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姜佛使的禅修世界
 
{返回 [南传]其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38

《阿姜佛使的禅修世界》

一、正见

所谓的公正或真理,必定是普遍性的,
如果以大原则来决定,
那将是每个民族、每个语言、每个世界角落都是相同的。
甚至神或其他的世界,
也拥有相同的正法或公正的原则。[1]P.212

缘起很详尽地指出苦的生灭如何发生,
它揭示苦的生灭是辗转相依的自然现象,
并没有鬼、神、灵物或其他东西能制造苦或灭除苦。[8]P.45

我想佛教从印度消失的主因是因为
佛教徒错误地解说法义,
将佛教的中心思想--缘起,
解释为印度教或婆罗门教
三世轮回及梵我的思想。[8]P.94
佛教的教义从主张「无我」转变到有「我」时,
佛教便消失了,
自我的观念进入佛教当下,
佛教随即自然而然地从印度消失。[8]P.96

所有的祭拜、祈祷仪式,都不属于佛教的。[1]P.193
不要太粘缚着各式各样的仪式,直到成为戒禁取;
必须是能清净身口,然后成为自净其意的立身处。[1]P.199
真实的佛教是身口意的修习,怎样去熄灭烦恼。
真正的佛教不必和书本、经文、佛教仪式及外在事物
如神明、宇宙等发生牵连。[1]P.207

佛法的正见必须具备二个条件:
第一,学佛的目的是在解除痛苦;
第二,学佛必须可以亲身体验,毋需盲目相信别人。[3]P.1

如果一个人要先有信仰,
就让此信仰由智慧而来,不要由无知而来。
八正道亦同:先有了智慧与正见,
让信仰从中升起,那才是唯一的安全方法。[2]P.132

佛陀于《羯腊摩经》中所说的十个犯例如下:
不因传说而轻信,不因传统而轻信,
不因谣言而轻信,不因经典记载而轻信,
不因逻辑推论而轻信,不因学说推论而轻信,
不因符合常识判断而轻信,不因预设成见而轻信,
不因说者外表而轻信,不因师长所言而轻信。
──避免知识依赖;忽视自己的智慧与知识。[2]P.129
《羯腊摩经》从不禁止去相信任何事情;
它仅是希望我们用独立的知识和智慧去相信。
它从不禁止去听闻任何事情;
只是要求我们听闻但不使知识和智慧成为奴隶。[2]P.137

虽然我们会阅读、会听,
但不要轻易接受以这些方式所提供的一切讯息,
除非我们已经深入地探讨、思惟它,而有所领悟,
直到亲自「看清楚」它真的是如此为止。[5]P.55
立即相信就是迷信,佛陀曾如此坚定而明确地呵止,
甚至纵使是如来所说的也不要相信,
必须经过思考、试验,直到「看清楚」时,
我们才可相信。[5]P.56

「明白」和「看清」(洞察)这两个名词,
在佛法上的含义并不是一样的。所谓「明白」
意思是……随着各式各样的理由去推论引证。
至于「看清」(洞察)的含义则较为深入,
那就是我们亲身且深刻体验过的事物,
或以那有关联并牵涉到我们的事物来熏陶心识。[1]P.83-84
佛教的「慧」必须是真正出自内心的「看清真相」,
或体证某种事情。[1]P.84
我们不就能只依靠这「明白」来脱离苦,
要脱离苦就必须要用「看清」这个智慧。[1]P.85

法住智(dhammatthitinanas)……其中有
对因缘和合现象惯常的和自然的不变相状之洞察智慧:
了知无常、苦、无我。……
增进法住智,
会引生对涅槃的洞察智慧。[2]P.40

如果我们要涅槃洞察智慧的灯火旺盛,
必须给他们油料── 亦即,有关「法住」
(事物的惯常和自然不变的相状)的洞察智慧。[2]P.41

「见法」不可能从理由的推测而见到,
必须真正以内心的感受所清晰见到的,
才是真正的看到,
也即是说要以内心去看。[1]P.45

只有熟于观察「心」的人,
才能够真正了解佛法。[3]P.41

虽有钱有势,但也不能克服
生老病死和贪瞋痴所煎熬燃烧的苦。[1]P.192

只用道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1]P.50

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问题和止灭苦,
八正道是唯一的方法。
增长八正道的力量和能量,
就是在增长定和慧的力量。[2]P.39

定和慧是拭去哭泣者眼泪的布巾,
不管是乞丐的眼泪,还是百万富翁的眼泪。[2]P.36

涅槃是免费的,不需支付费用,
我们所要做的只是「放下」。[2]P.107

渴爱为母,无明为父,
这两者结合的结果就是「我」的「生」,
也就是说
「我」的「父母」是无明、渴爱、执取等。[7]P.40,[2]P.83

这种「身见」是最粗糙的,是自私心,只顾自己。
要超越世间,就必须要认识这世间最粗的烦恼,
而且一定要将它熄灭。[1]P.170

要「如实知」某事物,必得回答下列五个问题:
 一、它的「性」、「相」是什么?
 二、它的「集」是什么?
 三、它的「味」--吸引力是什么?
 四、它的「患」--猛烈的毒性是什么?
 五、「离」--脱离它影响力的善巧是什么?[5]P.148

