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认识智慧之次第
平常打坐时,不知不觉中会起现诸多纷繁之妄念,此乃意之习气所致,并非源于自己刻意思维。若随顺烦恼习气漂泊,则成堕入轮回之因;若不随顺烦恼习气漂泊,并运用不同方便加以调伏,方为趋向解脱之途。自宗成熟口诀法依据不同根机安立三个调心之次第:剖析调伏妄念、直视调伏妄念和安住调伏妄念。初步依有相止修法澄清粗大妄念;复依觅心法断绝实执性妄念,了知万物皆为空性;然了知一切皆为空性之能知者仍为妄念,断绝能知者需要依靠细直视调伏妄念和安住调伏妄念。
(一)剖析调伏妄念
根据凡夫分别心只能一心一用的妄念起现规律,采用善念消除恶念的方便,即为剖析调伏妄念。数数护持这样的善念,即为不离善所缘,此为有相止的修法。有相即“有所缘”之意,止(定)乃专一、无有散乱之意。禅修中有所缘之止,无论所缘是上师皈依境、空性、觉受、密咒、五方佛标志、呼吸或所谓平静之状态等等,凡心有所缘,皆为有相止范围。
1. 有相止之概述
华智仁波切于《三句精要本论注疏.宝藏库》中云: “障蔽心性本面,此时,直指见解亦难了悟,故首当澄清粗大妄念。”由此可见,心于散乱时,印证见解亦不可了悟,故应首先澄清粗大妄念,从有相止开始修持。
有相止非常重要,无论修学何宗何派法门,均以有相止作为修行之起点。如密宗宁玛派将禅定总分为“入定有相见”和“入定无相见”。欲获得入定有相见,需把心安住在所缘境(如莲师心咒或上师皈依境等)中。再如禅宗之参话头,亦须护持“念佛是谁”而生疑情。若无护持之对境,话头将无从安立。如同老者之手杖,若失手杖,人无所依,顿跌于地。自宗修持上师瑜伽,主要依皈依境为修行所缘之对境。
有人问:“禅定中观想皈依境与平常眼睛注视皈依境唐卡,二者皆呈现皈依境,后者是否为有相止?”然需了知,所谓的“止”,一定含有空分。有相止虽然是第六识的明了,但是明了中有空分。平时看到皈依境,如果知道是皈依境,但是尚未产生分析就是第六识,如果开始分析就是第七识。后者仅仅是六、七识而没有空分,所以不能称为“止”。
2. 有相止修法
按照大恩根本上师如意宝喇嘛仁波切《速得成就上师瑜伽》仪轨之“(五)祈请成就”,念诵莲师心咒:“嗡啊吽!班扎儿格热班玛思德吽(尽力诵)”。此乃修持有相止的契入点,初时以金刚诵的方式念诵莲师心咒,观想皈依境,并配合寂止,止观交修。随禅定力逐渐增上,心的本体逐渐赤裸之后,自然达到止观双运。
观想及念诵时,意识不可太紧,应松缓、专注、清晰而修持。若自心逐渐趋向平静状态时,即停止口诵,专缘于上师皈依境,于无有昏沉掉举中尽力安住。
如果观想过程中产生细微昏沉或掉举,即可依持风调整,以口缓缓呼气,顺势自然停住呼吸,等略有憋气的感觉时再以口缓慢吸气。整个过程尽量做到自然。若出现更严重的昏沉等,可先深吸气,屏住呼吸稍停片刻,再以口“哈”声呼出,这种方式一般连续不超过三次。倘若昏沉和掉举过于粗大,则复念诵心咒,观想皈依境而调整,待沉掉调整后自然安住……如是念诵莲师心咒,与寂止契合而修。
从有相止趋入无相止,其窍诀在于“自然”。所谓“自然”指的是:身体不紧不松,五根不外散、不内收,意识不昏沉、不掉举。于自然清明状态中,逐渐止息能缘与所缘之执,二取自然消融,于无有昏掉之清明中安住,即为契入清明无相止。
3. 修持有相止的注意事项
(1)念诵莲师心咒的要点
念诵莲师心咒一般以金刚诵为主,不急不躁,速度快慢适中。若太快则含糊不清,心不清明;太慢则易掺杂妄念,故速度快慢需调节适中。
若能念得字字明历,耳中清楚听到心咒之声音,自然远离沉掉。随着心渐趋向宁静而专注时,可放下念诵而观皈依境。倘若昏沉掉举极其严重,可稍提高声音念诵咒语。
(2)观想皈依境
① 皈依境的选择
有者问:“现实中有各种精美的佛像、唐卡,或者自己有多位上师示现不同形象,我到底应该如何选择皈依境?”
