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三期 第三天 孝亲有道持戒念佛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52

佛七讲话 第六集七十九年第三期

第三天 孝亲有道持戒念佛

无论出家在家,念佛求往生,必须孝养其父母。尤其出家众,是为大孝。孝养父母,有其道理,应该劝父母持戒念佛;如果仅仅供养父母衣食,不能算孝。

因为孝有四种,总说起来,于父母有利益,称为孝。利益就分四种了。第一种,现前得益,后世不得益。第二种,现前得益,后世也得益。第三种,现前不得益,后世得益。第四种,现前不得益,后世也不得益。

四种当中,两种为孝,两种不孝。如果现前得益,后世得益,是孝;现前不得益,后世得益,也是孝;如果现前得益,后世不得益,不孝;现前不得益,后世也不得益,不孝。总说起来,后世得益,是为孝。无论现前得益不得益,皆称为孝。什么原因呢?后世得益,终成无上佛道,所以是大孝。如果现前得益不得益,后世皆不得益,堕落三涂,所以不孝。

在家众如果仅仅供养衣食,是养其色身;如果劝父母持戒念佛,养其慧命。养其色身,容易造业,使父母后来落于苦道;如果养其慧命,成就其佛道,成其法身。

所以出家重在养父母之慧命。经上说,如果修禅定人,人家布施你衣服,你穿这件衣服得初禅,对方供养你衣服的人,他的福报天天增长,直到你衣服穿破不穿,才停止。更何况二禅三禅四禅、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无上佛道呢?出家众有这个机会,在家众这个机会很少。如果是你得一点点法的利益,譬如小乘的五停心观,你何止衣服呢?你的身体受之于父母,得福报的第一个是父母。所以出家众知道尽孝的,可尽大孝。

在家众不知道尽孝的,容易给父母造恶业。在家众总认为给父母吃点好的,杀只鸡、杀只鸭供养他,其实给父母造恶业。要知道人死为畜,畜死为人。六道轮回随业而转,你只知道孝养你的父母,杀只鸡给他吃,说不定这只鸡是你前生的父母,随业而转,投生到畜生道。你杀你前生的父母给今生的父母吃,怎么能算孝呢?要知道鬼神受血腥之供都堕落,何况人呢?所以在家众孝养父母,多是供养色身,止于一个「情念」;出家众供养父母,供养其慧命,止于一个「道念」。

父母后世不得利益,有两种近因,就是起惑造业。你起惑造业,怎么能称为供养父母呢?起惑造业必然受苦报。惑业苦流转不停,造成六道轮回。持戒就可消灭惑业,念佛往生西方就可不受六道苦报,所以孝亲有道,持戒念佛。

你如果自己能够持戒念佛,你父母也得利益。根据经上说,七分当中,他得一分。如果你劝父母持戒念佛,七分全得。所以出家也好,在家也好,应该孝养父母。在家的以善心孝养,出家的以道心孝养。如果出家众不修佛道,在家众不修善行,于父母毫无利益,不能为孝。

或者有人说,我父母没受戒,也不知道持戒,因为戒条太繁太多,怎么办呢?有十种法,你劝父母修,一切戒具足。意不生贪瞋痴,身不犯杀盗邪淫,口不犯妄语恶口绮语两舌,一切戒具足了。你不相信打开戒本看,无论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都是阐述这十种道理。这是十业清净,可以成佛。

十业不犯,就是持戒。意不生贪瞋痴,惑就灭了;身不犯杀盗邪淫,口不犯妄语恶口绮语两舌,业就灭了。惑业一灭,自然没有苦。

如果根据十二因缘说起来,惑灭就破无明了,贪瞋痴就是无明;业灭了就破行;其余皆是苦。惑业苦三一灭,到那儿去了呢?虽然不落六道轮回,还没有去处啊!念佛求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证法性身。怎么知道呢?无量寿经说过嘛!无量寿经说,彼国众生皆是无极之体。无极之体就是法身啊!

大家修念佛,应该起孝养父母之行,如果你得到利益,你的身体受于父母,父母自然受大福报,知道这番道理,怎么能不至诚恳切念佛呢?

现在就至诚恳切念佛!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三期 第四天 三障皆灭佛道圆成
下一篇: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三期 第二天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华严五教止观浅导
 性缘问题之申论 三、与念佛的关系
 大方广宝箧经蠡测 卷上
 诸法无行经浅解 解经文 卷下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二期 第六天 真信切愿持念佛名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二期 第二天 念佛心中不生我慢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四期 第四天 佛号功德力截断生死流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二期 第七天 世间诸行无常一切法无我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要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三期 第三天 六法虚妄染污清净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纪元论[栏目:太虚法师]
 《楞严大义》见道之二[栏目:达照法师]
 心常安住悟般若[栏目:传喜法师]
 牟子理惑论 解说[栏目:牟子理惑论·白话文]
 灌顶、口传后才可念咒吗?[栏目:侯松蔚教授]
 杂阿含经卷第八(二二九)[栏目:杂阿含经]
 1739 新华严经论卷 16-20[栏目:08 新华严经论]
 四种修行为上法 1-2[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七七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莲宗六祖 宋永明延寿大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