请密切注意业的问题,
身为佛教徒要说明它,必须讨论业的止息,
不像所有其他宗教
只是讨论业的本身和它的影响力。[5]P.66

佛教的业,纯粹是以这动机和志向为原则,
比丘众的戒律,
在没有动机的情形下,是不算犯戒的。[1]P.222

直接便捷的修行方法(佛教的核心),
就是在于持续缜密地观照心念,
不让它出现轮回的状态,
而维持心原有的涅槃境界。[7]P.50

所谓轮回,
不应该理解为所谓的宿世、今世和来世,
事实上这是由
「贪欲」、
「随着贪欲去做」和
「从贪欲的行动所升起的果报」
这三种组合而成的圈子。[1]P.49

一个人的内心升起「我是什么」,
而他能觉察这个念头的升起,这就不是一种「生」;
相反的,如果他迷迷糊糊地不能觉察,
就是「生」。[7]P.47

我们可以轻易的看到,
当贪、瞋、痴等烦恼升起,自我就已经诞生,
每一次就是「一生」。[8]P.30-31

如果我们沦为任何一种欲望的奴隶,
那一定是苦,不自在。
人人都说快乐很好,
如果被这世间所认同的好、善和快乐的现象所束缚,
那时便已完全地沦为任何一种欲望烦恼的奴隶了。[1]P.119

「自在」分成三个层次:
身的自在是没有事物会扰动生活上的生理层次,
心的自在是没有情绪扰动内心,
当心不再被色欲、怨恨、恐惧、挫折、嫉妒、感伤、
和爱情等扰动,他并不依于身的自在。
精神的自在是没有执着于「我」和「我所有」,
「灵魂」或「自我」等想法而扰乱内心。[2]P.155
如果你做「十六行观」的实修,
完整且正确地通过十六个步骤,
你将会发现这三种的自在,
那时你将获得永不受渴求苦恼的快乐。[2]P.156

生理上的渴求,确实没有什么意义,
因为它们不造成问题。然而,
精神上的渴求,被无明和执取所束缚,
破坏了心灵的宁静──
那是真正的快乐与平静──而带来了苦。[2]P.152

当生理上的渴求升起的时候,
视其为「如」──如此,「就是那样」的一个状态。
它不过如此而已,别把它执着成「我的渴求」或
「我在渴求」以致引发了苦。
当身体饿的时候,专注地和明觉地吃,
生理的渴求将不会扰乱心灵。[2]P.153

以佛法的观点而言,
快乐意指完全没有饥渴和欲望。[2]P.140
渴求的本身即是变异的,
因此永远无法被满足。[2]P.142
渴求由一个时期发展到另一个时期,
渴求永不止息。[2]P.143
渴求是导致苦的原因,不论是哪一种程度的渴求,
都将带来某一类的苦。[2]P.150


二、不执着

佛法的心到底是什么?我的答案很简单:
「不执着」。[3]P.13

佛陀所说的法可以简单归纳为:
「不要执着任何事物」,其意义就是叫人
不要把任何事(物质、境界、行为、精神状态、
行为的结果)执着为「我」、「我所有」。[7]P.67

如果要知道佛教的核心,只需要学习断除执着,
只需要学习这件事,你就会了解佛教的本质了。[7]P.20

想了解Upa^da^na(执着)必须将英文中
依恋附着(attachment)、粘着的(clinging)及
紧握的(grasping)三个字的意思融合在一起,
这样才能确切表达Upa^da^na的涵意。[7]P.19

世间充满着什么?
充满着生、住、灭的事物,
执着就苦,
不执着就不苦。[5]P.124

哪个地方有执着,那儿就有束缚,
不论是正面或负面的束缚,两者同样都会捆绑人。
只要执着事物为「我」或「我所有」,
便会产生系缚,而人一旦陷入系缚之中,
就好比身陷囚狱一般了。[7]P.16

但是执取却是那么奥秘,捉摸不住,
他存在于津津有味、好痛快、好过瘾的情况下,
以好香、好美、好听的现象在引诱着心,
当他在这种情形下出现时,
必定是很难觉察和控制的。[1]P.77-78

我们应该要详细学习观察「执取」,
并尽最大的能力好好地控制他直到克服他为止,
这样我们才能够逐渐地从烦恼中解脱出来,
成为一个自我解放且自由自在的人。[1]P.76

佛教的智慧应该是从那沈迷执取的事物中「退出」,
完全断除再也不回头。这里的退出和断除是指
内心的感受,而不是外在的行为,
比如摔东西、破坏东西、躲入森林或自杀。[1]P.94

