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化家庭 一、如何建设佛化家庭
 
{返回 佛化家庭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208

佛化家庭

一、如何建设佛化家庭

  怎样才能建设佛化家庭?往往有一些老居士对佛教信仰虔诚,背后却遭其家庭的指责和笑骂;有的因子女受学校教育认为佛教是一种迷信,是鬼神之说,有的因子女受学校、工厂的同学、同事信基督的影响,信仰基督。一个家庭因宗教信仰的不同,变成敌对,或其人死后,而其子孙大反佛教。凡此种种,皆因家长没有以正信的佛教教育其子女的原故。因此以佛陀思想教育子女,建设佛化家庭,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如何建设佛化家庭呢?

  1、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1)、归依三宝,以示佛化家庭的标准。

  归依佛:永不归依天、魔、外道、鬼神。

  归依法:以佛教经典为依,永不归依外道邪教典籍。

  归依僧:以清净大德为师,永不归依外道**党徒。

  生了孩子,必须请大德导师,赐以法名,归依三宝,以种善根。

  (2)、每日早晚,集合全家老幼於佛像前,供养香花水果,礼拜、诵经,以为精神修养锻炼。每逢星期天,集合家庭成员,由家长讲解佛学思想及人生道德,或待人接物常识等。使全家养成良好的习惯及个人修养的基础。

  (3)、每逢婚丧喜事,须改良陋习,破除迷信,厉行素食,以庄严节俭为要。男女婚娶的先决条件,双方皆是佛化家庭,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至若丧事,须念佛助生,延请高僧大德诵经,实行火葬,反对烧冥纸,纸厝,纸衣等封建迷信行为。

  (4)、要相信科学,有病须请良医治疗,不叮迷信神权,妄食香灰、神药及求忏问卜等荒谬举动。

  (5)、家庭成员关系,须建立在“六和合”  “四摄法”的基础上,对子女教育要循循善诱,使其养成爱劳动,爱学习,遵守公德,报效国家的好思想。

  (6)、佛化家庭严禁杀、盗、淫(邪淫),妄、酒、吸烟、赌博、奢侈浪费等不良行为。每逢佛、菩萨圣诞纪念日,当绝对吃素,以表示敬仰诚信。

  (7)、家庭成员应与佛教团体保持联系,能经常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增长正知正见。

  (8)、佛化家庭绝对禁止一切迷信的、黄色的、武打的、神怪的书刊传闻,污染人们的思想。

  (9)、对民间一切不良俗习,如农历正月初九为敬玉皇上帝诞日,  大杀牛、  猪、鸡、鸭,供奉神圣等陋习,一律废除。

  2、关於物质文明建设方面。

  (1)、佛化家庭供养圣像,除经典中规定之外,一切荒诞不经的牛鬼蛇神,通通废除。当以净水、花果、明灯、清香供养,以节约为原则。

  (2)、家庭布置,生,整齐、美观,等四害。力求窗明几净,清洁卫无蚊、蝇、蟑螂、老鼠

  (3)、家庭成员,须勤洗衣、勤洗澡、勤理发,衣著美观大方。反对奇装异服、涂脂抹粉等艳丽的打扮。

  (4)、家庭养成节约的习惯,开支要开源节流,量入为出,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努力储蓄,对放生、佛七、打斋等功德,要量力种善,不能凭一时的冲动,倾家荡产去做佛事。

  (5)、佛化家庭提倡正当的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如田径、游泳,各种球类活动。或公园散步,郊外旅行等。

  (6)、要订阅佛教期刊和各种增长知识的书报,经常倾听佛教音乐,坐禅修定,增长慧学。

 


{返回 佛化家庭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化家庭 二、八正道是建设佛化家庭的指针
下一篇:佛化家庭(黄念祖老居士)
 德育治家 智慧话语
 让孩子“定中生慧”(中国教育报)
 净空法师:真学佛者,三年之内,你的家庭是佛化家庭。
 婚外恋是两情相悦,为什么判定为罪业?
 情的觉醒——佛法与生活的对话
 孝养父母(索达吉堪布)
 好的婚姻是人间天堂(清源)
 不废居家业 兼修出世法(印光法师)
 婚姻危机中的反思(觉誓)
 家庭与菩提心(净慧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略说佛教医疗学——史迹篇[栏目:道坚法师]
 初心自足,不愿往生[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75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从解行相资谈人菩萨行[栏目:传道法师]
 199.问曰:若无法胜涅槃者,何以故说若有法胜涅槃,亦复如幻?[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四章 观察缘起谈生死 第三节 生死轮回图图说[栏目:日慧法师]
 健康来自知足常乐[栏目:仁焕法师]
 四念处 十一、 四念处[栏目:四念处]
 第十二章 设问品 驴马问[栏目:第一篇]
 Food for Thought - First Things First[栏目:Ajahn Lee Dhammadharo]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