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
一、说“武术”
我们常说的“武”,大体可以分为武术和武装。武术是从武装力量发展起来的。促进武术发展有两大因素:战争和擂台比赛。武装力量的功能很明了,直接表现为战争。但武术并不全是。武术比武装力量更加广泛化,包括群体武术和个人武术,具有更丰富的社会学意义和文化价值。武术的内核是击技,但它外层包裹着太多太多的东西,民族心理、历史、哲学、审美趣味等等。武术就像是一只桃子,人们接触武术,最先咬到的不是果核,而是满口的果汁。
谁能把“少林武术”的内涵说清楚呢?我在少林寺出家都二十多年了,我也说不清楚。我现在也只能将“少林武术”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而已。
明朝以前,甚至明朝的少林武术,含义都是简单的,它就是少林寺武装力量的表现形态。但自少林武僧帮助明朝政府镇乱抗倭,建功立业,闻名于世(所谓“少林棍,峨嵋枪,日本刀”)以来,“少林武术”的含义便越来越丰富起来。乃至于到了今天,导弹核武器时代,仍有这么多人对少林武术痴迷。他们看到了什么,仅仅是击技吗?所以,我们研究少林武术,一定要清楚:我们是在将少林武术放置于当代生活环境中加以研究的。正是少林武术作为古代生活遗存与当代生活的关系,决定着我们研究少林武术的整体价值。今天如此,古代亦如此。
清末民初,一方面少林武术被神化(如《少林拳法秘诀》),另一方面,少林寺武装力量随着火器时代到来,也在火器化。《新编少林寺志》“恒林”条:民国元年,任登封县僧会司僧会,后因地方混乱,为少林保卫团团长。任职后购枪支。民国九年秋,岁遭荒旱,土匪蜂起,恒林率民团在登封城梯子沟……等处与土匪大小数十战,……远近土匪均不敢犯其境。我们读明代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还能感受到武术作为武装力量的味道,但读清代《易筋经》、《七十二艺》等,就完全神化了,准确说是民俗化了。
二、少林武术历史宜分四阶段
研究少林武术历史重点,不在少林武术起源,而在于少林武术逐步形成的过程,以及闻名于世所产生的影响,并由此揭示中华文明的基本性格之表现。
将少林武术的起源简单地归结到达摩,或跋陀、僧稠等等,是没有眼界的表现。将少林武术起源归结到部分祖师们身上,只是后人表达对祖师们的一份敬仰之心而已。少林武术最初存在,惟一与少林寺拥有财产状况有关。早期少林武术性质,即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地方武装力量,保卫寺院财产所需要。
少林武术历史可分四阶段:
跋陀创寺时,“取给公府”,如果没有太多财产,尤其是地产,就没有必要拥有武装力量,因而,在跋陀创寺时期,不会拥有武装力量。
1、隋唐时期,政府赐少林寺大量地产,“赐柏谷坞地一百顷”,
财产大量积累已无疑,因此少林寺拥有武装力量无疑。故有王世充窥视“将图梵宫”,“寺僧拒贼”,十三僧擒王世充侄王仁则归唐等史实。
2、明朝,少林寺与政府积极合作,成立僧兵武装组织,少林武装力量开始闻名于世。现代意义的“少林武术”开始形成。
3、在清朝满清异族统治背景下,少林武术被赋予民族政治寓意,并渐渐被神化。清初爱国诗人顾炎武诗:“寄语惠流,勉待秦王至。”已启其端。
4、随着冷兵器时代结束,近代火器的普及,少林寺进一步被文学化、民俗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尤其在当代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中,在多元文化格局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少林武术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最通俗的表述,成为文化凝聚力的重要支点。
三、少林武术历史研究方法
根据上述少林武术历史四阶段分期,我将少林武术历史研究分成四个层面:
民俗真实 |
笔记、诗词、绘画、故事、小说、影视、书法、传说、轶闻、宝卷 |
信仰真实 |
达摩传说、僧稠乞力传说、紧那罗王传说…… |
历史真实 |
文献(典籍、僧传、碑文、塔铭、游记……) 实物、遗迹(建筑、塔、碑、法物……) |
寺院生存实体 |
从政治、经济、宗教等角度对寺院结构、制度分析 |
我们研究少林武术历史,应该将这四个层面,一层一层搞清楚,而不是仅仅求得历史真实(狭义),只满足于少林武术本来如何如何。而实际上,少林武术发展到今天,早已成为世界性的民俗文化,被世界上各种区域文化背景的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成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研究少林武术历史,正是要研究少林武术怎样从一个寺院的看家本领,发展成为全球性的民俗文化这一过程。而不是只研究以少林寺院(围墙)为边界的寺僧演练武术的历史状况。我本人思考少林武术历史的目的,就是通过思考少林武术历史这一民俗文化现象,来揭示区域文化发展为世界文化的模式,探索人类文化价值的依据。