我们实在无法从经典、技巧,
或各式各样的教义中学到如何断除执着,
我们必须在执着的本身,也就是在囚牢
或苦中学习,才能获得真实的利益。[7]P.21

无明是让我们去执取的力量,
使得我们沈迷并攀缘于事物上,
于是产生各式各样的苦,没办法减轻。[1]P.80

我们学习佛法,修持止观
就是为了要摧毁执着。[7]P.17

如果有执着的话(即使是执着善),
便是苦。[3]P.57

执着善或恶和背负珍宝或岩石是一样的,
纵然珍宝很有价值,但背在肩上或放在头上,
是一样的沉重。[5]P.28

如果执着做一个好人,必然会有好人的苦,
正如同做一个坏人,必然会有坏人的苦一样。
做好人,快乐吗?做坏人,快乐吗?
请好好想一想。[3]P.105

「法」比喻为筏,「法」的智慧应该用来渡过苦海,
不应该以它为唇枪舌剑而互相伤害;
不可执着它,甚至已到彼岸、登陆了,
还背着筏,不愿与它分手。[5]P.42

见解的执着大多是来自那公认为最好的
风俗习惯、文化或宗教教理。[1]P.69

由于错误的见解而执着为神异、灵验之修行,
还都是戒禁取结。[1]P.173

对事物喜爱(憎恨或厌恶)的程度有多深,
则因执着升起的囚牢便有多大的束缚力,
这是属于正(负)面的执着。[7]P.23
就本质来说,
修习止观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摧毁囚牢。[7]P.24

还没有体证真理的人就在混乱之中,
拼着老命追逐财富、权力和声色犬马,
比较高层次的就贪婪地追逐觉醒、禅定和开悟,
从这里就显示出执着攀缘快乐的危险性。[3]P.108

即使快乐是从禅定中所产生的,
如果起了「我快乐」的感觉,
也必然会在快乐的肉体中形成「鱼刺」,
横插在喉咙里。[3]P.106
如果执着了
我们有快乐(即使是从佛法所产生的快乐)的观念,
就会生出一个微细的「鱼刺」,横插在喉咙里,
使得我们无法辨认真正的佛法。[3]P.107

对「乐」憎恨,是一件愚不可及的事;
就像沈溺于「乐」和变成它的奴隶一样,
都是百分之百的错误。
对「乐」抱持正确的态度的人,才算是佛弟子。
达成的方法,就是要观想「乐」的虚幻性,
观想「乐」就像波浪一样,「乐」的波浪
就从那个「触」产生,然后破灭、分解。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一层道理,
就不会变成「乐」的奴隶。[3]P.34

若不执着「我的生」、「我的老」、「我的死」,
生就不是苦,老也不是苦,死更不是苦。[5]P.144

两袖清风固然能使内心产生前所未有的轻安,
却也能升起一种智慧,告诉我
这种内心的轻安是由于割舍和不执着。不执着
应该不仅是因为身无长物,没什么东西可以执着,
更是因为对自己拥有的的一切不执着。那么,
拥有一些足以利益更多人的东西,却没有执着的负担,
可能做到吗?
这很值得尝试的。[6]P.38-39
我初次体验到完全割舍的滋味,给了我重大的启示,
那就是当需要添增物品时,
我知道如何取舍。
这与我从前只知道要执取而不知道如何放下,
已大不相同了。[6]P.39


三、无我、无我所

佛法旨在告诉我们,
没有一个自我,
也没有任何属于自我的东西,
有的只是误解妄心。
人只有身和心,
而身和心只不过是自然的过程罢了。
它们像一个能够处理和转化资料的机转。
如果它们以错误的方法来运作,
就会产生愚痴和迷惑,
使人误以为有一个自我,也有属于自我的东西。
如果它们以正确的方法来运作,
那些感觉就不会产生了。[3]P.3

观照出万物是空无自我,
没有实质能被执取为「我们所有」,
那就是佛教的真相或佛教的核心,
也是修行佛法的中心原则。[1]P.46

佛法的主要原则──「任何法门都不可执着」,
不外乎完全祛除执着有「我」或「我所有」。[3]P.58

无我的教法,只能在佛教中发现,
其他宗教教大家要执着自我。
如果一个人所受的教育是有一个我必须予以执着,
那么他一定无法体悟自我是不存在的。[3]P.61

现在我想谈一段基督徒不感兴趣的经文。
新约圣经哥林多前书的一小段经文,是圣保罗把
耶稣的教义归纳后的简短教诲:「有妻子的,
要像没有妻子;哭泣的,像不哭泣;欢笑的,
像不欢笑;购置的,像未拥有什么;
享受世上财富的,像没有尽情享受。」[7]P.61-62

一位有觉智的人,要常常觉察万物的真相,
没有什么能执取为「我」、「我所有」的,
这才是真正进入佛教。[1]P.203

我们应该继续观察,直到能够照见对我的残酷惩罚,
已经明显地足够,以致我们无法再加以忍受为止,
我必须一次就将其止灭。
现在,我们最能够做的,也只有优柔寡断而已,
就像人们厌恶香烟又要抽烟,
或像讨厌酒又不能戒酒一样,
我们依然执着于「我」和「我所有」而无法舍弃,
我们没有将其完全舍弃的力量。[2]P.42

