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top
{返回首页}


情的觉醒——佛法与生活的对话
 
{返回 佛化家庭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529

情的觉醒——佛法与生活的对话

  生:几个月前,男朋友曾提议要分手,当时心里很震惊,很难过。交往了一段时间,感情很好,但是常常在观念上很分歧,意见不同;我想跟他沟通,却常常觉得很挫折,对于两人的关系很担心。现在他提出要分手,却很难接受!我该如何是好?
  
  师:你是舍不得这份感情或是觉得受了伤?
  
  生:两样都有。
  
  师:关系的结束、消失常会打击人的自信心,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差,所以人家不要我了!或是心有怨恨,觉得自己付出那么多,却彻底被拒绝了!你对自己了解吗?你所学到的佛法对你有什么作用?
  
  生:刚开始很混乱,佛法根本用不上,直觉反应就是设法挽回我们的关系,后来情绪恢复稳定,冷静下来之后,我开始用我所学的中观思想去观照。
  
  师:怎么观照?
  
  生:我很理智地面对我们的关系:我是第一次谈恋爱,有着美丽的憧憬。但是相处愈久,发现问题愈多。但我还是相信在感情的相契之中,可以化解很多歧见。现在我必须承认:感情毕竟也是因缘所生法,缘生缘灭是很自然的。
  
  师:思想的差距不也是因缘所生法吗?即使夫妻也会意见不同,观念不同,不是吗?为什么观念不同就一定要分手呢?
  
  生:也许是不能包容、不能尊重吧!
  
  师:其实感情关系的缘起是很复杂的,其中还牵涉到双方的互补性,要彼此相互欣赏对方才有吸引力!在一起不等于幸福,分手也未必是打击。如果心灵成熟,对感情或许就没有非有不可的渴望了!
  
  生:我现在已经比较释怀了!不再执着非要在一起不可。但我还是很希望知道,在感情、婚姻关系中,如何更和谐地相处。
  
  师:婚姻关系有着前世今生的因缘的纠缠。如果双方都能有所觉醒,化俗情为道情,不沉溺在世俗的贪爱,以婚姻为道场,学习用慈悲心相待,用禅定安定身心,用智慧化解分歧,那么家庭就是心灵成长的道场了!
  
  生:如果对方没有这种心态,也没学佛呢?
  
  师:单靠一方,那就难了!至于己婚的学佛者,也不要太悲观,自己在佛法上,身、口、意的表现上,如果有进步,多少也能影响对方,甚至引导他来学佛、成长。
  
  生:如果对方没有责任感,没有上进心,还有家庭暴力、各种恶习,甚至外遇,是否要考虑分手?
  
  师:中观讲无自性,一切法缘生缘灭,并没有绝对的既定立场。对婚姻也应该用智慧和慈悲来处理。如果对方确实是一无是处,带来难以改变的痛苦、折磨,因而觉悟自己当初识人不明,只因被感情所迷惑而陷入困境,自然有权选择走自己的路。婚姻毕竟不是人生唯一的路,只要设法在经济上、精神上独立自主,单身甚至出家又有何妨?
  
  生:老师赞成离婚吗?
  
  师:这当然是要由当事者自己理性地衡量来作决定,而不是凭着冲动、或赌气报复来结束关系。婚姻遭遇困难,应该优先设法了解原因,改善关系,并且勇于请教专业人士,接受咨商、恳谈,不要认为那是很丢脸的事!根本之道仍在于婚前多一些智慧地抉择终身伴侣,婚后多一些慈悲经营婚姻。共同承担责任,一起创造生活的喜悦,在心灵上相互扶持,这些都是老生常谈,却都是须要努力才能做到的。
  
  生:我看到很多学佛的配偶之间沟通很差,常常忽略对方,为什么会这样?
  
  师:既然要对一切众生慈悲,何不把自己的配偶、亲人作为慈悲的对象,用同理心、觉察心,用心对待呢!这不是染着而是菩萨行呢!
  
  生:说的也是!


{返回 佛化家庭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让孩子“定中生慧”(中国教育报)
下一篇:佛法不离生活(净空法师)
 对治欲爱之法及夫妻相处之道(惟觉法师)
 “家庭精舍” 中国当代“佛化家庭”研究(陈坚)
 如何追求真富贵(惟觉老和尚)
 缘分,离不开珍惜二字 (星云大师)
 佛化家庭(黄念祖老居士)
 佛教对现代家庭的几点建议
 这样的婚姻才长久
 婚外恋是两情相悦,为什么判定为罪业?
 已婚男女相处应注意的事项(星云法师)
 婚姻、家庭在修行中的四种层次的对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塑造佛像戒装藏[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大般涅槃经 解题[栏目:佛书解题]
 杂阿含经卷第七(一八五)[栏目:杂阿含经]
 唯依信心获加持[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世间八正道和出世间八正道 - 南传中部第117经 Maha-cattarisaka Sutta[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美丽,原是痛苦的化身[栏目: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如何看待佛法(修学)[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三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九集]
 自知之明[栏目: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首届中日五台山佛教学术会议[栏目:黄夏年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top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