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轩
前言
生命的目的在追寻快乐(远离痛苦的同义词),希求「离苦」、「得乐」是人生的实相。佛陀说八万四千或无量法门,汇归为一法,就是教我们如何离苦得乐,得到真正的快乐。虽然总为一法,如《维摩诘经》的「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众生依自己的根机不同,自由抉择由浅入深的修学历程,因而开展出无量离苦得乐的法门。
苦与乐,影响我们身心的健康平衡,是人们生活中时刻不离的内容,古今许多学说理论、宗教信仰,都离不了如何得到快乐。佛陀的教法虽关注世间苦痛,也讲世间快乐,但终极目标是得到出世间的究竟乐。佛陀依四圣谛「苦、集、灭、道」而成就大悲等功德,说苦的用心是源自无上大悲心,是为了教导众生经由对苦的深刻体会 (第一苦谛专讲苦,知苦果的本际而知乐),理解造成这苦果的原因,而能寻求断除苦因 (第二集谛讲苦因,知造成苦的原因,而求离苦得乐) ,如佛陀弟子说 :「我为知苦故,于世尊所出家修梵行。」佛陀是大医王,有四法成就 :「善知病、善知病源、善知病对治、善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动发」1;在指出众生的大苦病、大苦病因之后,接着开示断集可以离苦病,灭除所有苦厄,获得出世解脱的乐果(第三灭谛讲苦灭,断苦集而证灭,知苦能解除,而得究竟的乐);并教导我们离苦集证圣果的修道方法(第四道谛讲灭苦法,确实有可次第修习的方法,达到最终的离苦得乐 )。
佛陀最初于仙人园鹿野苑中,为五比丘三转十二行*轮,就是开示次第深入四圣谛的法门:第一转先说什么是苦、苦集、苦灭、苦灭道,接着第二转,说既然已深切体认世间的苦迫性,就应该知苦(病)、断集(病因)、证灭(病愈)、修道(治病的药),从知起行,从行而去实证解脱。第三转是佛陀以自身经验同于诸佛已实证过的真实智慧,而说苦已彻底的了知,集已断尽,灭已证得,道已修尽。(《阿含经》常以「示、教、利、喜」形容佛陀转*轮,隋慧远法师《大乘起信论义疏》配以「示苦令知、教集应断、道利应修、灭喜应证。」)
知苦、知苦因:苦是什么 ?
苦与乐是相对的,苦是一种感受,乐也是一种感受;苦与乐有其因缘。为什么需要知道苦?苦就是苦,乐就是乐,似乎非常清楚,可是,这样单纯趋乐避苦的认知并没有让众生真正的离苦得乐。世间的快乐往往来自痛苦解除之后的相对感受,也是苦的因缘;佛陀教导我们苦与乐形影不离,不要误以苦为乐,陷入苦的深渊而不觉。
佛陀举出「苦」为众生流转六道的核心现象,《阿含经》在描述所谓世间时,说忧、悲、恼、苦等等之后,常用「如是纯大苦聚」作总结;只要仍然在三界六道流转,就免不了「生、老、病、死」的苦难。虽说人生是苦,但不是否定世间的快乐,或消极悲观的认为人生毫无意义,相反的,佛陀苦口婆心的说世事变化无常,虽有短暂的乐,但不永久、不彻底,当无常变化时,就苦多乐少,而且对于得而后失所感受到的苦,比没有得过而感受的苦更为强烈。
佛陀以无常变化的因缘说世间快乐的本质还是苦,如《阿含经》说:「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2既然因缘变化无常,或说苦也有转成乐的时候,因而说人生「苦尽甘来」;但是,佛陀说「无常故苦」,是就彻底的、究竟的意义来观世事无常,终归坏灭;是教导我们认清世间人生苦与乐的真相,确实知道苦与苦生起的原因,才能积极的用适当的方法来转化,而后开创圆满的人生,进而追求出世间的毕竟大乐,如《佛性论》所说:「得极离因果苦大乐波罗蜜」3。
「苦」包括身体与情绪的感受,随着有身体而来生理上的身苦,到这一世生命结束,身体不存在时就消除,但如生生流转不息,也就有世世生理上的苦;「苦」也是因随逐生死,持续的心理感受的心苦。有身体就有因伤害、老化、疾病引起的各种疼痛,可是心理上不一定会觉得苦(身苦,心不一定苦);可是心理上的苦受,却可以引发身苦(心苦而身苦)。世间人类的知识文明,对于减轻身体的痛苦,持续的研发出新的对治方法,但是,对于心理上的「心苦」,还没有彻底的良方;只有透过佛法,胜解苦的根源,才有可能彻底解脱,这一世的肉身虽苦而心不苦。
说明「苦」就离不开佛陀证悟的真理「缘起」,指的是世间万事万物的生起、消灭,都不是单独的、孤立的生起或消灭,而是因由众多因缘条件的和合或分散,如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既是因缘和合,组合中的各个因缘条件也是不同因缘和合,不断的变化之中又不断的变化,所以没有一个固定的现象或实体。「乐」是众生喜欢的,可是世间暂时的快乐不能永远不变,当乐的因缘变化不再时,逼迫身心的感觉就浮现,「苦」就是这样依缘起法而生起,如果彻底从苦的观念、经验中得到解脱,苦也就依缘起法而消灭。
亲光菩萨在《佛地经论》解释世间八法时说:「逼恼身心名苦,适悦身心名乐。」4 此种身心的逼恼,来自众生起心动念的种种欲望;六根与六尘环境的触境执取,身、语、意造作的烦恼,都是苦的根源。
佛陀说「纯大苦聚」,苦之一字,开展出的说明非常多,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说:「菩萨于有情界,观见一百一十种苦,于诸有情修悲无量。」5以至于八万四千或无量的苦。经论上的分类有一苦、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六苦、七苦、八苦、九苦、十苦等等,以下逐次说明。
