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参禅的境界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67

  参禅的境界

  ——大二班:本道

  初学坐禅的人,有很多人只听说内心的五欲六尘,妄思杂念……统统要放下,全部需要摒除。以为这样就可以使大脑空寂、无欲、无念。在静坐傻等中便可以成就圣道。结果很多年过去了,却一无所成。如北方盘腿坐大炕的老妇人一样,到死都不知道什么是禅修。更别说通过禅修练养的渐次增上,达到涅槃的究竟彼岸。

  记得佛护禅师对我讲过一个小故事:一天,一个修习坐禅的年轻人向他顶礼请教,坐禅时内心空无所欲,无牵无挂,万缘不攀,是不是像死人一样?在场的老禅师们都愣住了。佛护禅师呵斥道:“死人怎么能修行?”年轻人被呵斥后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误。于是小心谨慎侍立一旁,认真倾听佛护禅师的开示。几天后年轻人如获珍宝般的高兴地离开了。

  后来佛护禅师问我:“你知道为什么吗?”我当时说了一大推话。总算把问题讲明白了。佛护禅师当时点头表示对我的回答是满意的。现在回想起来,再一次对当时自己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的话,所得出的答案就是:“明静而住”。

  什么是“明静而住”呢?就是明而不昏,静而不乱。这就是静坐时内心的境界——明静而住。平时我们的内心很杂乱,心向外攀缘,总是被外境所牵,逐静而转,这是动而不静。睡觉时不做梦,内心不记忆,不思维,心无挂凝,没有妄想执着、分别等,但却呈无记状态,什么也不知道,这是静而不明。

  世上有三种人是处在无记状态下的:一种是死人;一种是得病的植物人;还有一种是头脑无记的傻傻地静坐,不知明静心法的修行人。这后一种人正是佛护禅师所呵斥的对象。我们修学禅法一定要在这一点上通达明了才行。

  阿弥陀佛!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致毕业班:一去不返的时光
下一篇:顺逆中的考验
 泥泞中的生命足迹
 老实念佛决定往生
 要学会“心甘情愿”地做事情
 浅论“和”“同”大道
 哀悼净慧老和尚
 净地上的梵行
 修学《瑜伽师地论》想到的感悟
 僧持毗尼,令正法久住
 出家为了什么?
 本四班学僧义祥师在毕业典礼上代表毕业学僧的发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关于净土真宗的一封公开信[栏目:宗舜法师]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果显时其因已灭 因在时其果尚无[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化缘度众,贵在化心[栏目:卢志丹居士]
 往生的功德[栏目:仁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