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先生及女儿仍不能真正接受佛法...若每天静以念佛指(阿弥陀佛)或念《地藏经》回向给她可以吗?
 
{返回 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42

末学是净土宗弟子,不擅各种咒语,先生及女儿仍不能真正接受佛法,尤其女儿,业障甚重,身、口、意不清净,末学深信佛法可救度他,若每天静以念佛指(阿弥陀佛)或念《地藏经》回向给她可以吗?

传喜法师开示:阿弥陀佛看你念的功夫怎么样,你念的功夫好,念的真的已经清静了,你那个清静的念头转给小孩子的话,确实会很大的作用,这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但是你念到心里还是没有能够有无量光无量寿,念念还是有量的,口念的跟阿弥陀佛的这个,相应程度就是还,相应的,越相应力量越大,如果真的把阿弥陀佛,我们生活都很平静,能督摄至少督摄前面的五条根,意根是很难督摄的 意根没有智慧的话,这个是最多的眼、耳、鼻、舌、身,那眼、耳、鼻、舌、身也是很难督吧,念阿弥陀佛眼睛能督住吗?你看着柱子还是柱子,你看着灯光还是灯光,看着灯各种的还是什么,如果你,这个要静念现前,才会真正的达到督摄六根,我们能督摄一根,就不错了,我们能把嘴根督摄住,阿弥陀佛...那就口不离佛,那就不容易了,然后耳朵能在这个声音,在督摄这个,六根里面能督摄一根,都不得了,都相应,都力量很大的,念《地藏经》也是,《地藏经》如果能够对活菩萨能感恩心,能生起来,或者是能够体验到地藏菩萨的这个,《地藏经》说,说好像简单满简单,说深很深,地藏本来是法身的境界,你要往生的时候,是很那个的, 那是佛陀将要涅槃之前,升天为妈妈说法,这样子的缘起出了《地藏经》,其实这个时候的深度它已经是很深的,平时我们没有,很少人往深里去看,但是没有往深里看,它力量也是出不来。愿解如来真实意,这个真实意解释,你体会越深力量越大,越震。念佛力量大或念《地藏经》,所以我们平时的人,就是容易把这个分开了,我们今天受八关斋戒,受八关斋戒是不是念佛,一业烦恼习自然除灭,淳善本心,自然开朗,淳善本心是什么,是不是无量光无量寿,自然开朗是不是就现前,淳善本心得以现前,现前是不是念佛,这不单单是念,是行,这是行佛,受戒这个,那你要问是受八关斋戒功德大,还是念《地藏经》功德大,念阿弥陀佛的功德大,你就分成三个来说了,其实是不是三个,不是,当然你要会念佛了,念一切都是念佛,你不会念佛,也不懂《地藏经》是什么意思,就分别心反而有一点罪过出来,用凡夫的这个心来测度,测度,你没有领会到,如来的真实意,而且用凡夫的这个心来测度。就像她第一个问题,一开始就是末学是净土宗弟子,也有很多人来问我,请问师父你是修什么宗的,然后他说我是修净土宗的,师父你是修什么宗的,我就很喜欢回答他,我是修脏土宗的,有没有修脏土宗的,佛法哪一宗不是净土,这净土宗,对对对,出淤泥而不染就是净土宗,讲的是那个,会念佛了,三藏十二部经典,真的都不离其中,那你会念《地藏经》了,难道阿弥陀佛不在其中吗?对不对,所以说你不会念那就很远,十万亿佛土,所以我们要求进步,愿解职来真实意,你愿解,阿弥陀佛,佛号真实意,要相应,所以修学除了虔诚信仰,我们也还需要有惭愧心,所以那印光大师还说,常惭愧,常惭愧,要有一份惭愧心,那我们就会有进步,惭愧了就会有进步的空间,不能自以为是,自以为那样那你进步不了,有的人就是那样就是这样,我就是这样,你修你的,我修我的,你要会修,那还要我们做什么,对不对,我们也不要出来,出这么辛苦,我们出来一次,是这么不容易,大陆过来不容易的。
 
文章来源:摘自传喜法师《慈悲问答2》


{返回 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念完定量的佛号回向给她之后,还可以接着回向给先生及儿子吗?
下一篇:觉得业障深重,请问如何消业障?
 为什么佛欢喜日、僧自恣这一天供佛斋僧,这个功德就可以让祖先离苦得乐?..
 觉得业障深重,请问如何消业障?
 少林寺和大悲寺同样是出家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异?
 我们在家可以下施鬼道吗?
 什么是功德回向?
 修行是不是万法归一?并不是局限于某一教、一派,关键在于身口意的清净?..
 我的嗔念和我执很重,请问师父该如何对治?
 工作中的同事有其他信仰,不能相处,要保持一定距离吗?
 为什么梦中会见到大德高僧
 什么是道风?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玄奘精神 第55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5)[栏目:玄奘精神]
 戒酒与禁毒[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浅说诸法缘起无生(果慧)[栏目:般若]
 大悲咒句偈 26.摩醯摩醯唎驮孕 MWO SYI MWO SYI LI TWO YUN[栏目:大悲咒句偈·宣化上人Great Compassion Mantra Verses]
 现代人为何需要禅修?[栏目:禅修·初学者问答]
 一遇到对境,马上会生起烦恼和嗔恨,还很难控制。请问上师,有什么窍诀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二三)第一集[栏目: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空法师]
 般若灯论释卷第一[栏目:龙树菩萨]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0四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从大乘经看佛陀的教育方法与精神[栏目:如悟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