一苦:指世间有情都平等流转生死的苦,《瑜伽师地论》称为「依无差别流转之苦」。众生虽然千差万别,但都在生死流转中。众生执着五蕴为我、五蕴法是我所,由我、我所执起惑造业因,感受果报,当受报时,又起惑造业,如此因因果果,轮回流转不息。「心颠倒故,结生相续」,众生的世俗心境,都是执我―流转生死平等无差别的根源―俱生我执,所以众生都具有同样的生死流转大苦。
二苦 : 内苦与外苦,出自《大智度论》。内苦有二种:身苦、心苦。外苦也有二种:众生的逼害、自然的灾害。又二苦出自《佛性论》有:凡夫苦乐二受、圣人行苦即舍受;又二者:二乘界内苦、菩萨界外苦。
「身苦」与「心苦」是世间众生苦受的二大类,分别是因生理的与精神上的变化所感到的苦。众生面临「身苦」的饥寒伤痛类似,但是「心苦」却随主观心情的差别,即使面临同一境界,也可能有不同的感受。身、心互为因缘,苦受也互相影响,譬如心因性疾病就是心理导致生理的病痛。心对身的影响很大,所以强调对心的观察思惟,如《阿含经》中说杂色鸟:「心种种故,色种种。…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6 于有种种心识的作用,而产生种种羽毛颜色的变化。因传染、功能障碍、外伤引起生理的痛苦,可以寻求适当的医疗,但是「心恼」的苦,因众生的背景、经历、意念、情绪种种不同,苦受也不同,「净心」也更为复杂。
《瑜伽师地论》也说二苦 :
(1)欲为根本苦,《阿含经》:「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7由有烦恼欲故,彼诸可爱事欲若变坏(有漏法迟早会变坏),便有忧叹苦热恼生。
(2)痴异熟生苦,由是因缘受二箭受,身箭受(于业报自体五蕴身受苦)、心箭受(于自体执我我所,五蕴身受诸苦时,心识愚痴迷闷生大苦痛 )。
三苦:依苦的性质分为苦苦、坏苦、行苦,出自《长阿含经》、《华严经》、《法华经》、《宝积经》、《涅槃经》、《瑜伽师地论》、《俱舍论》。另外,《大智度论》说身、心各有三苦:众生身有老、病、死苦,心有淫、瞋、痴病。苦苦是处逆境时,只苦无乐;坏苦是处顺境时,虽有短时乐,欢乐失坏时,悲苦仍生;行苦是处平常境时,虽暂时不苦不乐,但世事无常,剎那变迁,身心不安而感苦。三苦再作进一步说明。
(1)苦苦:受有漏的身体就有生理上的种种苦,如病痛、饥渴、冷热等众苦,再加上外缘造成更多的苦,如刀杖、劳役、伤害种种逼恼,苦上加苦。苦苦与前五识相应,也就是五受中的苦受、乐受(乐极生苦)。
(2)坏苦:乐事变坏或消逝时,所引起的心理上的苦。《俱舍论》说:「诸乐受,生时乐,住时乐,坏时苦。」8有漏法皆是因缘无常,世间快乐、亲情、事业、财富都不常久,失去时引起精神上的痛苦。坏苦与第六识相应,就是五受中的忧受、喜受(喜坏为忧),为意识的领纳作用。
(3)行苦:这是非常微细而又不易察觉的苦。苦与乐是比较的主观感觉,不能以客观标准来衡量,虽然不苦不乐,但是因缘聚散离合,因而产生迁流变异的苦。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行苦通于六识的领纳作用,也就是五受中的舍受。
三界之中,「行苦」不苦不乐,念念迁流,为无色界苦;「坏苦」当乐坏时,不胜忧恼,为色界苦,色界也所受行苦;「苦苦」苦而复苦,为欲界苦,惟欲界三苦皆受9。所以经上常以「乐住三界火宅」10来形容众生对色声香味触贪着生爱,以烦恼创造了苦乐无常的三界六道,于其中轮回流转受苦,就好像住在烈火烧逼的屋子里,而不自觉或无法出离。《华严经》依三苦差别,顺逆观十二因缘法11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名为行苦,触、受名为苦苦,爱、取、有、生、老死、忧、悲、苦、恼名为坏苦;无明灭故,诸行灭,乃至生灭故,老死灭,名为断三苦相续说。」 断三苦相续,也就转火宅成《华严经》称为清凉山的清凉世界。
四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出自《菩萨璎珞经》、《佛性论》。
(1)生苦,业报受生开始,住胎、出胎皆苦,随来生存、生活过程中诸苦。
(2)老苦,老时肉身衰变为苦,有念念老、终身老、增长老、灭坏老。
(3)病苦,病时四大不调为苦,有身病、心病,身心病展转增上更苦。
(4)死苦,死时五蕴坏离为苦,有命尽死、外缘死,身心执取愈强愈苦。
又《瑜伽师地论》说四苦:
(1)别离苦,生离死别,因为与所执所爱别离所生的苦。
(2)断坏苦,别离苦最终的痛苦是彻底失去这一期五蕴(生命)的苦。
(3)相续苦,断坏苦只有一期断坏的苦,如未解脱,生死相续所生的苦。
(4)毕竟苦,众生五取蕴苦,是生死流转的「苦瓜连根苦」,彻底的苦。
五苦:经上常说诸天、人道、畜生、饿鬼、地狱五道生死不绝的苦。
《五苦章句经》说是五苦,又说生、老、病、死、犯罪刑狱枷锁的五苦。或有说生老病死四苦,再加上五阴炽盛苦。清《阿弥陀经注》说五苦为:生时苦、老时苦、病时苦、死时苦,加上苦时苦(境界违时苦)。又宋释元照《阿弥陀经义疏》说杀、盗、淫、妄、饮酒五种恶业并是苦因,必招苦果,故名五苦。
又《瑜伽师地论》说五苦:
(1) 贪欲缠缘苦 : 贪欲是经无数世不断的串习,而世世缠身的长夜大病。
(2) 嗔恚缠缘苦 :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世世随嗔转,恶道相续生。