如何选择皈依境最终取决于自己的信心。一般尽量以皈依境作为所缘,因为从缘起的角度,皈依境的形象中往往具足诸多殊胜法之缘起,依此而修,未来可以获得诸多殊胜果实。
修学上师瑜伽,初行者对导师的信心若未达到与诸佛菩萨一如,观想皈依境时,形象是自己有信心的本尊,如阿弥陀佛、莲花生大师、金刚萨埵等,本体则为自己的大恩上师。
若具备上师即佛的信心,则可将上师皈依境作为观想对境。因上师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之总集,观想一位上师时,即总摄一切诸佛菩萨及上师,故不需逐一观想诸佛菩萨及自已依止的每一位上师。修行有相止初步选择与内心契合之境相作为皈依境,有助于内心生起敬信之力。一旦确定皈依境后,不宜数数改变所缘,应精勤观修一缘,易修成止力。否则虽以信心数数忆念上师,但因所缘境不停变化,修止不易成功。
有者问:“初步修行有相止时,眼前观想上师的法相总是不断变化,此时是否应该重新观想皈依境?”需知,所缘法相不断变化乃妄念漂泊、自心散乱之显现,故不应随之而转。一旦发现所缘境改变,应依剖析调伏妄念、持风等殊胜方便逐步调伏自心,重新缘于皈依境,如是止观交修方为正途。修止中切忌所缘境多变不定,否则心易散乱。
② 观皈依境的要求
观想皈依境的目的是调伏粗大妄念,令心清明专注。因此观想皈依境的距离、高低、大小并无定规,各人根据自己修行的自然状态观想即可。
生圆次第观想本尊要求达到“明(明了)、净(纯净)、稳(稳固)”,修持上师瑜伽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止观交修,以信心与上师相应而赤裸觉性,其中念诵心咒和观想皈依境是赤裸自性的方便,但并不强制初行者一开始就达到“明、净、稳”的标准,初步能将心专注于皈依境即可。
尚需了知,修持有相止观想上师皈依境时,仅清晰观想皈依境细至毫发仍未圆满,更为重要的是对大恩上师圆满、普遍的信心。诚如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如意宝喇嘛仁波切云:“观师为佛得佛之加持,观师为凡夫得凡夫之加持。”故修持上师瑜伽,信心乃为至要。
③观皈依境的方法
观皈依境时,应观想上师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自己面前, 如亲睹圣颜,犹如空中彩虹,显而无自性。
初步观想上师皈依境时,不易清晰地呈现上师之境相,此因修行时间过短,心尚在飘动之中,犹如浑浊(昏沉)、波动(掉举)的水面难以照出人影,此乃正常现象。是时切勿急躁,可尝试如下方法:
第一、平时可将上师皈依境(尽可能放大)置于自己面前,数数观修,内心挚诚祈祷,随信心增上,日久自然易观。往昔华智仁波切于上马的瞬间可以观想七百二十五位本尊,面貌与法器各异,毫发毕现。弟子问其何故?华智仁波切答曰:“此乃数数习得,亦为禅定增上之功德。”
第二、应以剖析调伏妄念护持正念。如依靠入座前行之发菩提心、共同外前行观想和念诵仪轨的依文明观等方便提升座上明分,在正行止观交修期间,念诵心咒务要做到金刚诵的要点(速度不快不慢,声音不高不低),安住时心中想着上师。如此修学日久,待心中粗大妄念逐渐平息,自然赤裸出心的清净分,此时容易观想出上师皈依境。
