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清明节的遐想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16

清明节的遐想

——大二班:隆净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个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大约始于周代,《历书》:“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而得名。”清明是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佛学院为了祭祀历代老和尚们,每年都组织扫墓活动,今年也不例外。早上早斋后,同学们便准备好了祭祀用品,衣袍于八点上车踏上了去中关山的祭祀路。

  清明节万物复苏,枝叶开始发芽,四处是绿油油的,充满生机。人也显得特别精神有朝气,今天祭祀的是寺院的前三任老方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良卿老和尚,为了保护地宫,佛指舍利,自己端坐于柴堆之上,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种事以前只是在经书上看到,然而却发生在我们现实之中。老一辈这种护教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赞叹的,此时又让我想起了云门寺的佛源老和尚,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都坚持早晚殿,哪怕是坐在软椅上,将生命完全交给三宝。我们这一辈子现在学到了多少,又做到多少呢?这些是我们的真善知识,俗话讲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世间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出家人呢?学以致用,重在受用才是关键,不在我们学到了多少而在于我们行了多少。普贤菩萨是诸佛的长子以行为最,近代印光大师也一直提出修行人要务实,让我们要落实到实处,真正的去做。

  回到寺院后下起了小雨,春雨贵如油,愿我们以实际行动将佛菩萨的甘露,撒到每个角落,让大众共沾法雨。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泥泞中的生命足迹
下一篇:助念的意义
 助念的意义
 看破它,拾起它,放下它
 慧远大师如何调和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福报会贬值吗?
 ‘愿为王剃须喻’读后感——我对愚痴见的理解
 菩提路上的同行者
 什么是皈依?
 学而优则“佛”
 随顺菩提 对治烦恼
 黄昏的法门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胜鬘经 题解[栏目:胜鬘经·白话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