(3) 惛沈睡眠缠缘苦 : 心识堕在惛沉睡眠,愚痴不得解,续随无明流转。
(4) 掉举恶作缠缘苦 : 掉举寻思浮躁,引起恶作追悔,就障碍止观成就。
(5) 疑缠缘苦 : 束缚在疑惑中,难以修行趣入解脱,在无数世流转生死。
贪欲、嗔恚、惛沉睡眠、掉举恶作、疑,这五种烦恼盖覆心性,障生善法,所以又称为五盖。
六苦 : 前五道苦加上阿修罗道成六道苦。唐 义净法师译《金光明最胜王经》说由此微妙经典力故,令彼六苦 ( 恶趣苦、怖畏苦、刀兵苦、饥馑苦、疾病苦、灾变苦 ) 及无量百千灾厄之事皆悉消除。12
又《瑜伽师地论》说六苦:
(1) 因苦:因为没有正见,身口意常常串习恶道的业因,所以将流转恶道。
(2) 果苦:生诸恶道故,由业果的苦反思业因,才了知没有因果正见的苦。
(3) 求财位苦:不修习正因,却妄求福报,内心执着强求财富、地位的苦。
(4) 勤守护苦:没有获得时饱受追求的苦,得到后又苦心守护,害怕失去。
(5) 无厌足苦:得到以后,因受用而助长贪心,欲望愈来愈大,没有止境。
(6) 变坏苦:从追求、获得、守护,贪心增上,到最后失坏,一切都是苦。
七苦
:《瑜伽师地论》说七苦:1)生苦、2)老苦、3)病苦、4)死苦、5)怨憎会苦、6)爱别离苦、7)虽复希求而不得苦。前四苦已明说,以下略说后三苦(也见于《大般涅槃经》、《阿含经》、《法华经》、《华严经》、《宝积经》、《大智度论》、《大乘义章》等等经论)。
印顺导师在《佛法概论》中,将七苦从所对的环境说,归纳为三类13: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 对于身心的苦(对于身心演变而发生的苦)
爱别离苦、怨憎会苦 ─── 对于社会的苦(有情对有情离合所生的苦)
所求不得苦 ─────── 对于自然的苦(有情对物欲得失所生的苦)
众生的七苦有内外两种:生老病死等,是属于内自身心的苦;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三苦,是属于外起的苦。这外起的三苦为什么是苦呢 ?
隋 慧远法师在《涅槃经义记》解释:是因为我们的身心对于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三类世间有情现象,「因离致恼名爱别苦,因会生恼名怨憎会苦,因求致恼名求不得苦。」14都源自众生执我、执我所为实有,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心理上执取这些现象而生「恼」,种种苦难因之而起。
爱别离苦:如情感好的眷属与朋友,临到生离死别时,各各所生的苦。
怨憎会苦:如仇敌冤家不和的同事,相遇相处共住时,两两所生的苦。
求不得苦:世间资生衣食住行财物,执着追求不遂时,事事所生的苦。
「爱别离」苦:《转*轮经》称为「所爱别苦」,《阿含经》也称「恩爱别离苦」。「生离」是人世间最大的无奈,谁也不愿意与相亲相爱的家人、朋友分离,但是,迫于工作、学业、家庭因素、社会动乱,不得不分别,即使是短暂的时日,也充满了依依不舍,何况因缘错杂,有时一别就永难再聚,成为终生心理的懊悔。「死别」带给生者无限怀念的痛苦,何况年轻丧偶、老年丧子、意外亡故,更是痛苦不已。生离死别的苦源自「爱」,情爱的执取愈强烈,因之而起的苦也愈深。《涅槃经》15提及:佛入般涅槃时,弟子中有未得道者,心生懊恼,悲号呜咽,痛苦至极;已得道者,深叹世间无常之苦,悲号啼泣不能自胜。而烦恼已断尽的解脱圣者,不会为此而哀哭,而只有世事无常的感觉,默然而已。这是经典中,情爱执取的「爱别离苦」最明确的例证。
「怨憎会」苦:与「爱别离」,是恰好相反的苦,所喜欢的人事,很难永远不变,所厌恶的又常常出现。俗语说「冤家路窄」,指互相憎恨或想要回避的人偏偏狭路相逢, 或是被安排共处、共事。又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就因为有缘,才会变成冤家,也是由于因缘无常,彼此观念变化、关系变质、外在环境变动,本来是恩爱的关系就变成了冤家;如果宿世的恩怨还没化解,就会常常凑在一起,彼此互相折磨,这样分不开的冤家,实是苦不堪言。圣严法师在《真正的快乐》16 书中说:「唯有承受得住与亲爱的人分离、勇于面对做人的难处,放下层层的自我执着,才能使我们在人生及修行的道路上走得更洒脱自在。」
「求不得」苦:《八大人觉经》的第二觉知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就是指欲望多于所需而引起的「求不得」苦。《杂阿含经》卷49也说:「若有求欲者,是苦非为乐。」「欲」是心理上的希求,有善与不善,善法欲是对真如、三宝,内心生起深刻的信求。如果希求的发心与目标不正(与贪爱瞋恚愚痴等杂染相应),就成为不善欲,或名为「欲望」。人生在世,不停地追求衣食住行等资生物品与功名富贵,生活所需固然必须维持,但是由于如无底洞般的贪欲作祟,不自觉的成为欲望的奴隶,追求愈来愈多,稍有不顺或求之不得,就生起懊恼,欲望愈大,苦痛就愈多。再以善法欲来看,如持名念佛的修行,无论修行的目标是得未来人天福报或是往生净土,如果执着在「有所得」的功德相上,这样计较功德,有所求的念佛反而成了苦事。
印顺导师《中国禅宗史》17提及达摩祖师《二入四行论》中的「四行」是从生活中求体验的四种观想工夫,前三行是对「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三苦,从实际的事行去进修。
