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光明之旅 第一章 痛苦与解脱 二、认识痛苦
 
{返回 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73

  二、认识痛苦

  学佛的人先要从自身来认识痛苦,只有认识到生命痛苦的本质才会去寻求解脱,这种透过理性分析而生起定解的出离心才会稳定。如果轮回中能找到安全圆满的地方,一直呆下去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寻求解脱,正因为整个六道轮回中找不到任何永恒安乐的地方,到处都充满了痛苦,所以才有修行佛法的必要。

  佛法中所讲的痛苦不仅仅是指那些明显的、切身的、容易认出来的痛苦,还包括以“我执6”的各种方式展现出来的痛苦。佛法把痛苦分为三种:苦苦、坏苦、行苦。“苦苦”即身体上或心理上显而易见的痛苦体验。“坏苦”是指乐境消失时的痛苦体验。“行苦”是由于虚幻无常、迁流不息的事实导致抓不住的痛苦体验。

  “诸行无常、有漏7皆苦、诸法无我、涅槃8寂静”这四个真谛是判断一个法是不是佛陀正法的标准,因此被称为“四法印”,就像检验法是正还是邪的印章一样。其中“有漏皆苦”就是讲苦,由于众生的心识执著五蕴,生起贪嗔等各种烦恼而造作种种善恶业,由业而幻现六道境相,五蕴是苦苦、坏苦、行苦的依托处,一切痛苦都是由五蕴所感受的,而五蕴是有漏的法,所以说“有漏皆苦”;万事万物分分秒秒都在成、住、坏、灭的变化之中,但由于众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希望生活在永恒真实的世界里,执著真实的我以及真实的外境,众生所希望的坚固真实的永恒与无常变迁、如幻的事实不符,必然产生抓不住的“苦”;众生内心的“贪心、嗔恨、愚痴、嫉妒、傲慢、不正见”不断地为自他制造焦虑、忧伤、恐怖、悲哀等负面情绪,使我们成为愚痴的囚犯,使我们一直流转在“苦苦、坏苦、行苦”的三苦苦海中,毫无自主地随业流转于后世异处,无法解脱。总之,众生无论投生于六道轮回中的任何一个地方,都离不开痛苦的本质,超不出痛苦的范围,就像一个关在监狱里的人永远都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如同佛经中所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透彻认识轮回的痛苦是走上解脱道的入门基础,不管是小乘还是大乘修行人都必须先透彻认识到存在于自身的种种不可靠,从自己的身上来认识痛苦,再进一步认识到整个六道轮回的痛苦,这样才能生起寻求解脱痛苦的真切渴望。如果没有认识到生命痛苦、无常、充满缺陷的本质,对自己流转六道轮回根本就生不起厌离心,反而觉得人间的日子还不错,拼命追求世间的圆满,舍不得离开,那就永远不可能从六道中脱离了。


{返回 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光明之旅 第一章 痛苦与解脱 三、寻求解脱
下一篇:光明之旅 第一章 痛苦与解脱 一、因果轮回的概念
 22、末法时期
 21、大乘捷径道
 光明之旅 第六章 上师相应法 六、内在自性上师(二)禅修过程中常见的几..
 18、外三乘
 光明之旅 第六章 上师相应法 五、正修上师瑜伽
 20、密三乘
 36、十八地狱
 光明之旅 第二章 纯正的出离心 二、四出离心修法(四)轮回痛苦-饿鬼的..
 光明之旅 第三章 殊胜的菩提心 七、让二菩提心融入生活
 光明之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师父我最近打坐,座中心情烦躁,内心翻腾得厉害,就让世间的欲望拖着走,这样心里反而好受点。[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文殊菩萨名之略解[栏目:文殊菩萨专题文集]
 任重道远——二〇〇八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释传信 沙弥尼)[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前行讲记 第一百八十二讲 普贤上师言教-皈依-皈依之分类-依动机分-皈依之方法[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苦”字[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九)~D 1084经、1085经:本经叙述人生短促,当修习善法。[栏目:界定法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四七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如来藏唯识体系(李亮)[栏目:如来藏思想研究]
 心、慧解脱篇 七、结语[栏目: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栏目:在闹市中修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