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对治欲爱之法及夫妻相处之道(惟觉法师)
 
{返回 佛化家庭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354

对治欲爱之法及夫妻相处之道(惟觉法师)

  佛经讲:‘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外界欲爱的引诱就属于色的范围,色就是贪爱,贪爱会造成堕落。禁不起外界色欲的诱惑,婚姻生活就容易破裂。

  释迦牟尼佛有一次在打坐时,天神送来许多美女,佛不但无动于衷,反而看待美女的身体为革囊众秽。中国古代也有柳下惠,曾因为坐怀不乱而得到赞扬。‘眼不视恶色、耳不闻恶声’,除了眼耳要保持清净之外,心更是要能安住正念。

  唐朝有位狄仁杰,相貌堂堂,文采也很出众。有一次他上京赶考,住在旅店。旅店的老板娘年轻貌美,竟然看上了狄仁杰,她趁着天黑,到他下榻的房间想要勾引他。狄仁杰初初看到美貌的老板娘,也是怦然心动,但是他立刻觉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知道欲火烧身、为害不浅。于是他将心中的欲念止息下来,安住在正念当中,并且劝告老板娘:‘欲爱、色爱有如毒蛇一般,不但让人失去理智,亦可能断送性命;淫业的后果是不可收拾,往往一失足成千古恨。’

  狄仁杰又说:‘从前有位师父教我:“遇到年纪大的男子、女子,就当他是自己的父母;遇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就视为兄姊;年轻的就视为子女。再者,年轻貌美、身强体壮,终归是无常;取而代之的是鸡皮鹤发、老态龙钟。我们的筋肉、皮骨,最后也是臭水一滩,这么思惟,欲念自然就能熄灭。”’

  古德有句名言:‘寂寞清真之境,愈久转增趣味;风流得意之时,过后辄增凄凉。’明白了欲爱为患的道理,时时刻刻将心念安住在正念上,心自然会清凉,心得清凉,身体也能够得到安定。佛法讲:‘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就是说,当下这念心没有安住在正念上,一个不觉察,就会产生三种细微的烦恼,这三种细微的烦恼进一步更生出六种粗的烦恼,就会带着我们到地狱、畜牲、饿鬼道去受苦受难。相反的,如果我们能将这念心转过来,安住在善念、正念上,身心就会很安定,人的一生也一定是愉快光明的。

  就佛法而言,一切都是缘。俗话说:‘同船过渡百世修。’同船过渡都要百世的缘,相较之下,夫妻的因缘当然不只百世了。既然有这么深厚的善缘,彼此就要珍惜,要忍让、尊重与包涵。

  《阿含经》记载,佛曾告诫在家弟子,夫妻之间该如何相处才会使婚姻幸福、家庭美满。

   第一、‘以礼相待’,夫妻之间除了生活情感以外,必须要互相尊重。尊重就是礼,以礼来约束自己,一切言行就不会放荡无度。

  第二、‘威严不阙’,无论是行住坐卧、动静闲忙、顺境逆境,都必须要能保持威严。言行举止威严不失,就不会招惹别人,从而引生无谓的枝节与烦恼。

  第三、‘衣食相随’,做丈夫的必须要负责提供家庭内的衣食所需,不令匮乏。做妻子的也要尽量开源节流,修福惜福,使家用无一时短少。

  第四、‘庄严以饰’,有许多家庭主妇,乃至于上班族,一忙就忘了自己的形象,头发乱七八糟像个鸡窝一样,衣着也是邋哩邋遢,有些男众也不修边幅,时间久了,彼此的感情就会出现问题。所以说要庄严以饰,要注重自己的形象和威仪。

   第五、‘委付家内’,做丈夫的虽是一家之主,但是不能有大男人主义的心态,要尊重妻子。无论是收入、开销、家中大小事情都要征得妻子的同意才行,这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男女平权。

  如果在家居士能够做好以上五件事情,相信家庭一定很和谐,生活一定很幸福。

  从前有一对夫妻,家境富裕,先生嫌太太年纪大了,想要娶个小老婆。但是先生不好意思直接开口,于是就写了一首词给太太:‘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太太看了,知道先生嫌弃自己年纪大,如花似玉的青春已不再,现在是发苍面皱的老藕了,想要娶妾。可是太太知道,如果让先生娶妾,欲爱、色爱对年纪大的先生而言,是有害无益的。太太颇有文采,才思敏捷,于是作了幅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为新粮。’禾就是稻子,新粮和新娘同音,意思是说稻穗成熟,将糠壳吹掉,露出里面的白米,又是另一个崭新的生命开始。先生看到这幅下联,除了赞叹妻子的才华外,也领悟到人生在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崭新的局面,都是新生命的开展,所以就取消了娶小老婆的念头。

  作人最重要的是要守五戒。五戒之一就是不邪淫,不能情感走私。果能如此,家庭一定会有保障。俗话说:‘朋友之妻不可诳,糟糠之妻不下堂。’这句话实在值得现代人省思。( 选自《美佛慧讯》第104期 )


{返回 佛化家庭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建设佛化家庭始于举行佛化的婚礼(圣严法师)
下一篇:佛说居家八法(《杂阿含经》卷四三)
 也谈佛教徒的婚姻问题
 不废居家业 兼修出世法(印光法师)
 让孩子“定中生慧”(中国教育报)
 佛化婚姻将引导人们趣入佛法(凯朝)
 父母子女间因缘可转变(净空法师学佛问答)
 佛教对现代家庭的几点建议
 作为教师教导学生起了瞋心这对弟子的修行是不是有障碍?(净空法师学佛问答..
 净空法师:真学佛者,三年之内,你的家庭是佛化家庭。
 佛经中说不报父母恩的罪过(益西彭措堪布)
 建设佛化家庭始于举行佛化的婚礼(圣严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两个世上无人知道的字[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学佛证道的第一步(大愿)[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菩提道次第安乐道论[栏目:菩提道次第专题·专门修法[六加行]]
 佛教对全球问题概观[栏目:星云大师论文选]
 循正道而竞争(杨赞儒)[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慧灯之光五《修心八颂》讲记之一[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不要过于执著[栏目:净慧禅语]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三叹品、现灭诤品 6[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九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梦参老和尚讲经 佛说阿弥陀经 6-2 上[栏目:梦参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