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净土的奥藏、秘髓,我们了解多少?
 
{返回 大安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00

《佛说阿弥陀佛经》这部经典的义理境界,传达的信息,我们总觉得有隔膜,好像水和油的关系一样,很难入心。因此我们的历代的祖师大德就不断的给这部经典进行注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各个层面加以诠释,把如来的真实义,特别是在这部经所传达的净土的奥藏、秘髓,给他揭示出来。《佛说阿弥陀经》是一部净土宗非常重要的经典。这部经大家都很熟悉了,每天都在念,甚至可以说能背诵,倒背如流,可是我们到底对这部经的义理有多少了解呢?

《法华经》告诉我们,在无量尘点劫又尘点劫以前,释迦牟尼佛是早已实成的一尊古佛,由大悲愿力故,不断的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八相成道,教化我等众生。

昙鸾大师一生有很多神奇的故事。他思惟得长生不老之术之后再来注解佛经,弘扬佛法。于是南下去找陶弘景,得“仙经”十卷。这时他去见菩提流支三藏法师。菩提流支跟他传授《观经》。他一听就相信了,觉得按净土法门修行离开轮回三界得无量寿是最究竟圆满之法。毅然把他“仙经”焚烧,专修净土一法。

讲经,按照祖师讲经的格式,对这部经典的大概意思作个介绍。古德用天台的五重玄义,或用华严的十门开启,来对经典要意作个介绍,为讲正文作铺垫,加深理解。天台的五重玄义从五方面来诠释玄妙的、理趣所归的地方。这五重玄义是:第一释名,第二辨体,第三明宗,第四明力用,第五教相,这是判教。

这一生我们好不容易得人身,能听闻到释迦牟尼佛大悲心来宣说的《阿弥陀经》,那真是百千万劫难以相逢的一个时机。

《一函遍复》的注:“语虽拙朴,义本佛经,若肯依行,其利无穷”。 印祖精通大藏经,文钞里的文句,写作手法,揉合着大乘经典,儒家文化,祖师的原则立场,透过他的领会,融为一体,再这么称性地写出来。文钞里的语言经得起考验,依照义理行持,可得现世吉祥,临终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其利无穷”。

佛的一代时教有种种的讲经说法的手法,有的是深法作浅法讲,有的是广法作略法讲。《佛说阿弥陀经》在佛的一代时教里面正体现了甚深之法作浅法来讲的一个特点。


{返回 大安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何为六即佛?
下一篇:念佛为何?
 熏习净业
 万修万人去
 念佛如何一心不乱?
 佛来到这个世间为什么要宣说净土法门?
 净业三福的宗趣是什么呢?
 八万四千法门
 我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就邪念顿生,为什么?
 无有众苦 但受极乐
 最高境界
 止息妄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自己非常非常难受,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悲魔?[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了知邪见树正见[栏目:传喜法师]
 往生极乐世界就能了脱生死无量寿吗?[栏目:理净法师·问答集锦]
 佛教哲学简论(徐文明)[栏目:佛教与哲学]
 释迦牟尼传教的地方主要有哪些?[栏目: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悠悠人生路[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第十三章 持戒波罗蜜多[栏目:冈波巴大师]
 第一一四 应习不应习经[栏目:第三篇 后分五十经篇]
 第七品 阿拉汉品[栏目:南传法句经故事集]
 每天睡前练习临终一念的功夫[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