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光明之旅 第一章 痛苦与解脱 二、认识痛苦
 
{返回 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92

  二、认识痛苦

  学佛的人先要从自身来认识痛苦,只有认识到生命痛苦的本质才会去寻求解脱,这种透过理性分析而生起定解的出离心才会稳定。如果轮回中能找到安全圆满的地方,一直呆下去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寻求解脱,正因为整个六道轮回中找不到任何永恒安乐的地方,到处都充满了痛苦,所以才有修行佛法的必要。

  佛法中所讲的痛苦不仅仅是指那些明显的、切身的、容易认出来的痛苦,还包括以“我执6”的各种方式展现出来的痛苦。佛法把痛苦分为三种:苦苦、坏苦、行苦。“苦苦”即身体上或心理上显而易见的痛苦体验。“坏苦”是指乐境消失时的痛苦体验。“行苦”是由于虚幻无常、迁流不息的事实导致抓不住的痛苦体验。

  “诸行无常、有漏7皆苦、诸法无我、涅槃8寂静”这四个真谛是判断一个法是不是佛陀正法的标准,因此被称为“四法印”,就像检验法是正还是邪的印章一样。其中“有漏皆苦”就是讲苦,由于众生的心识执著五蕴,生起贪嗔等各种烦恼而造作种种善恶业,由业而幻现六道境相,五蕴是苦苦、坏苦、行苦的依托处,一切痛苦都是由五蕴所感受的,而五蕴是有漏的法,所以说“有漏皆苦”;万事万物分分秒秒都在成、住、坏、灭的变化之中,但由于众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希望生活在永恒真实的世界里,执著真实的我以及真实的外境,众生所希望的坚固真实的永恒与无常变迁、如幻的事实不符,必然产生抓不住的“苦”;众生内心的“贪心、嗔恨、愚痴、嫉妒、傲慢、不正见”不断地为自他制造焦虑、忧伤、恐怖、悲哀等负面情绪,使我们成为愚痴的囚犯,使我们一直流转在“苦苦、坏苦、行苦”的三苦苦海中,毫无自主地随业流转于后世异处,无法解脱。总之,众生无论投生于六道轮回中的任何一个地方,都离不开痛苦的本质,超不出痛苦的范围,就像一个关在监狱里的人永远都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如同佛经中所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透彻认识轮回的痛苦是走上解脱道的入门基础,不管是小乘还是大乘修行人都必须先透彻认识到存在于自身的种种不可靠,从自己的身上来认识痛苦,再进一步认识到整个六道轮回的痛苦,这样才能生起寻求解脱痛苦的真切渴望。如果没有认识到生命痛苦、无常、充满缺陷的本质,对自己流转六道轮回根本就生不起厌离心,反而觉得人间的日子还不错,拼命追求世间的圆满,舍不得离开,那就永远不可能从六道中脱离了。


{返回 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光明之旅 第一章 痛苦与解脱 三、寻求解脱
下一篇:光明之旅 第一章 痛苦与解脱 一、因果轮回的概念
 光明之旅 第二章 纯正的出离心 一、何谓纯正的出离心
 光明之旅 第二章 纯正的出离心 二、四出离心修法(四)轮回痛苦-人间的..
 13、所知障
 光明之旅 第五章 依止上师 二、谨慎选择上师
 光明之旅 第三章 殊胜的菩提心 七、让二菩提心融入生活
 光明之旅 第五章 依止上师 四、如何依止上师
 光明之旅 第三章 殊胜的菩提心 一、大乘佛法的根本——菩提心(三)远离..
 15、十不善业
 光明之旅 第二章 纯正的出离心 二、四出离心修法(四)轮回痛苦-饿鬼的..
 3、阿赖耶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286.问曰:若弟子得陀罗尼,师无陀罗尼,何以为师?[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怎样发心修行 4[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感受的起因[栏目:印度内观研究所]
 放生鲤鱼运送[栏目:放生指南]
 只有诚心才能感化人心[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极乐之光 佛法应知 ~ 佛的四无所畏[栏目:极乐之光]
 152.数语化凶为吉 Changing misfortune to auspiciousness w..[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因是子静坐卫生实验谈 第三章 静坐与生理的关系[栏目:蒋维乔居士]
 何谓「三不坚」「三心」「三福」[栏目:宽运法师]
 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中的禅学思想(伍先林)[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