(1)报冤行(对所受的冤苦,知是宿殃恶业的果报,甘心忍受而不排斥);
(2)随缘行(对胜报荣誉事,知是宿因所感,缘尽还无,因此得失随缘);
(3)无所求行(修行不为解脱,不为福报,无所希求,安心顺道而修行)。
(4)称法行(自利利他,行菩萨大行而无所行,摄化众生而不取众生相)。
修道者不为冤苦、幸乐、欲求所转 ─ 即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如迷心逐事,着相而转,就成了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三苦。称法行是称法性之理而行,以无所得为方便,随顺一切因缘的需要而有所作为(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主观的成见),如此断除妄想,三苦自然止息。
圣严法师倡导「心灵环保」18,其中「四它」的四点实践项目─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也可说是「四行」的延伸扩展。
(1)面对它:面对困境的存在,理解是报冤行,不逃避不畏惧诸苦。
(2)接受它:接受困境的体验,态度是随缘行,诸苦不怨天不尤人。
(3)处理它:处理困境无所求,用智慧处理事,以慈悲心对待众生。
(4)放下它:放下困境称法行,尽心尽力做好,结果如何不再烦心。
八苦:出自《阿含经》、《大般涅槃经》、《出曜经》、《大方等大集经》,就是前七苦加上「五阴炽盛(五盛阴)苦」。《阿含经》说明苦谛时,说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七苦为别,取要言之,总说为:「略说五盛阴苦」19,而又总、别合成八苦。五阴(五蕴:色、受、想、行、识),由于被烦恼爱取系缚,从取而生,为取所取,又生起爱取,恶性循环,在生死中流转受苦,所以称为「五取阴(五取蕴)」。「五蕴炽盛苦」就是说:众生之所以受前七苦的根源,在于构成众生本身的五蕴。因为有五蕴,并且与无明杂染相应,缠缚炽然如火如荼,这才在苦海中浮沉。
又《瑜伽师地论》说八苦
:1)寒苦、2)热苦、3)饥苦、4)渴苦、5)不自在苦、6)自逼恼苦、7)他逼恼苦、8)一类威仪多时住苦。
五蕴身不能适应太寒太热或忽冷忽热-1)寒、2)热都是生理的苦。
五蕴身不能长时间不吃不喝或暴饮暴食-3)饥、4)渴也是生理的苦。
五蕴身不完全自主,因缘无常,当业报现前时,心里一点也5)不自在。
6)自逼恼苦是知见偏差的自我折磨,执无意义苦行、邪行的修行方式。
7)他逼恼苦是被他人的言语、行为攻击,或受自然灾害、蚊虫叮咬等。
8)一类威仪多时住苦:五蕴身展现一种威仪(行住坐卧),时间久了就感到苦恼,必须改换姿势才能舒解苦受。年老时或脊椎、骨质等生理病变,造成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躺久就痛、走久就酸,实在是苦。
人世间这些苦已难以忍受,何况作了恶业,堕入恶道的众生,受无量苦。
九苦:《瑜伽师地论》说有以下九种衰损苦。分别缘于自他关系、生理的、心理的、物质的、修行的、知见的、再加上时间的因素。
1)自衰损苦:是因为自己的因缘,造成自己身心衰退损减的苦恼。
2)他衰损苦:是因为他人的因缘,造成自己身心衰退损减的苦恼。
3)亲属衰损苦:是失去家属亲人,无所依靠,造成身心上的苦恼。
4)财位衰损苦:是失去财富权势,遭受损失,造成身心上的苦恼。
5)无病衰损苦:是失去身体健康,不得自在,造成身心上的苦恼。
6)戒衰损苦:是所受的戒律、修行的功德,逐渐退失坏损的苦恼。
7)见衰损苦:是修行的正见逐渐退失,邪见逐渐产生造成的苦恼。
前述五种苦加入时间的因素,以现在未来形容三世流转的受苦。
8)现法苦:因为前述五种苦,造成自他「现世」陷入衰损的苦恼。
9)后法苦:因为前述五种苦,造成自他「来世」陷入衰损的苦恼。
另外,经论上说世间九法的苦恼 :
《菩萨地持经》卷6:1)不利、2)不称、3)毁、4)苦、5)坏法坏、6)尽法尽、7)老法老、8)病法病、9)死法死。
《瑜伽师地论》卷42:1)衰、2)毁、3)讥、4)苦、5)坏法坏、6)尽法尽、7)老法老、8)病法病、9)死法死。前四法衰、毁、讥、苦是世间八法(俗称八风) 的逆境法,相对于顺境法(利、誉、称、乐)。
其余五法是无常法,老、病、死是内无常,另二法是外无常。
坏法坏、尽法尽,是外资具(住处园林屋宇衣服器具),坏尽时就生苦。
身外之物,其性是坏法,本非永久不变,遇缘而被破坏时,名坏法坏。
虽被破坏,还能维持暂时的功用,直到完全破坏而殆尽时,名尽法尽。
十苦 :《大宝积经》卷35 说:世间一切众生为十苦事所逼迫。
1)生苦、2)老苦、3)病苦、4)死苦、5)愁苦、6)怨恨、7)苦受、8)忧受、9)痛恼、10)生死流转大苦。《瑜伽师地论》说有十种资具匮乏苦:1)诸食、2)诸饮、3)骑乘、4)衣服、5)庄严、6)器物、7)香鬘涂饰、8)歌舞伎乐、9)照明、10)男女给侍资具,缺乏时就产生苦恼。
以上从一苦到十苦分别说明,合计有五十五种苦。《菩萨地持经》20、《瑜伽师地论》卷44说有一百一十种苦,另外五十五苦,归纳成九大类 :
(1)一切苦(有二:宿因所生苦、现缘所生苦 )。
(2)广大苦(有四 :长时苦、猛利苦、杂类苦、无间苦)。
(3)一切门苦(有四:地狱苦、畜生苦、鬼世界苦、善趣所摄苦 )。