「我」和「我所有」的感觉,
是产生贪、瞋、痴的核心。所以,我们可以说,
「我」和「我所有」的感觉是众毒之首,
也是苦和一切疾病的根本原因。[3]P.15

如果因为「我」、「我所有」的念头而焦虑焚心
(无谓的愚痴、精神上的饥渴、恐惧怯懦)
当下他就身处地狱(畜生、恶鬼、阿修罗)。[7]P.55,[2]P.67

「自我」就是囚牢,
每一种囚牢最后都可归因于「自我」,
因为执着自我,又产生「我所有」,
这就是真正的囚牢,也是造成囚牢的罪魁祸首。[7]P.35

生命本身是囚牢;本能是囚牢;
六根是囚牢;迷信是囚牢;
道场是囚牢;师父是囚牢;
神圣是囚牢;善是囚牢;
见解是囚牢;清净是至高无上的囚牢,
拔除我执即是自囚牢中释放。[7]P.23-35
(按:书中举本能之例:性欲、繁殖、喜欢炫耀等)

这一边有满足,另一边就有不满足,
谁能看到生活就好像于恒常被左右掴来掴去,
谁就开始能够正确地观照,
并能开始用有用的方式去观照。[2]P.22
得,我们被掴向一边;
失,我们被掴向另一边。
得,引起了爱,经由爱,我们沈溺于执取;
失,导致失望的伤感、嚎哭和呻吟。[2]P.26
当没有了「我」或「自性」,
谁的脸会被打呢?
也就没有了心灵苦恼的状况。[2]P.27

确信没有一个自我或属于自我的东西,
只有一种「我」和「我所有」的感觉,
这种感觉来自愚痴,
人就因此被感官经验所迷惑了。[3]P.2

每天一再产生的「我」和「我所有」的感觉,
就像波浪。
感觉经验的水,被妄想或无明的风碰到之后,
就日夜不断地形成「我」和「我所有」的波浪。
「我」和「我所有」的感觉出现一次,
就称为一「生」。[3]P.30

「一次次的『生』是一次次的苦」
「彻底调伏『我慢』是无上的喜悦」
这里的「生」很明显地,就是指我慢的升起。[7]P.39
任何时候只要有「我」、「我所有」的念头,
当下就有「生」、苦与轮回。……
如果外在环境美好,以致「我」没有升起,
内心就呈现安详,这就是一向涅槃,
是一种短暂的涅槃,是涅槃的「样品」,
它寂静、清凉。[7]P.44

如果我们修习,思惟这些真理──
只是无常、仅是无我、就是如此、
只是自然要素、纯粹是因缘,
用我们已经解释过几次的方法,
自我渐渐褪色和消散,
直到没有可被掴掌的自我,
也就是说,问题在此终结。[2]P.29

没有「我」和「我所有」这种感觉的阻扰,那么,
就没有任何带有扰动形式的渴求,
也没有希求的苦恼,这是寂然,心灵的完全自在,
这是佛教目标上的快乐,
它是佛教最高层次的「解脱」。[2]P.156

不要有「我」、「我所有」的念头,
轮回就没有机会出现,
内心就会保持在原有的涅槃境界中,
直到完全习惯于涅槃,不再变化,
这就是圆满的涅槃。[7]P.51

「涅槃」在日常语言中,
指的是某种炙热的东西冷却下来;
依法的语言,涅槃是指消除烦恼。
依日常语言,「空」的意思是没有任何物质;
依法的语言,是指没有「我」、「我所有」的意识。
                [7]P.41,[2]P.58,[2]P.71

如果内心不执取「我」、「我所有」,
而能清清楚楚(保持觉醒),
那么所有的工作,
甚至包括繁重、污秽的工作都将充满乐趣。[7]P.50

运用理论的思考是不能拔除「我执」的,
他只限于产生那相信这不是「自我」,如此而已。
不像「看清」那样能绝对的断除「我执」。[1]P.113-114

真正的缘起是直接灭苦的修行。[8]P.31
很明显地,
佛陀教导缘起的用意
在于更加彻底灭除我见或灭除自我。
单靠一一分析五蕴来看「无我」还不够,
才必须看清缘起的现象。[8]P.32

工作是做了,却没有作者。
道路是走了,却没有走者。
这首偈指的就是阿罗汉,他们是修习佛法的人,
他们是走完了圣道、抵达涅槃的人,
但却没有发现到走路的人或修行的人。
「做而无做者」的原则,
必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加以体会和应用。[3]P.101

行善和布施是为了拔除「自我」,
持戒和修定是为了调御「自我」,
修慧则为破除「自我」。[5]P.35


四、生活中的佛法

正道的生活方式是
不让烦恼得到滋养,或不因造作而起烦恼。……
不执取任何事物为「我」或「我所有」。[5]P.108
虽然继续要说,要想,要做,要寻找、使用、消耗物品,
却不执取其中任何一事一物为「我」或「我所有」,
只是持续醒觉地、智慧地去做,
亦即时时起观照而行--
这就是所谓「过正道的生活」。
换句话说,过正道的生活是以一种使烦恼无法升起、
无法滋长的方式生活。[5]P.108

