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三)次第修学不可轻视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80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三)次第修学不可轻视

  三殊胜之清净回向可令善根辗转增上。比如今天做了某件善事,本来只有一个功德,但由于有清净回向摄持,第二天就转变成两个、十个乃至成百上千之功德。仅凭一件小小的善事,就能得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果,是靠什么缘起法而成办呢? 当然就是清净回向。因此修法之时,这些小小的环节都应落于实处。

  在我们行持任何善法时,都要观待自己的发心、正行和回向。当然,由于长时间在高原地方求学成熟口诀法,如今很多弟子见解已有所增上,他们的见解本身就是清净发心。这种发心称之为胜义菩提心,也是清净之正行和真实之回向。这时,他已经不需要将三殊胜分为三个阶段来一一树立,因为体用已经一如。虽然我们都很希望能达到这样的见解,但这样的条件,并非人人都能具备。

  由于末法时代众生烦恼沉重以及多方面条件不成熟的缘故,现前我们必须按照次第过程修学,决不能高攀见解。因为仅凭文字般若去创造禅定,对解脱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说过,教理是见解的前行,但仅凭教理去树立一切禅定见解,即便树立得有多好,总归只是文字般若而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解的伺察意之见解。当然,修法初期需要依靠心去作意,但是这只是一门前行,如果时时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中,你的见解永久不会进展。因此闻思和实修必须要分开理解,不能混淆。将两者混为一谈,恐怕也是常年在高原或其他地方修学,但是见解始终没有增上的原因吧。我相信每一位修行者平常都在阅读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对见解也有所了知,但为何修行却一直进展缓慢呢?恐怕就是时时依靠理论去打造一个见解。因此修法还是要细致一点。

  当然,现前我们必然还是凡夫,在修学殊胜法门的同时,难免会产生懈怠和拖延时间的现象,这时候时时观想四厌离法非常重要。若舍弃四厌离法,即便你所修的法有多么殊胜,理解有多么成熟,要赤裸见解,恐怕还是难以实现。因此,四厌离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时时都不能轻视。若能如是修学,意义也非常广大。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二)禅修时如何做到清净正行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四)简述华严四想
 圣者言教 第二课(十五)为何要依止具德且具缘之导师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七)身恶业之邪淫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一)何谓不共同上师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二十)课后嘱咐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二)初行者的修行要点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一课(三)对法不能私心分别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六)观修不倦生死、怨亲不定而生厌离心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二)修行是对治烦恼而非压制烦恼
 圣者言教 第十课(十四)听法时身之行为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二)前行的实修不可轻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还没有缘分得到传承,可以修法吗?[栏目:佛海启航·达真堪布]
 藏传佛教出家女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德吉卓玛)[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原来吃素最健康 第六章 运动[栏目:原来吃素最健康]
 55.中国统一的条件[栏目:星云法语·成功人生]
 我们的本来面目[栏目: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以三个念念不忘来观照好自己的身口意[栏目:达真堪布]
 学佛方程式[栏目:白云禅师]
 真言密教探源 1.4 真言密教演进史〈密教仪轨的整备〉[栏目:悟光法师]
 时代也在诠释佛教[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