(4)邪行苦(有五:触恼他人而被报复、饮食不当而身体不适、非由业力而自行邪戒、不如理作意而生诸烦恼、由身语意恶行而受当来诸恶趣苦 )。
(5)流转苦(有六不定苦:自身、父母、夫妻、仆使、朋友、财位不定 )。
(6)不随所欲苦( 有七:欲求长寿不得、欲求端正不得、欲生上族不得、欲求大富不得、欲求大力不得、愚痴无智现行苦、欲求胜他反为他胜苦 )。
(7)违害苦(有八:在家者夫妻等事、出家者贪等烦恼增益、饥俭逼恼、怨敌逼恼、旷野崄难逼恼、系属于他苦、支节不具苦、杀缚捶打逼恼苦 )。
(8)随逐苦 (有九:坏法坏时苦、尽法尽时苦、老法老时苦、病法病时苦、死法死时苦、无利苦、无誉苦、有讥苦、希求苦 )。
(9)一切种苦(有十:因苦、受苦、唯无乐苦、受不断苦、家欲界结寻异生苦、逼迫苦、众具匮乏苦、三界不平等苦、所爱变坏苦、烦恼粗重苦 )。
此一百一十种众生苦,就是菩萨修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观照的境界,大悲心由而生起、增长,以至圆满。还有八万四千乃至无量苦,不再细述。
知乐、知乐因 : 什么是乐 ?
乐是身心自在,是「如是纯大苦聚灭」。人生似乎有乐,其实是苦与乐比较后的感受,乐是轻微的苦,或说是「苦中带乐、乐中带苦」。如身体生病时,会感到身心的苦痛,治疗后病痛减轻时,相对轻微的苦受似乎是一种乐受,如《中观论疏》说:「受重苦时,望轻苦为乐。」21所以说乐仍是以苦为因,能彻底离苦离乐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涅槃经》说:「无苦无乐,乃名大乐」22,不执着世间的苦与乐,不再有烦动、恼乱、无常变易,得究竟安稳的离系乐,才是「诸佛常乐」的毕竟大乐。
乐有两大类:世间乐与出世间乐;「出曜经」卷12称为世俗乐(俗乐、不净乐)、第一义乐(道乐、净乐);「大智度论」卷19称为有漏乐,无漏乐;「瑜伽师地论」卷96称为欲乐、远离乐。
人世间有那些乐呢?古代说人生有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现代有五子登科乐 : 房子、车子、银子、妻子(外子)、孩子。经典说世间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乐,对纵欲者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佛法又说有色、声、香、味、触五欲乐,能勾起贪欲,《智论》称为五华箭,能破种种善事,障碍修道法23;《华严经》说一切众生「长夜在生死中,忆念五欲、贪着五欲、爱乐五欲、心常流转五欲、境界永没五欲,莫之能出。」24
「瑜伽师地论」分为「非圣财所生乐」、「圣财所生乐」二种25。「非圣财所生乐」是依世间智慧以适悦、滋长、清净、住持四种资具为缘所得乐。「圣财所生乐」是依佛说七圣财的次第修行为缘,而生出来的乐:
信财:以志诚心,于佛陀的教法修植净信,根生安住,不为外道所惑。
戒财:由信财能生与净信俱行,离杀生、离邪见,持戒清净的乐。
惭财:由戒财能感生庄严功德,自然严以律己,止恶行善,因而乐起。
愧财:由于顾虑他人的诽毁、批评、讥嫌,不行诸恶,而心安快乐。
闻财:由以上四财,于法于义多闻、受持,积集不忘,生无有追悔的乐。
舍财:由此闻财,行慈悲布施,令人得快乐,自己也能生正解俱行的乐。
慧财:由舍财能生后世资财无缺的乐,成就修慧,于胜义谛如实觉悟。
由此七圣财的修习,能生真实解脱的乐。
《顺正理论》卷77 说乐有三种:断乐、离乐、灭乐。《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6说:众生三种乐,人乐、天乐、涅槃乐。《瑜伽师地论》卷96 说三乐:1)应远离乐,就是诸欲乐,应当远离;2)应修习有上住乐,指初禅乃至有顶诸所有乐及灭尽定;3)最极究竟解脱无上住乐,指离贪、瞋、痴杂染解脱的最寂静乐。
《杂阿含经》卷17说有四种乐:离欲乐、远离乐、寂灭乐、菩提乐。《涅槃经》卷27说身心寂静者有四种乐:出家乐(戒乐)、寂静乐(禅定乐)、永灭乐(智慧断惑乐)、毕竟乐(菩提乐)。
《大乘四法经》说菩萨有四种乐:1)离我、我所,无着乐; 2)一切不顾恋,远离乐; 3)离一切境界,寂静乐; 4)不舍一切众生而无烦恼,涅槃乐。无著菩萨造《大乘庄严经论》卷2也说菩萨有四种乐:
1)思利乐,是思惟利益他时; 2)得方乐,是至得巧方便时; 3)解义乐,是解了大乘意时; 4)证实乐,是证人法无我时。
唐 清凉澄观大师《华严大疏钞》卷20、隋 章安灌顶大师《大般涅槃经疏》卷24说「快乐」由浅至深有五种 :
(1)因乐:因内、外触得乐;或因今世行善法得他世乐。
(2)受乐:因触因缘故有受乐,身得增长,心得安隐。
(3)断受乐:修习圣道断除诸受,道得增长,无有诸受。
(4)远离乐:永断烦恼身心无患,有四-出家乐、寂静乐、断乐、菩提乐。
(5)菩提乐:受常乐故名;又名无胜乐、无边乐、无上乐、常乐、寂静乐。
无著菩萨造,由玄奘法师译的《摄大乘论》卷中,提及修习六波罗蜜多的修法,其中修六种意乐所摄「爱重作意」的六种意乐是:
1)广大意乐:菩萨从初发心乃至经过无数大劫,才能现证无上正等菩提。在非常不易修行的环境下,修习的意乐心,仍是恒常现行,犹无厌足。
2)长时意乐:菩萨于波罗蜜多的修行,在这长时间内,能无间息的修习。
3)欢喜意乐:菩萨以六种波罗蜜多饶益有情,由此所作,深生欢喜。