我们不可能在寺院、森林、家里、高山等地方止息痛苦,
而必须在苦本身的起因上去止息。
我们要做的是,
每天在自己的身上检查并去发现:
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苦从何来?
而后必须切断他们各自的因。[5]P.144

如果你希望过着安全的生活,
就必须透彻了解无常、苦、无我;如此,你就能够
抗拒色、声、香、味、触、法等外尘的迷惑,
虽在十丈红尘中而不迷失。[3]P.33

只要守护六根就是已控制一切,修行圆满了,
这正是修习佛法的核心。[5]P.35

不让六尘进入心中,
只让六尘像波浪在海岸拍打一般。
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
满意和不满意的觉受就产生了;
就让他停留在那儿吧!
不要让以这些感觉为基础的欲望发展起来。[3]P.85

如果要问如何实践缘起?唯一的答案是,
当接触外竟时,要了了分别,
不要失去正念,
不要让无明产生,
而发展出将要受苦的行、识、名色和六入。[8]P.148

缘起如闪电般生灭,制造出心中的苦,
而且就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8]P.67

缘起并不是如一般人以为的只是浮夸的理论,
相反地,
它是严谨的修行--当根门的触生起时,
有正念来控制受,而不会引生爱、取、有、生--
甚至不必使用「缘起」这种太过专门的术语。[8]P.25

佛教里只有缘起,
每一件事物直接且绝对地符合缘起律,
没有任何神奇的和神圣的事,
如果你不了解这点,
向青蛙扑水这样的小事情,将会继续地惊吓你。[2]P.9

利用缘起的方法,就是不让他发生;
在「触」的时候即刻斩掉,
让「受」不要发展出来,
也就是不让满意或不满意的感觉发生。
当没有「受」的时候,自然不会产生
「我」和「我所有」的「爱」和「取」。
对普通人来说,
想要阻止「触」发展成「受」是相当困难的。
在「受」已经发展成形的时候,
在已经有满意和不满意的感觉时,就停止在那儿。
让感觉只是一种感觉,迅即通过。
不要让它继续发展成「爱」,也就是不要因为
满意或不满意而希求这个那个。[3]P.23
如果「受」已经发展成「爱」,
就没有人可以帮上忙了。
任何形式的欲望一发生,就必然会有苦。[3]P.24

让它就像士兵熟睡在大炮旁边一样……
虽然处在枪林弹雨之中,
但他却没有受到惊吓或干扰,
只有炮弹的声音接触到耳朵,然后就停止了。[3]P.111
我们想攀抵经验的高峰,
就必须训练自己让「触」停留在「触」的阶段。
但如果你办不到,承认失败了,
你还可以停留在「受」的阶段。
只要有舒服或不舒服、满意或不满意的感觉发生,
就立刻把它熄灭在那儿,
不要再引起受到爱欲攀缘所驱使的各种欲望。
这就是在与外尘接触时的修行。[3]P.111-112

要以什么方法灭苦?要以正确的方法来修行--
遵守缘起法则,即是别让缘起的流转产生,
时常保持了了分明,
让它只停留在触。[8]P.50

在我们的修行中,我们必须如截十里流,
阻止「触」发展成「受」。
如果失败的话,
就必须阻止「受」发展成「爱」。
此后就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
我们要试着把佛法应用在眼根和色尘交会、
耳根和声尘交会、鼻根和香尘交会、
舌根和味尘交会、身根和触尘交会、
意根和法尘交会的时刻,
不断训练自己不可攀缘任何东西。[3]P.24

在经典里有关修行的记载,
大多数在教导我们观察「受」。
很多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圣人,
都是以「受」为观照的对象。[1]P.108

如果我们想要实践佛陀的教法,
有一个简单的原则,那就是
佛陀对弟子婆希亚所说的:「婆希亚,
每当你看到色尘的时候,只看到就好了;
每当你听到声音的时候,只听到就好了;
每当你闻到气味的时候,只闻到就好了;
每当你经验到触觉的时候,只触就好了;
每当你有思想产生的时候,
就把它当作心中所产生的自然现象(感觉)吧!
如果能办到这一点,就没有『我』了。
没有『我』的时候,
心也不会移到这里或那里,不会停留在任何地方。
这就是苦的熄灭,又称涅槃。」[3]P.26

那些可以安顿自己专注学习的人,
会把这份专注延续到日常生活中,
而渐渐有清明、法喜的感觉,
也能尽量不生烦恼。[6]P.74

每天我们一再提醒自己,仔细观察亲身经历的一切,
包括吃饭、睡觉、看、注视、听、
聆听、游戏、闲晃或与人沟通等等。
将这一切拿来学习,
我们很快就能如实知见事物的真相,
以致与外界沟通可以不执着、不痛苦。[6]P.74

