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保持内心的净土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304

  保持内心的净土

  ——大二班:慈寂

  当今佛教已经不是早期印度时期的情形,印度时期出家人住在山林寂静处,过着极其简单朴素的修行生活,世俗社会很难影响到出家人。即使是百十年前的佛教,也是处于远离俗世的幽静区域,出家人不受红尘的太多影响。随着交通、信息社会的来临,地球上的任何角落都被人渗入其中,被人去探查,并将其信息传播到公众视线内,佛教也被人屡屡关注。做为修出世间要道的僧人,如何面对无孔不入的世俗社会人、事及文化的渗透呢?修行如何保持道心及向上进步呢?末学认为僧人应无论在任何干扰情况下都应保持一颗静定的心。

  佛教的祖师大德有不少告诫学人要心不被外境所转的至理名言。如希运禅师讲:“凡人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指出修行人要先把外境摒弃,心意至在治炼真空妙有。静不但是身口不造作,更重要的使内心寂静,这样才能遇境不迷,临诱惑不动心。内心寂静后从持戒及心住于正见、正念开始,持戒可防止身口过失及意被无限动乱,心住于正念,使错误思想消除,使心安定。即“我是修行人,要去妄想杂念”的观念常现前,苦修行者在生活中能好好用心,反观自性,就能做到自我都平等。内心如真安定,就不怕外缘干扰,有世俗境即是炼心的好地方。这需要行人在行住坐卧中不断培养定力。末学以为无论是打坐时及日常中把“四念住”修起来,是培养定力的极佳方法,还有就是勤修数息观对治散乱心。

  为修行者应该有所成就,望所有出家人都所依的好方法使内心寂静安定,得到解脱的增上缘及意乐。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法洗除心中垢秽
下一篇:常怀感恩,勉励自己
 妄念
 识心达本,改造命运
 君不可不知
 嗔恨心的启示
 虚空下的净地
 小刺猬“了业”
 凡事皆有度,三思而后行
 从“法门之光”看佛教未来
 人生因为承担而精彩
 哀悼净慧老和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慈悲的语言[栏目:修行笔记]
 学佛可否捐器官?[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皆大欢喜念慈尊[栏目:超定法师]
 与心对话 第八章 禅定 4 控制起心动念[栏目:与心对话·嘎玛仁波切]
 行菩萨道[栏目:如孝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51La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