4)荷恩意乐:菩萨以六种波罗蜜多饶益有情,见彼一切有情,于自己有大恩德,从不见自身于彼有什么恩德,自然不会有什么邀功求报的企图。
5)大志意乐:菩萨所集一切善根,皆以恳切的深心,念念回施一切有情。
6)纯善意乐:大志意乐回施有情,令得世间乐果;纯善意乐,是菩萨将自己所集的善根,回施自己及诸有情,共求无上正等菩提,得出世究竟果。
清《阿弥陀经略注》说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无有八苦,但受诸乐 :
1)九品托化,则无生居胎狱;
2)寒暑不迁,则无老厌龙钟;
3)身离分段,则无病受疼痛;
4)寿命无量,则无死悲分散;
5)观阴本空,则无五阴炽盛;
6)无眷属累,则无亲爱偏离;
7)善人同会,则无冤憎偏遇; 8)所欲自至,则无求愿不得。
晋译《华严经》卷38 说菩萨有十种乐 :
1)乐寂静,不散乱故;2)乐明慧,善分别法故;3)乐往诣一切佛所,现前闻法受持故;4)乐一切佛充满十方故;5)乐菩萨自在神力、无量法门,示现众生身故; 6)乐三昧,于一三昧门出生一切三昧门故;7)乐陀罗尼门,持一切法教化众生不忘失故;8)乐辩才,于一句身、味身,不可说劫说无穷尽故;9)乐菩提,以无量法门,现众生等身成正觉故;10)乐转*轮,如法调伏一切外道故。
菩萨安住此十乐,则得诸佛无上法乐。同经卷15说诸佛乐有十 :
1)具不思议佛所住乐;2)具足摄取不可称量佛三昧乐; 3)成就无量大悲快乐;
4)具足成就不可计议佛解脱乐;5)具足摄取诸佛神足自在快乐; 6)无上尊重最妙快乐;7)普覆如来,常令具足诸佛无量力乐;8)永离一切诸觉之乐;9)无上寂静不变易乐; 10)具足无碍法门,心常寂定而无散乱,佛无二行不可坏乐。
明 云栖袾宏大师《阿弥陀经疏钞》卷2依宋 慈云忏主二土(娑婆秽土与极乐净土)的十种修行难易,对以十种无苦有乐26 :
一者、无不常值佛苦,而有华开见佛,常得亲近之乐;
二者、无不闻说法苦,而有水鸟树林,皆宣妙法之乐;
三者、无恶友牵缠苦,而有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之乐;
四者、无羣魔恼乱苦,而有诸佛护念,远离魔事之乐;
五者、无轮回不息苦,而有横截生死,永脱轮回之乐;
六者、无难免三涂苦,而有恶道永离,名且不闻之乐;
七者、无尘缘障道苦,而有受用自然,不俟经营之乐;
八者、无寿命短促苦,而有寿与佛同,更无限量之乐;
九者、无修行退失苦,而有入正定聚,永无退转之乐;
十者、无尘劫难成苦,而有一生行满,所作得办之乐。
以上只说明少数乐,还有无数世出世间乐。相对的世间法中,有苦就有相对应的乐,如有八万四千苦,就有八万四千乐,反之亦然。
知乐、见苦、究竟离苦得乐
世间苦乐不离缘起法则,知乐因也由苦,断苦因才能离苦得「纯大苦聚灭」的出世间乐。《圆觉经》说:「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27《心地观经》卷4说:「身为苦本」,世间本是苦,苦体是每个众生的自体,无始一念妄动而有无明(《解深密经》称为「颠倒觉」),成为众生苦的根本,由此而有见、爱、慢三种错觉,究竟离苦得乐的关键还在于正确的知见。
见(知的谬误),是执着有确实的自我存在,有五蕴和合的真实自性。
爱 (情的谬误),是自我爱与因而引发的对外物的爱着(境界爱)。
慢 (意志的谬误),是重视自我,因而妄自尊大,起增上慢恃己轻他。
世间人天善法的正见,依信解的次第略分为四类28 :
(1)正见有善有恶:有道德感,正见为善是人天善法,为恶是趣三恶道法。
(2)正见善恶业报:不只是正见有善有恶,还要正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3)正见三世因果:不只是正见善恶有报,还要正见前生后世,因果不爽。
(4)正见凡圣解脱:正见善恶、业报、因果,正见有凡有圣,有解脱自在。
具足世间正见,同时行十善业―所有善行的根本,如《海龙王经》所说:「十善之德,天上、人间皆依因之;若学、不学及得果证、住缘觉道、菩萨道行、诸佛道法,皆由从之。」29天台智顗大师在《法界次第初门》指出十善有止、行二种,「止则但止前恶,不恼于他;行则修行胜德,利安一切。」30 止善、行善依十善分别整理说明如下:
˙不杀生是止善,消极的止前杀生害命的恶行,行善是积极的护生善行。
˙不偷盗是止善,消极的止前偷盗诈欺的恶行,行善是积极的布施善行。
˙不邪淫是止善,消极的止前邪淫暴凌的恶行,行善是积极的恭敬善行。
˙不妄语是止善,消极的止前欺诳不实的恶行,行善是积极的实语善行。
˙不两舌是止善,消极的止前挑拨离间的恶行,行善是积极的和合善行。
˙不恶口是止善,消极的止前刻薄谩骂的恶行,行善是积极的软语善行。
˙不绮语是止善,消极的止前谄媚诲淫的恶行,行善是积极的饶益语行。
˙不贪欲是止善,消极的止前贪恋嫉妒的恶行,行善是积极的不净观行。
˙不瞋恚是止善,消极的止前忿恨损害的恶行,行善是积极的慈忍善行。
˙不邪见是止善,消极的止前邪知邪见的恶行,行善是积极的正道善行。
出世间声闻、缘觉、菩萨善法的正见,依修证内容也分为四类 :
1)正见四谛缘起:依蕴、处、界、缘起生灭明苦集灭道,三法印的真理。
2)正见烦恼根本:断五住地(见一处、欲爱、色爱、有爱、无明)烦恼。
3)正见解脱寂灭:契证无我真智,慧解脱,销除境界贪染,心解脱自在。
4)正见般若方便:般若道,通达性空离相,方便道,菩萨巧用方便度生。