有者执著于通过短期修法即能观想出清晰的皈依境,而又因暂时难以做到而心生烦躁,如此反而更加观不清楚, 日久易退失信心,反成法障。故应理智、客观地面对自之根机及修法现状,勿急勿躁,以不松不紧、松坦、平和的心态循序渐进,如此日久功深,自然渐入佳境。切勿因观想不清晰而内心焦躁,甚至失去修法信心,亦勿因追求舒适感受而随顺自己的懒惰,不专注观修。
(3)初步依靠止观交修之必要性
有者疑惑:“有的宗派强调禅定中于某一环节(如祈请四灌顶)安住即可,妄念一起即结束禅定,为什么自宗强调止观交修?”需知,大圆满无上窍诀法针对不同根机, 总分为真实教授和方便教授。真实教授针对上等根机,直指心的本体,乃真正智慧到彼岸之见解,即“无修之大修”境界,故初修上师瑜伽即可达到止观双运。然末法时代利根者寥若晨星,多数修行者为次第根机,故应按照方便教授行持,即“止观交修”。如传承祖师堪布昂琼曰: “初行者以止观交修为佳;见解增上之上等根机弟子,当然最好止观双运。”因此,应根据自之根机,初步依靠止观交修;待见解增上、渐趋圆满之时,再进入止观双运。
4. 修持有相止之标准
依历代传承祖师教授之法规,修持有相止每日四座(每座二小时),至少需修二至三个月,达到专注所缘(上师皈依境),无有分别相续而住,内心清明,无昏沉、散乱,而自然趋入无相止。如《菩提道次第广论》曰:“所修妙三摩地具二殊胜:一心明显具明显分,二专注所缘无分别具安住分。”然因众生根机不同,修持时间长短不能一概而论。有者初修当下即超越有相止之境界,有者需修持数年方能达到以上等持。
需知,有相止非仅依闻思可得的境界,乃依修而得之见。其见量相当于四禅八定中之初禅,而圆满初禅即具了知前后百年之事等功德!故圆满有相止绝非易事。
下乘派修法需圆满下层禅定方可进入上层禅定,而密法由于具备殊胜方便故,无需等待下层禅定圆满便可进入上层禅定。下乘修法如同普通之鸟,出生后尚需母亲的养育,待羽翼逐渐丰满之后才能飞翔;而密法则如大鹏金翅鸟,一切能力皆于蛋卵中圆满,一旦破壳而出,即可展翅飞翔。故依密法修行,虽暂时不呈现如下乘次第禅定之功德,然于证悟见解时,一切神通、神变等功德皆于刹那中圆满,此乃密宗上师瑜伽之殊胜处。
(二)直视调伏妄念
从有相止趋入无相止之时,粗大能所二取自然消融,即为无相止。无相止分为偏正两种境界:迷惑无相止和清明无相止。迷惑无相止非为我等欲求解脱者所追求之境界, 后续将在“八识辨别”中详细论述。
此中阐释直视调伏妄念。直视调伏妄念分为粗直视调伏妄念(觅心法)和细直视调伏妄念。
1. 粗直视调伏妄念
(1)修持的重要性
修持粗直视调伏妄念(觅心法)的目的在于达到缘起性空之见解。虽然觅心法需要依靠意念造作而成办解脱,但他是成办解脱唯一不可缺少之方便,如同房屋的柱梁能支撑一切,若柱梁一旦垮掉,整座房子也会顷刻倒塌。对于欲求解脱的弟子而言,不通过觅心法的修持,很难树立究竟见解。
通过修持觅心法,不仅可令修行者证悟到缘起性空之见解,而且以此观想能断绝实执性的概念,力量非常强大。
因此,觅心法要讲到证悟菩提间,修行也要修到证悟菩提间。
(2)修持的要点
觅心法分为外观和内观。
① 外观
觅心法外观分为两种。
第一种按照中观讲解,以无分微尘、无时分刹那等方式破除对一切外境的执著。即观察外境山河大地从粗到细, 直至无分微尘和无时分刹那都无法安立,如是树立缘起性空之见,分自空见和他空见。
第二种按照成熟口诀法只观察外境从何处来?究竟到何处去?不破斥外境显现,直接树立缘起性空之见。下面详细讲解成熟口诀法之外观修法。