请养成一种习惯,
定期思考什么东西值得拥有和经验?
什么东西虽然被我们拥有和经验,
却不会带给我们痛苦?当我们发现
绝对没有哪样东西值得我们去拥有和经验时,
我们就会以平等心对待一切。[3]P.100

独处时再好不过的是:
练习清醒并控制自己保持清醒,
而在任何时候都能随心所欲。[6]P.35

对抗恐惧不在原则的多少,
主要是意志力、觉察的速度
和对情况的是否熟悉。[6]P.28
惊吓实际上是无谓的幻觉,
而我偏偏愚痴地沈浸在这幻觉中,
受了惊吓也真是罪有应得![6]P.30

如果触非常强烈,就会有吓一跳的感觉,
当我们瞥见某个东西,听到某件事情,
或看到某个事件,而感到惊吓或毛发竖立时,
那是因为触非常强烈。[8]P.147

焦虑只是由对世间事物的错误意念,
和错误观点所引生,
这些错误的观念,
导致一个人因执取而引发焦虑和心理疾病,
最后也发生了生理疾病。[2]P.105

当应考时,你应该忘记自己。
好好注意!
开始答题时,你应该忘记自己,
忘记「我」将通过考试或考不及格。
考试前,
你可以预想如何按照计划进行以通过考试,
但只要你一开始写,
就必须忘记那一切,
只有专注(定)分析问题找出答案,
空掉通过或失败的「我」、「我所有」……。[5]P.162

如果你考试不及格,不必哭,
决心再出发且尽己所能;
如果你已通过考试,也不必得意忘形,
你该明了这很平常,
这样就意味着你已稍微了解「不执着」。[5]P.162

对待朋友的心意必须如此:
他和我们一样被烦恼所主宰,一定会有犯错的时候。
他和我们一样,一有机会就占别人的便宜。
他有责任去承担自己的家庭,而不是我们的家庭。
……
若是我们如此思惟,大家就不会有任何争执。[1]P.4-5

我们牢记并依止以下原则:
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省吃俭用、
忍耐坚毅、持戒清净、立志自利利他。[6]P.74

我们该想想「过度需求」,
它不仅带给自己痛苦和折磨,
也是全世界其他人的困扰的根源。[5]P.77

为了生活上的方便,
我们也得保有某些东西,
但并非被其控制着或主宰。
当认清明了这要点之后,
我们就从万物的牢笼中释放出来。[1]P.137

我想提醒正进行这一阶段修行的同修们,
一定要尽全力以最严谨的训练,
通过「拥有」和「一无所有」的考验。[6]P.40

我想告诉大家一件我亲身经验的事:
人们怎样以佛陀在世时的方式来准备死。
当他们知道自己已经病入膏肓,
剩不到十天可以活时,就决定断食。
断食的目的是为了让心完全不受干扰。
他们准备死亡的方式是断食,只喝水和吃药。
越接近死亡时,甚至连水或药都不吃,
从而获得正念和觉醒,
以彻底的熄灭的方式去世。[3]P.117-118

在你临终时一定要知道,
一切都不值得拥有或经验。
自愿做彻底的熄灭吧!
让那个自愿做彻底的熄灭的感觉、
那个随时准备接受它的感觉,
伴着你的心,
一直到去世为止吧![3]P.114


五、禅法

「定」是心思持续集中在一个物体上;
「慧」是看到事物的特征和真正本质。
将两者合一叫做「禅」。[2]P.7

去做某事的自我控制就是戒,
灌注自己的心思于那件事上就是定,
清楚明白的了知就是慧。[2]P.11
事实上,我们持戒就是要帮助修定,
修定就是要帮助慧的开发,
如果三者分离只修习其一,
是没有成功的机会的。[2]P.8

禅定如果不是以放弃对五阴的执着为目标,
就是邪定。[3]P.49

专注观呼吸的目的是要去除我执,
唯有完全排除对自我的执着,
才能究竟、完全地止息苦。[7]P.36

打坐时若能保持心平气和,
身心会比睡眠更舒畅,也就不会想睡觉,
那时就宁愿藉站立、经行或轻松地静坐
来恢复精神、保持清醒,
因为这样比较有趣,也比较舒适。
由于身体像瑜伽行者一样很少移动,
所以只需要很少的睡眠。[6]P.68

不苟言笑或无暇自我娱乐,
会使人忽视某些神经和肌肉,
甚至可能使人局部退化,
或直接开启疾病入侵之门,
即使是修行圈内的人
也要妥善解决这种问题,而不能置之度外。
我认为有些人在禅修中心反而生病--
有精神上的疾病或心胸狭小
多多少少和漠视这个问题有关。[6]P.73-74

佛法中真实的「定」不像石头那样坚硬,毫无感觉,
而是为了要灭除烦恼,
他处于
最高的清新舒畅清凉安定的状态--viammaniya,
是最适合觉悟、明了真理的,……
而不是那深入禅定的僵硬禅那的状态,
因为这类的定将不能观察到什么,
甚至心已经对禅悦粘缚着也无法察觉,
以致无法运用它来观慧,
这是一大障碍。[1]P.128