四、研究者的立场或眼界
研究者的立场或眼界,会从基本层面上决定研究者研究成果的价值。为了对应前边的“四阶段”和“四层面”,我在此设置了四种立场,或者说是四种眼界(境界)。
人类文化 |
世界多元文化格局基础上的人类文化价值。 |
区域文化 |
以国家、民族为单位的单一区域文化价值。 |
专业文化 |
行业单位、教派、亚区域文化…… |
门派文化 |
教派内部的门派、和更小单位的区域文化…… |
任何一件事物或事件,站在不同立场、不同眼界,它们就会显出不同的价值。对于个体人生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可能直接涉及到个体一辈子的研究有没有价值。这实是一个关乎人生根本的大问题。但更可怕是,研究者往往对自己所处的立场或眼界并不自觉,被自己所处的环境文化所左右,因而,其研究是盲目的,随大流的。
我们研究少林武术历史也一样,不同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立场或眼界,这是个体品质的差异。低眼界的人,会将少林武术历史研究置于门派的立场上,研究的目的只为门派争高低。而高眼界的人,会将少林武术历史研究置于人类文化层面上,站在人类立场上,揭示少林武术之价值。
五、少林寺武装力量性质与规模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少林寺最晚至隋朝已经拥有武装力量。据唐《少林寺碑》载,隋文帝时敕赐少林寺土地一百顷,少林寺开始形成庞大寺院财产。庞大的寺院财产,需要武装力量来保护。少林寺拥有武装力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寺院处嵩山腹地,长期受“山贼”土匪的危害,战乱时期尤甚。
少林寺遭受匪患最早记载见唐《少林寺碑》:“大业末,此寺为山贼所劫,僧徒拒之,贼遂纵火焚塔院。”僧徒已经具备“拒”山贼的武装力量。
寺院拥有武装力量保卫寺院,不限于少林寺,《明史·兵志》云:僧兵有少林、伏牛、五台。只是少林寺比较突出,典型。
武装力量有两种形式:国家武装力量和地方武装力量。少林寺武装力量性质,属于地方武装力量,当属于“民兵”性质。僧人们随寺院风气习武为常。其作用主要针对“山贼”。但是,明朝少林寺武装力量被政府征调,用于正规战场,性质便有所变化,具有了官兵作用。这也可以从民国时期,北洋军阀吴佩孚收编少林寺武装力量的过程中,亦可以看到“僧兵”从“民兵”变为“官兵”的方式。从社会制度上说,民兵与官兵有明确区别,但在战乱时期,两者亦无绝对界限。
少林寺武装力量的规模,应与寺院积累的财产状况相关。武装力量过小,保证不了寺产的安全;武装力量过大,寺院养活不了。寺院经济是寺院存在的基础。寺院经济研究需要进一步细化。寺院经济结构(包括寺院门头制度)研究得越清楚,寺院的历史研究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少林武术,得出的结论也就可靠多了。
六、学习少林武术的心理发展过程
根据我本人的习武经验和对世界各地来少林寺习武者的观察,习武者在心理上大致会经历如下一个过程:
1.结缘 |
首先是某因缘,看小说、影视、来过少林寺,或具体有关人事,知道了少林寺,认识了少林寺武术。 |
2.仰慕 |
被少林武术所包涵的精神、品质和气氛所感动,于是产生仰慕向往之心。 |
3.抱负 |
有了仰慕向往之心,于是就会在内心里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计划,立志要学习少林武术,为少林武术献身。有了具体目标以后,便形成了人生的抱负。 |
4.痴迷 |
这是个体对于自己所选择的目标自我肯定状态,从热爱乃至于着迷。 |
5.行动 |
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化为具体行动,进入习武阶段,直接接触到少林武术本身。这是一个艰苦的学习过程。 |
6.认识 |
通过一段时间习武,开始对少林武术有了理性的认识,认识到少林武术丰富的文化内涵。 |
7.信仰 |
少林武术是学佛修禅法门之一,又称“武术禅”。学习少林武术,时刻感受到少林寺佛教的气氛,对少林武术的理性认识转化为佛教信仰。 |
8.感悟 |
在自觉信仰的基础上习武,习武不再是目的,而是成了学佛的有效途径。通过习武,感悟到了博大精深的佛教智慧。 |
9.见性 |
通过习武,彻底明白了佛教智慧里的真谛,体悟到了人生宇宙的真实本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