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为什么学佛 第七章 觉悟 1.佛的法身与化身
 
{返回 能弘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00

  第七章 觉悟

  佛言:“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

  佛无法用水洗去我们的罪过,也无法用手除掉我们的苦难,更不能把他安乐的证悟移植给我们。佛只能告诉我们解脱的方法,能不能觉悟,就看我们自己的了。

  1. 佛的法身与化身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出现在我们的阎浮提?

  因为我们的福报感应了佛出世,所以释迦牟尼佛在古印度出生,叫做应身佛,应身佛是三身佛之一。应身佛是应众生的福报而来,所以众生的福报尽的时候,佛陀就灭度了,佛法就隐没了,事实上真理没有来去。

  如来,什么叫如来?如来有两层意思。

  一层是无所从来,无所从去,不能用坐相立相去体会如来,所以《金刚经》说,如果说佛是坐是卧,那这个人不懂得佛,也不能见到真正的如来。因为如来不来不去,如来就是真如,真如就是空性,就是无相,无相哪有来去?所以如来有一层意思就是法身佛,法身佛无相,没有来去。

  当一个人临死的时候见到佛来接引,来接引的佛叫做化身佛,化身佛有来去。释迦牟尼佛在古印度示现成佛,这叫应身佛。应身佛也叫如来,是乘如实之道而来教化众生,这是如来的另外一层意思。应身佛是法身佛的化身,所以叫化身佛。

  法身无相,因为无相空性能化无量,所以阿弥陀佛无量分身,你在这里念佛,有一尊佛来接你,他在那里念佛,也有一尊佛去接他,宇宙的众生一时都在念佛都在往生,每一个众生面前都有一尊佛来。假如理解成佛只有一尊,那佛跑到你这里来,就跑不到他那里去了。因为法身无相,所以佛能够无量分身,人人面前有佛,叫千江有水千江月,天上有一个月亮,地上有千条江,每一条江里面都有一个月亮,可是天上的月亮从来就没有动。

  法身有如天上的月亮,分身、化身有如江里的月亮,所以众生都见到佛,可是佛没有来去,这就是法身跟化身的问题。

  《金刚经》说,不能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如果有人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有人说,我们不能以色见佛,那我们塑佛像,临终的人看见阿弥陀佛从西方极乐世界来接引,那不是相吗?不是色吗?我一直念阿弥陀佛,那不是音声吗?我也在求佛,那我不就变成邪道了?

  这样理解是不对的。因为《金刚经》上说的以色见和以音声求,指的是法身佛不能以色见,不能以音声求。法身的如来就是空性,没有来去相,没有色相,没有音声相,是无相的,无相当然不能以色见,不能以音声求。因为有色有音声,那都是相,要相空了才见如来,相不空就见不到真如。

  《金刚经》讲的如来指的是真如空性,是无相的法身。《金刚经》上讲的世尊就是指应身的佛释迦牟尼佛。我们临终所见到的佛,我们用音声来求佛,指的是化身佛,化身佛来接,法身佛没有动。

  有人说,既然佛不生不灭,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王宫入胎,在蓝毗尼花园无忧树下诞生,说法四十九年,活到了八十岁,然后在娑罗双树间进入大般涅槃去世,烧成了舍利,那不是生死相吗?你说不生不灭,佛为什么还有生死相?

  要知道,有来有去生死相是应身佛,是化身佛,法身是无相的,没有来去。那应身也是应众生的福报而来示现的,当众生的福报够了,佛就出世了,众生的福报尽了,佛就灭度了。那是应身,是化身,化身是有来去相,有生灭相的。

  但是,应身佛有来去相,实无来去,也无生灭,为什么?生灭就是空,生也是空,灭也是空,没有生也没有灭。因为佛已经证到了空性,实无生灭,生灭只是个相。所以见相如见佛,那就错过了佛,在生灭之中去悟无生灭,那就真见佛了。


{返回 能弘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为什么学佛 第七章 觉悟 2.学佛要学觉悟
下一篇:为什么学佛 第六章 供佛 5.实修普供养
 博大精深的佛教 新时代任重道远的光辉使命
 为什么学佛 第六章 供佛 2.如何打开心量
 箴言
 第二次闭关随笔 道场建设
 慎独
 为什么学佛 第五章 佛性 3.佛性本来具足
 为什么学佛 第一章 心 2.确实有却看不见的心
 为什么学佛 第一章 心 3.轮回的是心而非身体
 次第修行中五盖与五禅支
 生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圆满临终关怀 (道升居士整理)[栏目:临终关怀]
 佛教现代化[栏目:星云法师]
 圣者言教 第二课(十八)略述龙萨传承[栏目:圣者言教]
 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二十七节、第二十八节[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佛法,解决内心的方法》步入实修之道 五、佛教三乘如何同步修持[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第八章 第一节、第二节[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十重戒 第九‧瞋心不受悔戒[栏目:慧僧法师]
 相应61经 他处经[栏目:相应部 56.谛相应]
 世界佛学苑图书馆馆刊发刊词[栏目:太虚法师]
 佛学入门简要 初级课题 (十八) 十善业道[栏目:佛学入门简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