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净地上的梵行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88

  净地上的梵行

  ——大三班:通节

  三门清净绝非虞,众等归依增福慧。佛的福慧具足,所以修行者要积累福慧,以求圆满无上正等正觉。世上的万事万物皆随缘意,该来的来了,该去的去了,因缘所致,我能得闻佛法而弃俗装以著伽蓝。舍离了红尘俗世,常住道场修持道业。道场映水月,佛事起梦中,一觉无所有,总是汝富人。我在这里闻知佛法启迪智慧,也在这里忏悔罪业以免轮回,我在这里开始新的生命历程,也在这里经历着业缘的终结。

  事事皆缘,随遇而安,安住于当下而心无动转。在这清净的氛围中以种种方法来修证身心,对治烦恼习气。修行的目的是修清净而已,清净心所起的作用就是真实智慧,佛法无量法门都要高度的智慧才能成就,三学次第终落实在慧学上,所以佛法是以智慧为根本,唯有智慧才能解决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拂去尘迷障垢,显露并保持清净自性呢?这便是修行者所要行持的行为。

  初说持戒,善护根门。戒的实质是防非止恶,在世间不以规矩成方圆。戒律清规不仅仅是一种制约,而是完善人生的规范模式,不会有暇庇斑驳的缺憾,却是生命真理的升华。佛子以戒为师、严净毗尼,戒行圆满是为清净,清净平等像水一样没有波浪,没有污染,像镜子一样通通照见,照的清楚、明白,照见是要修心,以自悟心性为主,依据三藏,在经律论里面体会佛的教法,遵守佛的教诫,来修证日常生活中的错误思想、见解、行为。

  由戒生定,处处循规蹈矩不犯威仪,时时观照自己的行为严持戒律,让自己的思想行为明因识果,去除罪业修积福慧,革除烦恼习气成就圣道,发无上菩提之心趣入唯一佛乘,这是出家修道的最终目标。那么在平时能够识戒、持戒、护戒,不论身处哪里都能洁身自好,不为凡俗所动,不被邪魔而染。正所谓“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者是。若简单来说,就是在各种对境来临的时候,能如理对治不为境所转,降伏散乱心,清净意识,如如不动。

  因定生慧,真正的智慧是从定中来。三学以戒为基础而成就定力,而后引发自性智慧的流露。佛为智者,于世间示现,在众生间行持,能够转凡成圣,统领大众。僧众每天在道场精进道业,即为勤修戒定慧,祛除贪嗔痴,自净其意,是为佛道。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认真扮演好生命中的角色
下一篇:《心经》中的五蕴思想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浅论“和”“同”大道
 我对出家的认识
 是轮回还是解脱?
 观想莲花
 随顺菩提 对治烦恼
 要活在别人的评论里
 心是生命无尽的积累
 孰是佛像孰是阶梯
 修习忍辱,对治嗔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往生论注讲记(十八)[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要在所有的对境中转识成智[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寂静之道 第三部 六度万行 放生[栏目:寂静之道·希阿荣博堪布]
 新续高僧传序(杨度)[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光明之旅 第三章 殊胜的菩提心 三、生起菩提心(二)自他交换平等法[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禅与财富管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演讲[栏目:索达吉堪布]
 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用干戈定太平。[栏目: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入出息念 第十节、平衡诸根[栏目:玛欣德尊者]
 习气是造业的因,为什么声闻缘觉有习气障却不造业呢?[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南传菩萨道 上 第七章:杂集 第十篇:什么是修习波罗蜜之详细与深入的方法?[栏目:明昆长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