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心得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90

  学佛心得

  大一班:觉旭

  有这样一个故事,把一只青蛙放在一个有水的锅里,下面用慢火加热,那么这只青蛙,它就会感觉到越来越舒服,当它感觉到烫的时候,想要跳出来,已经来不及了,全身已经没了力气。

  这就好比世间人耽着五欲之乐亦复如是。如果把一青蛙放到一个已经烧开了水的锅里,那么这只青蛙就会纵身一跃而出,那就好比菩萨观五欲如火坑,急求出离。在生活中也是一样,安逸的环境很容易让人迷失。相反,假如灾难降临时或者生病的时候,人们会有一种强烈的出离心。

  现在的物质条件很充足、很丰富,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缺乏的是一种道德精神文化的载承,这种现象导致人的心灵极度的空虚、浮躁。向外追求刺激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样给社会造成了很多可怕的不良影响,精神道德文化应该从小孩子开始培养,如果一旦纯净的心灵遭到污染,那么再想回归清净的本来面目,是非常困难的。除非能遇到善知识,圣贤文化在中国已经中断了一百多年,在过去的一百年前,小孩子从小就接受圣贤四书五经的教育,把做人明理作为教育理念,试看现在的教育,把追求名利做为教育理念,如要拯救社会,国家的政策、福利。待遇再好,也满足不了人们无止境的贪欲。礼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为什么把圣贤文化放弃,而去学习那些没有任何意义的学问呢?假如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圣贤的道德素质文化修养,那么社会怎么会不和谐?传承和弘扬圣贤文化才能拯救国家的命运,这是我们每个佛弟子的责任和使命。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做出贡献!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缘生则聚,缘尽则散
下一篇:开启慧眼见真相
 谈谈出离心
 恭敬僧宝的意义
 学而优则“佛”
 我的生活观
 出家人更懂的爱
 放下执著,得到安详
 风·雨·禅
 人生究竟为什么
 有些人 有些事
 心地之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3集[栏目: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淤泥中绽放清净之莲(宣化上人)[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速得成就上师瑜伽》导修[栏目:上师瑜伽·如何修持]
 十六届:禅修指导 三(明海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8 仙叹的故事[栏目:佛经民间故事]
 基因即业力[栏目:佛网文摘]
 一天的修行[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微教言]
 三乘佛法指要 第一篇 前行法(前方便)第二章 皈依处 第一节 佛[栏目:卡卢仁波切]
 眼见为实?[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杂阿含经卷第八(二一五)[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