其实「定」译为如如不动的心也是对的,
但必须在如如不动的同时,
也具备了适合于工作的状态,
不是处在无所事事的寂静、如如不动中
而又什么都不作的状态。[1]P.82/150
所谓的定,
可另译为学习或训练控制心;
或学习如何处理与心有关的一切事物。[1]P.83

事实上,随缘的定力,使我们能够生存下去。
甚至在世尊眼前或其他地方,
依靠这自然定的方式
而证悟阿罗汉果的也不乏其人。[1]P.126
我们不需任何的禅那,不必入定,
仅要有适于工作的定之特质,便足以看清真相,
直到产生「如实知见」--觉悟一切世间的真理,
即是在很自然的情形下,
对世间或累积下来的顽固问题,
都能一一明白。[1]P.128

我以游玩的心只注视了一下子(按:小鱼食饭粒),
以后的数个夜晚,回想起小鱼儿时,
我仍然可以保持它们清晰的影像,
甚至可以把它们活动的影像任意放大或缩小,
我把这称为「小孩式的禅定」。[6]P.35

出入息观十六阶:
第一段:身观念处
调节呼吸即是调节身体,使心平静,
称为「身行定止」而达到「三摩地」(禅定)。
第一阶:学习观察长呼吸每一角度的一切详情,
如什么是长呼吸?发生时有什么感觉?
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和长呼吸混熟。
第二阶:观察(短)呼吸一切详情,在运气、感觉、及
对身体的影响等方面,与长呼吸做一番比较。
和短呼吸混熟。
两种呼吸反复运行,相互比较,结果便会洞识呼吸,
明了呼吸,知道呼吸的因,知道呼吸的果,
知道呼吸的影响力,必须如此认识呼吸。
第三阶:观察这两呼吸对身体的关系,称为「身行」。
肉体称为身,呼吸也称为身,两者不能分开,
必须知道两种身的一切,才可称为「知道一切身」。
第四阶:所谓「身行定止」,便是调节呼吸使其逐渐
的平息,身体也跟着逐渐静定,心因此也达到禅定。
──「跟走」
其法(秘诀或善,也即现代之所谓「技术」)便是在
运行长呼吸时,对它慎密监视,好像在跟随着他走一
样,知觉一直紧跟着气息上下奔走不离。
假定两个距(据)点,上方在于鼻端,下方在于肚脐,
这只是假定而已。
呼气进(吸)时气息从鼻端进入一直达到肚脐,以此为
终点别处不管。
呼气出(吐)时气息又从肚脐开始走出鼻端,
以气息上下奔走碰擦所得的感觉作(追)踪的目标。
气息走进时知觉也跟着从鼻端走到肚脐,
气息走出时知觉也跟着从肚脐走到鼻端。
假定有一条空管从鼻端通到肚脐,气息在这条空管里
来回奔走,知觉也紧跟着气息来回走,
这样设想久不会感到困倦。
如果知觉走失使用力呼吸,使容易觉察,必要时可以
大力呼吸已至发声,声随气加强感觉,即耳听到声音
而心观住于气息,这样双管齐下也是好的,
好在容易观察。
如果能修到知觉坚跟着气息不放,坚定不移,
不会走失,便算是完成了「跟走」的一阶。
──「守观」
知觉不再跟着气息上下奔走了,只坚守在一个适当的
地点观望。这个适当的地点就是鼻端或鼻门,知觉在
鼻门守观,气息走进鼻门时便立刻知道,但并不跟着
走,坐着观望而已。不过没有呼出之前,有一个停顿
时间必须提高警觉,以防知觉走失,呼气时也一样。
只在鼻门守观,应如守门人严坐执行。气息运行时,
粗也知其粗,细也知其细,进也知其进,出也知其出
,这便是守观。
──「取相」
守观的一阶练习纯熟了,便可继续修持观照相境。
以内眼观视鼻端,不故以前观察的是气息,现在心已
坚定了,在鼻端逐渐浮现出相境,代替气息的存在。
但这相境只是幻相而已,有的如珠球,有的如日月,
只要能够(凝聚形相用来做)观察,什么相体都可以,
而且这些相境随人而异。这些都是心造的幻境,并不
是实体,作用在于训练心的定力。
能够一直宁观着它不放,这叫「取相」。
──「似相」
运心变化所得相境,使它作种种需要的形体(变颜色、
缩小放大、移动远近),这叫作「似相」。
──初禅:寻、伺、喜、乐、一心境性
达到禅定的先决条件便是先要习熟「似相」,能变化
相境操纵自如,然后摄念定观在一个明晰的化相上,
这就是说我们的心已经锻炼到十分精纯,达到能够控
制自如的程度,可以开始提观禅地五种感觉:
寻:心观住(系)于所缘的感觉。
伺:心渗透于所缘。
喜:发生欢喜的感觉,有如做事成功时觉得十分满意
的情境一样,有的喜在心头,有的喜露于形色。
乐:因定静而感到安乐,心旷神怡。
一境性:心集中在一处,坚定不移,不动不摇。
观见「寻、伺、喜、乐、一境性」五种感觉,一齐而
生,表示心已经定止,达到初禅的境界。
如果达到这个初禅境界,便等于完成了「身行定止」
阶段,也即平息呼吸的最后目标。[4]P.85-91

