国宗教活动场所实行分层登记管理的建议
 找回“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胜境
 佛学要旨
 永信方丈在本焕大和尚九十九岁寿诞上的祝辞
 少林寺禅学源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过去我们无知所造的种种罪业,经过真心忏悔,诚心改过可以消业,那释迦牟尼佛的三个月马麦之报,是否与因果..[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无常的启示[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忏悔罪业的意义与修金刚萨垛[栏目:金刚萨埵法门]
 第二 食品[栏目:因缘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