第一、观修外境从哪里来:比如几十年前亚青是一片荒地,没有房子。那么眼前的房子从哪里来呢?是用木头和石头等很多材料搭建的。那么木头是哪里来的?是山上砍下来的。山上的树是哪里来的?是种子生根发芽,一点点长大的。那么种子是从哪里来的?……如是一步步观修。
第二、观修外境到哪里去:这座房子将来会怎么样?随着日晒雨淋,房子会一点点破败,逐步垮塌,最后连残垣断壁也踪影全无……
如是反复观察即可得知眼前看得见的一切万物是真实还是虚幻的?犹如梦中的情景,在梦中也显得如此真实,而醒后梦中的一切又何处可寻呢?由此可知,梦中的一切无非虚妄,而现实生活中山河大地等所有显现亦复如此,本身为幻化。
以如是起心动念之方式长时间反复观修串习,能初步认识到一切万物本性为空性,显现为虚幻。如是伺察意之见解虽非究竟大圆满之见,然此乃次第修行者成办解脱必须之过程,依此方便,方可趋入究竟佛果。比如在外境起现一个烦恼对境时,当下就能认识到空性,而不需要生起第二念——“烦恼是空性,我要对治烦恼”等等。诚如堪布昂琼于《白玛列斋扎赐予昂旺嘉参之教授》中曰:“复次,寻觅自心生住灭之际,不宜观待于外,当直截断离自之执著之心,如以一异大缘起之智慧而观察,了知胜义中本无自心之生住灭三者,于世俗不观察分析时则如实而现。故为证得显空双运之见,尚未断除微细实执之前,当以种种善巧智慧再三思择。” 需知,在眼前能够看到境相的前提之下,不能诽谤一切显现“像虚空一样,什么都没有”,我们修法的目的不是为了舍弃一切,而是为了断除对外境及内心的执著。若能了悟空性,即已懂得生活之本性,以此面对生活,生活不再束缚自己的内心,即便置身梦境,也不会为梦中的得失沉浮而喜怒哀乐。如同在海边堆砌沙堡,孩子会因为海浪冲垮沙堡而难过不已,而成人已经了知此中道理,则不会随着伤感。
由此可见,修行者并非如世人所误解般,必定离群索居、念经打坐、不问世事。真正了悟空性者可以坦然面对现实生活,且不为生活所束缚。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亦为开悟者,修行不误朝政,并且把国家管理得比凡夫国王还要好。
② 内观
心乃起现一切万法之根源,修持觅心法的目的在于断绝漂泊不定的分别心念。很多人虽然口头说找不到心,但是由于宿世习气沉重的缘故,潜意识中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心。比如,有人常说:“我心想、我感觉某位导师功德很大、我感觉某人对我不好”等等……而这种心的执著就是漂泊轮回之根本。
内观分为能、所两个方面,若细致观修需要从六个方面入手:所来的心、所住的心、所去的心、能来的心、能住的心、能去的心。然诚如《旧译持明传承耳传窍诀瀑流.亲授秘密引导法胜乘狮吼妙音》中曰:“识一滴水乃湿性, 则知一切水即湿性。同理,若识一心之自性,则知一切法之实相,故应慎观心有无来、住、去矣!”心虽可呈现不同识聚,然其根源为一。故若能认识到一个心,就能认识到一切心,因此要在“能观的心从哪里来”上多下功夫, 其他自然通达。
内观之步骤
第一、观心由外境而生还是从五蕴中生? 若由外境而生,比如我们看见一朵花的时候,这个心是否从花而生?若从花而生,花分为花瓣、花蕊、花茎、花叶、花根,到底从哪里而生?若要是从花瓣而生,那么花瓣从哪里来的……如是分析下去,就能认识到花是虚幻的,如是虚幻之中哪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心呢?因此,观察心由地水火风空五大何处而生?如是即知外境虚幻不实, 由此可知心非从外境而生。
