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课(九)万法摄一的必要性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14

圣者言教 第十课(九)万法摄一的必要性

  佛法传承到今日,主要有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等几种。如缅甸泰国等地区主要是以南传小乘佛教为主,汉地自隋唐以后大乘佛法开始兴盛。如唯识宗、天台宗,净土宗以及禅宗等都称之为大乘教法,并且各自的宗门传承中也会讲解如何修法。比如天台宗讲解如何修学禅定,净土宗讲解如何念佛等等。藏传佛教就更不用说了,密宗有红教、黄教等诸多教派。仅仅红教之中,由于我等导师莲花生大士所化伏藏师众多之故,各式各样的传承也非常多。即便是修学红教的信众,彼此的修法可能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传讲过程中就会出现,这位导师要求弟子这样做,那位导师要求弟子那样做的情况。

  例如诸多小乘佛教的高僧大德会告诫后一代弟子,小乘佛法是成办解脱之方便道,这样的说法正确么?当然正确。大乘净土宗的传承导师告诫信众,唯独念佛方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的说法也正确么?当然也是正确的。密宗的祖师说密法为一切乘法之顶点,因此迅速成办解脱只能靠密宗。当然,这样的说法也是对的。既然所有的说法都正确,那自己该如何去抉择修学?因为所有的传承教法都去学一遍,可没有这么多时间啊。我想,对佛法不太了解的信众,难免在内心当中形成这种迷惑。

  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说过:“教法乘次无量,入乘之门众多,演说之词聚亦广大。然若未能修持真实义之精华,则无实义可谈。”因此虽然教法传承众多,但我们在实际修持过程中,应该要懂得将所有传承都集中到一个点当中去修学。这样一来,你所修学的法既是小乘教法,又是大乘教法,也是密乘教法,就不必担心自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修学各种方便道了。

  有一些信众喜欢与不同的教法去结缘。比如去往高原地方供养某位导师,导师就会将经书放在他的头上,噼里啪啦地念一段经文,这位信众认为这就是与这位导师结缘了,然后又跑向下一位导师处。这样跑来跑去的结缘有功德吗?当然,因果是无欺的,功德自然是有的。但很多人认为,修学也应该这样,这个传承修两天,另个传承也修两天。我想,这样的修学方式,一两天你可能还能熬得过去,但是长时间下去,可能内心就会产生很多烦恼。因为人终究会老,年轻的时候可以到处乱跑,到了老年的时候,腿脚乏力走不动了,该怎么办呢?难道要断传承吗。因此产生这样的见解都是由于对法不理解的缘故所致。

  要记住,传承虽然有很多种,但现前我们要做的是,在实修的过程当中,尽可能把一切法都集中到一个点当中去做。例如我们闻思的时候既要懂得散也要学会收。从散的角度而言,我们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当中讲解见修行果。比如讲解小乘教法的时候,我们可以站在小乘的立场之中讲解小乘之见修行果,从大乘教法的角度,也能讲解大乘的见修行果。从密宗的角度能讲解密宗见修行果,也能知道上下不同之特点。我们可以从这些角度广泛地去学习教理,但是在实修过程当中,就应该要懂得把一切教理都要归纳到一个教义之中修学。这才是一个善知识的标准,也是一个真正修行者的标准。当然,说出来很容易,想要如实做到还是很困难的,但是应该尽量朝这方面努力。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课(八)修法应该细致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课(十)次第根机者不应高攀见解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十一)以四厌离法灭尽世间八法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一)如何理解窍诀法的修学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什么是佛教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九)如何理解修学不能执著觉受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六)意乐清净的菩提心是转烦恼为道用的方便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二)毗卢七法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六)不要以文字掩盖实修
 圣者言教 第三课(九)忆念父母恩德而孝养父母
 圣者言教 第一课(四)修行应遵照传承祖师的教言而行持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八)能做到不倒单是功德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G 1250经:佛陀在本经中教导弟子们不应当贪求世间的名闻利养。[栏目:界定法师]
 原来吃素最健康 第十章 生态关怀——让心灵更健康[栏目:原来吃素最健康]
 03-033珍惜现在·把握当下[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三四、什么叫做盂兰盆[栏目:慈航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