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三)次第修学不可轻视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51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三)次第修学不可轻视

  三殊胜之清净回向可令善根辗转增上。比如今天做了某件善事,本来只有一个功德,但由于有清净回向摄持,第二天就转变成两个、十个乃至成百上千之功德。仅凭一件小小的善事,就能得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果,是靠什么缘起法而成办呢? 当然就是清净回向。因此修法之时,这些小小的环节都应落于实处。

  在我们行持任何善法时,都要观待自己的发心、正行和回向。当然,由于长时间在高原地方求学成熟口诀法,如今很多弟子见解已有所增上,他们的见解本身就是清净发心。这种发心称之为胜义菩提心,也是清净之正行和真实之回向。这时,他已经不需要将三殊胜分为三个阶段来一一树立,因为体用已经一如。虽然我们都很希望能达到这样的见解,但这样的条件,并非人人都能具备。

  由于末法时代众生烦恼沉重以及多方面条件不成熟的缘故,现前我们必须按照次第过程修学,决不能高攀见解。因为仅凭文字般若去创造禅定,对解脱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说过,教理是见解的前行,但仅凭教理去树立一切禅定见解,即便树立得有多好,总归只是文字般若而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解的伺察意之见解。当然,修法初期需要依靠心去作意,但是这只是一门前行,如果时时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中,你的见解永久不会进展。因此闻思和实修必须要分开理解,不能混淆。将两者混为一谈,恐怕也是常年在高原或其他地方修学,但是见解始终没有增上的原因吧。我相信每一位修行者平常都在阅读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对见解也有所了知,但为何修行却一直进展缓慢呢?恐怕就是时时依靠理论去打造一个见解。因此修法还是要细致一点。

  当然,现前我们必然还是凡夫,在修学殊胜法门的同时,难免会产生懈怠和拖延时间的现象,这时候时时观想四厌离法非常重要。若舍弃四厌离法,即便你所修的法有多么殊胜,理解有多么成熟,要赤裸见解,恐怕还是难以实现。因此,四厌离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时时都不能轻视。若能如是修学,意义也非常广大。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二)禅修时如何做到清净正行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四)简述华严四想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十七)获得暇满人身 当修法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九)什么是超度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九)善巧运用对于禅修非常重要
 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四)内相顶礼与密相顶礼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九)修法应时时忆念上师之恩德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三)以妄念多寡判断见解高低则易落入庸俗
 圣者言教 第十课(十三)修法不能轻视方便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三)成办解脱必须断绝恶念发心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六)清净地处与发菩提心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三)于精进修持作医病想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光普照·百日共修开示(三)[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关于达摩和慧可的生平[栏目:杨笑天教授]
 只有诚心才能感化人心[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应成式辩论形式(祁顺来)[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楞严经》轻松学 卷七(之一)[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这个心[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养息香时间长 The Long Duration of the Resting Incense[栏目:初步参禅的方法 Basic of Chan]
 童蒙止观 第四讲[栏目:楞严悲华法师]
 业障是成佛的台阶[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三下[栏目:智者大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