印顺导师《成佛之道》、《学佛三要》31 指出:依信愿(菩提心相应起信发愿)、慈悲(大悲为上首悲济利他)、智慧(般若空慧离相为方便)修一切善行,都是菩萨法门;一丝善念、一毫善行都已成就一分法身、延续一分慧命。通往真正的离苦得乐 (离一切生死苦,得究竟的菩提乐),即世间而出世间,出世间而不离世间的菩萨善法有三阶:
˙世间人天善法:五戒,十善,布施、持戒、修定三福业,六念法门;
˙出世解脱善法:蕴处界,四谛,缘起,三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
˙救护世间善法:六度(福德、智慧),四摄,百八三昧,四十二字门。
在《佛法是救世之仁》32 说苦的解脱,根本在通达缘起性空的智慧。
1)以智化情:了达缘起事理的真相,不为境相因缘的惑乱所诱惑。
2)以智契理:了达执有自性为迷妄根元,知自性本空,远离迷妄。
3)以智兴悲:了达无自性空,知一切幻化,从缘而有,起大悲心。
布施财物福德,可以助人暂时离苦;引导学佛知法,才能永远离苦得乐。
离苦得乐的次第是正知见、离执着、断烦恼、修福慧、度众生、证菩提。
依此菩萨道修行,自己离苦得乐就是自觉,引导众生离苦得乐就是觉他。
结语
从人的一生各阶段来看,有:婴儿襁褓乐、童年无瑕乐、眷属天伦乐、知交情谊乐、衣饰妆扮乐、美容保养乐、运动健身乐、冒险刺激乐、艺术欣赏乐、琴棋书画乐、阅读写作乐、心灵信仰乐,休闲游戏乐、逛街购物乐、美食品味乐、服务助人乐、进修学习乐、交友恋爱乐、工作机会乐、新婚喜庆乐、新居落成乐、新车上路乐、为人父母乐、慈善布施乐、事业成就乐、升官发财乐、声色犬马乐、投资获利乐、获奖荣誉乐,退休养生乐、旅游散心乐、回忆憧憬乐、儿孙满堂乐、白头偕老乐、气定神闲乐、风调雨顺乐、收成丰硕乐 …,还有许多世间乐事,叙述不尽。
或许有人认为佛教太强调苦,形成一种过激的厌世想法,他们以为人生固然有苦,但也有上述许多乐,最多只能说苦乐半参。如从表面看,单就这一世来说,好像如此,但就三世轮回(实依世间分段生死分三世,时间随缘起动变而幻现,在无前后分别的环形中前后动变不息,无始无终),无数过去、无限未来,流转六道,众生众死深刻的观察,直是唯苦无乐。再说「无常故苦」,人生虽有无数的乐,但是内心所欲与所触对的外境,都是因缘变化,生灭无常,心与境的关系不安定、不协调时就生起苦。现实人生「苦与乐的因缘」,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说明 :
第一、不知不觉:这是《阿含经》称为「不定聚」33的众生,虽有苦的感受,却不真的知苦、苦因,只好从苦中找点乐趣,暂时忘却苦。或是觉得苦乐半参,尽量看乐的一面(短暂的乐,《法句经》称之为「小乐」,或有人说「微快乐」)。固然,透过正当的消遣娱乐,有调剂身心的作用,活在当下短暂的乐,似乎也可以享受人生,但是,因缘无常,世间快乐无法永远确保,失去时更苦,毕竟不能真正的离苦得乐。
第二、后知后觉:这是经由听闻世出世间善法、如理思惟,体悟到世间苦乐的真相,虽然苦中有短暂的乐,却是苦多乐少,其实唯苦无乐。由知苦中逐渐产生出世厌离心,修习离苦的方法,寻求最终的解脱乐;积极的次第观身、受、心、法,勤修观慧,破常乐我净四种颠倒,经由修行,这一世或未来世能断苦因、离苦果,解脱自在。
第三、先知先觉:是虽然处在苦境,却不为苦所困,能以乐观的态度创造转机,积极的发掘苦因与断苦因的方法,从缘起的生灭法中,了解苦乐互为因缘,从离苦、离乐中,证悟到苦乐本一,苦就是乐、乐就是苦,本无苦乐;但是众生执迷不悟,不是执着暂时的乐,就是执着自我的解脱乐。佛陀从缘起法的证悟中,发起无上大悲心,「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34,教导众生从缘苦、知苦,修空慧到观苦乐如幻,苦乐平等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离苦得乐。如佛陀对普贤菩萨的开示:「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35
01.《杂阿含经》卷 15(389经)(大正2 ,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105a25)。
02.《杂阿含经》卷 17(473经)(大正2 ,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121a09)。
03.《佛性论》卷2「辩相分」(大正31 ,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798c10)。
04.《佛地经论》卷5(大正26 ,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315b18)。
05.《瑜伽师地论》卷44(大正30 ,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535c07-0536c21)。
06.《杂阿含经》卷10 ( 267经)(大正2 ,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069c10) 。
07.《杂阿含经》卷48(1285经)(大正2 ,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354a29) 。