若心由五蕴而生,身之五根、四肢、手足、二万一千根发、五百块肌肉、三十颗牙、二十根指/趾、三百六十块骨骼、五脏六腑、内脏及九孔、血液黄水、外皮肤等等, 到底心从哪里来的呢?比如身蕴,身是由肉、血、骨等组成。我们从一块块肉、一滴滴血、一截截骨骼中寻找,心在哪里呢?如今很多人觉得心可能是从心脏而来,那么心脏是由心肌、血管等等构成,当细致分析的时候,这个心到底又在何处呢?也有人说大脑主宰一切,那么大脑中有心吗?若大脑中有心,到底在哪里?其形状、颜色、大小为何……
如是上至发尖、下至足趾,当观心从何而生?比如说当我们感觉到手指痛的时候,好像手指上就有心,但如果这个手指不痛了,另一个手指开始痛,好像心又跑到另一个手指上,那么到底心在什么地方?其实,这只是一种感觉,而不是真正的、实质性的心哪!因此,在尚未通达五蕴无实有之前,仍需精勤观修。
第二、观能观之心是否存在?
通过以上观修,我们知道所观察之心不可得,那么能观察者是否存在呢?此乃觅心法的真正要点。如堪布昂琼于《白玛列斋扎赐予昂旺嘉参之教授》中曰:“《声应成根本续》云:‘认识本体净空性,认识自性呈无念,认识广大体性故,断除三界之根本。’所谓认识本体,即于寻觅自心生住灭三者之际,不宜向外观待,应以大缘起智慧遮破自之能知之心,而于无自性之见心生定解,以此断除实执之遍计无明。对此宜作细致观察为要。”如今有者将能知的心搁置一旁,树立一个所观的心不存在,如是对于破除自心的执著无有意义。如同说兔子头上没有角(兔子本来就不长角)般虚妄。
如果知道所观的心不存在,那么知道所观的心不存在的这个“能知者”(能观的心)到底有还是没有?若有, 有没有颜色?是红色的、白色的、黄色的、绿色的还是蓝色的?有没有形状?比如说是方形的、圆形的、长方形的、正方形的等等……;若没有,知道“没有”的念又从何而生?如果能知道“没有”的心也没有,那么知道没有“能知道没有的心”又从何而生?如是反复观想下去,能观的心无穷无尽。如果说此乃空性,然而能知道“空性” 的还在起作用……有人仅仅口头安立“心是没有的、无色、无形、无相的……”若心如虚空般的单空,那么我们从今往后,再也不会起心动念了。往昔有位弟子向导师汇报觅心法见解:“没有心。”导师问:“难道死了不成? 因为你说话时心还在起作用,现在又说没有,难道你的心死了?”如是,若未具备真正见解,则极易堕入“断”、“常”两边,此乃外道教见解,而非内道教之见,故非修持觅心法应该得到的见解。
那么,觅心法的答案到底是什么?说有,没有形状颜色大小;说没有,又不是一种单空。到底是有还是无呢? 由此可见,如果仅仅依靠造作观想无法断绝一切心之根源,必须契合寂止。如是止观交修,可以具备两种功德——通过观想能通达理论,通过寂止能认识自性。上师如意宝开示云:“观能提升明分,止能赤裸觉性。”长时间反复串习觅心法者会在观修过程中进入心非常疲惫、再也无法往下分析的状态,如是契合寂止而修,长时间串习,能自然断绝“常、断”两边而进入禅定:虽为空性然能了知一切,明了的当下亦为空性——如是明空不二之见即为缘起性空。这就是修行觅心法得到的答案。