第二段:受观念处
这里的「受」便是指禅定里的喜、乐感受而言。
第五阶:在每一呼吸上观察「喜」发生的情形,
熟识其面目,有如上段洞视呼吸的一切一样,
知道什么叫作「喜」?这状态如何?为什么会发生?
有什么威力?
喜受性粗,乐受性柔。当我们做事成功时,会欢喜
得肉跳,有时更会高呼踊跃,表现出各种激烈的举
动,这便是「喜」。
第六阶:喜极之后必生安乐。
必须抹开喜念,以便露出乐念。乐念比较温柔定静,
更加舒适,心旷神怡。这一阶便是观察这种乐受,
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间详细观察,直至纯熟洞识,
知道什么叫作乐?正如我们洞识长短呼吸一样。
第七阶:观受(受即是行,心的真正支配者;「心行」
;也即「喜」与「乐」)支配心的情境,
喜与乐对心的一切感受都要完全透视,
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间修行观察。
第八阶:抑制心行以达定止;消退心行的力量,
不令其自行支配于心。如乐受发生时,引起烦恼与
执着,我们便抑制其支配心的力量,思维乐乃属
无常,虚伪欺诈,不执着于它,乐念便会自然而退。
盖心的本性不喜欢虚伪欺诈,如果不思维观察,
便易受骗,但若明白那是烦恼与痛苦的祸源,
不受其支配,心行力量便会消退。[4]P.93-95

第三段:心观念处
直接修行御心。
第九阶:在每一呼吸之间观察心的现状:眼前的心正
处什么情形?喜或乐?贪或不贪?纷乱或静定?
污秽或清净?我们都要完全观透,
是非善恶好坏完全知道。
第十阶:控制心使其生极喜,处在喜悦中。
必须习到能控制自如,每一呼每一吸之间全心都
沈浸极喜的感觉中。
第十一阶:控制心使静定。心由极细(喜)转为静定,
不在喜悦了。必须学到想喜即喜想定即定。
第十二阶:在每一呼吸之间解放心脱离染着。
即令心清净,了无一物,解放一切杂念。[4]P.97

第四段:法观念处
乃观察法的演变。
第十三阶:在每一呼吸之间观察诸行(第一阶到
第十二阶)无常,直至适澈了悟为止。
这一阶是全部最紧要一阶,
如果不见无常便得不到道果。
第十四阶:在每一呼吸之间显明的观见贪欲消退,
观见脱离贪着。
观见无常的程度如何,离贪的程度也跟着那样。
离即是渐次消灭,贪即欲念。
第十五阶:在每一呼吸之间观见欲妄(烦恼与痛苦)尽灭。
第十六阶:在每一呼吸之间观见舍弃的情形。[4]P.97-100

合共四段,称为「四念处」。
如果「四念处」修持圆满,便能得灭苦之果,
同时「七觉支」也随着圆满。
所以修持十六阶出入息观,
等于修持「四念处」与「七觉支」(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中性)一样,
结果都能得到一切智与解脱。[4]P.100

最简单的修法:
同样以呼吸为基本,
第一阶:修心达到平定,用什么方法都可以。
第二阶:一直观无常。
第三阶:得离贪与熄灭等果道。[4]P.101

如果有时间与耐力,便修十六阶的一种。
如果没时间耐力,便只修三阶的简法。
在不然连三阶简法也不能修,
那只有修「觉知」两字,
时刻提醒警觉,
在想、言、行之前必须先揭起知觉,
比如要生气时,要打人时,
觉知在身便可平气。
有完全的知觉便不会冲动与疏忽。[4]P.104

出入息观修持法。
自始至终一直在呼吸上修行,
知觉与所缘及气息连结在一起,
故称为出入息观。
如果以身为主观,称为身观念处。
以心为主观,称为心观念处。
以法为主观,称为法观念处。[4]P.105


{返回 [南传]其它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情传千里(洒甘露比丘)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阿罗汉的足迹》:《三十七道品导引手册》
 禅悦——快乐呼吸16法(阿姜布拉姆)
 以七觉支,成觉悟者—修习七觉支的方法
 解脱心
 法语微言(阿姜敦)
 法性(罗睺罗法师)
 禅修法概说(缅甸本雅难陀尊者)
 让火山止熄(舍弃我禅师)
 南传的五十二心所法
 法住行者(悉达拉大长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七觉支——心灵品质的提升[栏目:黄国达居士]
 完美的配合[栏目:传喜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一二九六)[栏目:杂阿含经]
 中国还是“弥梨车”佛教观念中的“众生”与“民族”[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南海放光—陶士衡[栏目:文殊菩萨的故事]
 这是世界佛教历史的转折(本焕长老)[栏目: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