08.《阿毘达磨俱舍论》卷22( 大正29 ,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114b07) 。
09.《成唯识论疏抄》卷 14(卍新纂续 50,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417c09) 。
10.《妙法莲华经》卷2「譬喻品」(大正9,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013b04) 。
11. 晋译《华严经》卷 25「十地品」(大正9,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558c09) 。
12.《金光明最胜王经》卷 5 ( 大正16,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426c27) 。
13. 印顺导师《佛法概论》第三章,收录在《妙云集》中编之一,1992年,P. 44。
14.《大般涅槃经义记》卷5(大正37,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732b01)。
15. 法显法师译《大般涅槃经》卷下(大正1,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205a12- c02) 。
16. 圣严法师《真正的快乐》p. 83「自由自在的人际关系」收录在《法鼓全集》续编。
17. 印顺导师《中国禅宗史》第一章,1971年初版,1994年7月八版,p.12。
《少室六门》「第三门二种入」(大正48,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369c20) 。
唐 释净觉集《楞伽师资记》(大正85,CBETA 中华电子佛典1285a11) 。
18. 圣严法师《抱疾游高峯》游记,p. 118,收录在《法鼓全集》第六辑。
19.《中阿含经》卷3「业相应品˙度经」(大正1,CBETA中华电子佛典0435c23) 。
20. 昙无谶译《菩萨地持经》卷7(大正30 ,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927a29 ) 。
21.隋嘉祥吉藏法师《中观论疏》卷7(大正42 ,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102b11) 。
22. 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23(大正12,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503a27 ) 。
23.《大智度论》卷5(大正25,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099c19 ) 。
24. 晋译《华严经》卷 11(大正9,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467a10) 。
25.《瑜伽师地论》卷5(大正30,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299a07- 0299b03 ) 。
26.《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卷2(卍新纂续 22,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636c24) 。
27.《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大正17 ,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916b04 ) 。
28. 印顺导师《成佛之道》第三章「五乘共法」,2000年10月新版,p. 67 ~ p. 82。
29.《佛说海龙王经》卷3「十德六度品」(大正15,CBETA中华电子佛典0147c20) 。
30.《法界次第初门》卷上「十善初门」大正46 ,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669c25)。
31. 印顺导师《成佛之道》第五章「大乘不共法」,2000年10月新版,p. 273。
印顺导师《学佛三要》收录在《妙云集》下编之二,1992年,p. 98 ~ p. 99。
32. 收录在印顺导师《佛在人间》(《妙云集》下编之一 ),1992年, p. 240。
33.《增壹阿含经》卷13(9经)(大正2 ,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614b23- c01)。
34. 唐译《华严经》卷23 ( 大正10,CBETA 中华电子佛典0126c07)。
35.《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大正17 ,CBETA 中华电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