修行者需要经过反复止观交修,方可进入明空不二之禅定状态。如是起心动念虽非觅心法之究竟见解,然却为次第修行之方便。否则,若见解不能顿时达到究竟,又未解行道次第之理趣而一味排斥行道之过程,修行必然蹉跎不前、徒增烦恼。
有者反复观想觉得心很累,于是将觅心法的观想搁置一旁,以意念造作一个禅定境界。需知觅心法乃依修所生之见解,非词句掩盖的伺察意之见。的确,反复观修心会感到很累,然而,调伏内心等一切善法都是苦行,若随顺自己的放逸和懒惰,那么由无始以来无数劫行持善法而获得的值遇具德上师和殊胜妙法之福报,皆会消尽,未来等待自己的唯有无尽的痛苦轮回。
(3)修持的时机
一般来说,次第修行者保证每日至少一座,精进修持上师瑜伽一年以上者可以修持觅心法。
觅心法作为调伏自心之殊胜方便,应该何时应用呢? 是否一座中需要持续不断地修持觅心法?非也。何时运用觅心法根据妄念起现的程度来定夺:即烦恼粗大时,运用剖析调伏妄念;烦恼相对细致一些的时候,可以运用觅心法或持风;烦恼更细微时,可以运用细直视调伏妄念乃至安住调伏妄念。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见本论“善巧运用”章节。
(4)修持的标准
如前所述,观修觅心法自然趋入明空不二的禅定境界即为觅心法之见解。按照龙钦传承之法规,外观与内观分别需要修持一个月。然需了知,如是见解分为了知、觉受和证悟。故行者不能仅仅浅尝即止,仍需长时间精进修持, 数数串习、反复观修。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如意宝喇嘛仁波切示现修习觅心法达六年之久,原因就在此上。华智仁波切于《屠夫真言》中曰:“直视瞬间融空性,故勿多观之时也。”若能于观心的当下落入空性,如到金洲不得土石般,而不需依次第观修逐步趋入禅定见解,更非以意念造作安立明空不二,此时则不需要修持觅心法。若未达到如是见量,仅仅口头空言“心无来住去”,见解的力量无法当下调伏烦恼,则需要继续修持觅心法。此时如果将觅心法和剖析调伏妄念搁置一旁,以细直视调伏妄念和安住调伏妄念作为调顺烦恼的重点,如此修法便属高攀。
传承祖师昌根阿瑞仁波切复次教诫:“觅心法的力量何时与心相续契合,方臻究竟。”可见,觅心法的力量纳入心相续之前,绝不能轻视此法。那么,觅心法的力量纳入心相续的标准是什么?就是起现贪嗔痴烦恼对境之时, 当下认识到一切皆为虚幻,故能于烦恼起现的当下调伏。
当我们修持觅心法,如实证悟四空双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见解之时,即证悟本体为空性、显现为虚幻,那时无论我们面对任何对境,内心都不会有丝毫恐惧、痛苦和烦恼,与家人、道友之间,亦定会恒时和睦相处。
2. 细直视调伏妄念
成熟口诀法中,细直视调伏妄念即缘起性空,乃四空双运之见解。其中分了知、觉受和证悟三种。了知是通过闻思获得对缘起性空的理解,但心相续中并没有实际的体验。觉受是通过觅心法的修持,达到“直视瞬间融空性”,自然趋入缘起性空之见解。若能达到觉受缘起性空之见,则能在临终后三天之内成办解脱——即生成就,而非仅往生化身极乐刹土(须再修五百年方能成就)。由此可见,觉受缘起性空之见已经非常高了。若圆满证悟缘起性空之见即为证悟佛果。
细直视调伏妄念最易与妄念之规律相混淆,需要细致辨别。我们不妨将此过程分为前念、后念以及两个妄念之间共三个阶段:
【妄念之规律】
【缘起性空之见解】
此中大体归纳为三种误区:
第一、如今很多行者将第一念认识到妄念,第二刹那将心安住在平静状态,妄念自地消失,而后一个妄念没有产生,此中的状态作为究竟见解。需知,将“心”安住在“平静状态”,内心明了,感觉达到“明空不二”、“便智双运”,其实内心仍然有所执受,而“平静状态”为细微的所缘境,故此时的禅定仍属于有相定范畴。大圆满无上窍诀法之精华乃四空双运之见解,若断绝色法之后再树立空性,则非究竟。
第二、前一个妄念消失,后一个妄念没有产生之前,中间的无念状态有极细微的明了,将此安立为本性。然细致观待,若为本性,因何会起现未来的妄念?故此乃第八识阿赖耶识或第五识前五根识,仍处于迷惑状态。无论中间无念状态有多长时间,纷繁心念相续不断原本就是妄念之规律,对于追求解脱者而言,修与不修无有区别。
第三、有者由于高攀和懒惰之故,将剖析调伏妄念和粗直视调伏妄念搁置一旁,觉得妄念生起时认识到妄念, 将心安住在平静状态,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即为见解,并将前念消失安立为禅定的功德。殊不知,妄念生灭之规律法尔如是。比如,第一念是嗔心,第二念生起贪心,贪心生起的当下,嗔心已经消失,难道是因为贪心的力量而消尽嗔心吗?当然不是。故华智仁波切于《三句精要本论注疏.宝藏库》中曰:“仅知妄念起住,于庸俗诳惑者无异。”故于初学者而言,若修行处于意识转为道用阶段,勿高攀智慧转为道用的见解。
然此妄念之规律有时亦以方便的形式加以印证。十七部续之一——《金刚萨埵续》中针对二十一种根机有二十一种印证,此乃接引下等根机趋入上等修法之方便印证,非为真实本觉。如同对于第一次到亚青的弟子来说,直接告诉他需要五天时间,可能令其畏难退缩。故以善巧方式告诉他先走两天,就快到了;再走两天,已经很接近目标了;再走一天,胜利就在眼前……如是而护持、引导。但对于修行大圆满的弟子而言,绝不能混淆方便印证与真实见解。
诚然,细直视调伏妄念前面的过程与妄念之规律相似, 也是起现、认识妄念后,妄念自地消失。其区别在于,细直视调伏妄念中,妄念消失,直接趋入缘起性空之见解。
如是于清明无缘禅定中,松坦自然安住,且未遮止一切外境,眼能见一切境相,耳能闻一切声音,能观之心与所缘之境自然融为一体,当下悟入空性,此乃出世间禅定,修行之正途。
此外,细直视调伏妄念与妄念之规律还可凭借二者所呈现的功德来辨别:从凡夫的有念、无念,世间禅定、出世间胜观,乃至大圆满究竟果实,都在明了之中树立。而细直视调伏妄念与妄念之规律明了表面相似,然功德迥异。
前者缘起性空之明了具有消尽一切烦恼之功德,虽然见解尚未圆满,然信心、慈悲心逐渐增上;而妄念之规律无有调伏烦恼之功德,故信心和慈悲心未能增上。
需知,缘起性空乃无所缘之境界,非为意念造作之见, 证悟如是见解并非易事。倘若以意念造作将眼前看得见、耳旁听得清安立为四空双运,绝非禅定中获得的不被他夺之定解,纵如何修持,亦不得其门而入,反成修法之障碍,故仍需要时间、精进和信心,于自然状态中趋入禅定为妙。
(三)安住调伏妄念
四大解脱中,显现解脱和自我解脱虽然尚需过程,但获得的见解与本来解脱没有丝毫之差异,只是在获得见解的时间之上有长短之分。故显现解脱、自我解脱和本来解脱皆属于安住调伏妄念,此乃真正大圆满之精华。但于次第根机者而言,暂时很难做到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