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最高的智慧是无私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95

最高的智慧是无私

  发了菩提心以后,如果想真正地利益众生,身口意三门必须要保持清净。若是身口意三门不清净,尤其是心里不清净,有贪心、嗔恨心、自私自利,这样很难利益他人。比如说,虽然你能讲经说法,但若是内心不清净,以贪心、嗔心、私心去做,很难真正利益和帮助到众生。
  
  我们要发愿,并且所发的愿要清净。我们去利益众生或是去帮助他人,首先要观察自己的内心,是不是有贪心、嗔恨心等烦恼,有没有自私自利的心。若是没有这些烦恼,即使你不会讲那么多道理,也不能做那么多事情,你也能真正感化众生、利益众生。
  
  我们不论是在家里做家务,还是在单位工作,都要发清净心。很多人都仅仅为了工资等这点小小的利益去做事,这样很难成功。我们在家里做家务、照顾家人,也是自私自利的,这样最终还是利益不了他们,感化不了他们。应该这样发心,“我是为了了缘、了债,为了利益和帮助众生”,这样你才能真正感化、利益这些众生。否则,虽然你也是在照顾家人,为家人付出,但内心若是自私自利、不清净的话,就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还是轮回。
  
  我们想了缘了债了生死,想了脱轮回,就不能这样自私自利。我们身边的众生是与我们最有缘的众生,也是最需要我们的众生。只有以这样的心态去帮助、利益他们,无私地奉献、付出,才能真正了缘了债。这本身就是修行,不用再去做另外更多的事情。
  
  我们工作在某个单位也是缘分,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可能都是“债主”,我们必须要把这个缘了了,把这个债还了。那怎样才能做到呢?也同样是无私地付出。要有这种心态:这些都是与我有缘的众生,这就是我要做的事,是我该还的债。不管是否有回报,不管在这里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无怨无悔。如果只想自己有没有利益,在这里能不能快乐,这样的出发点和发心是错误的。其实,如果你能无私付出,自然就有回报,根本就不用考虑工资之类的问题。

  自私自利是一切烦恼痛苦的根。佛不让我们自私自利,这也是为了我们能解脱,为了我们能圆满,这就是一种方便。一个具有智慧的人,他在全心全意为众生、利益众生的时候,自己的内心自然就快乐了,自己暂时和究竟的一切利益自然而然就来了。有智慧才有方便,有方便才不会给自己带来烦恼。如果内心清净了,身和口自然也就清净了。如果内心不清净,即使在表面和形式上做得再好,也一样无法解脱。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把握自相续,随缘度众生
下一篇:世事如云
 大圆满的窍诀要在自然的状态中体悟
 解读汉藏两地处理供品方式的差异
 转变心态才能转变一切
 心在寂静处
 深信因果才能心平气和地面对一切
 杀业的四种情况略说
 在无常到来之前掌握命运
 为什么要依止上师
 为众生发菩提心 修成的是“自己佛”
 修行最终要皈依自性三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感动[栏目:生活的层次·迷悟之间]
 格萨尔王传 第26回 雄狮单骑祛巫平妖麻夏降兽宝马归岭[栏目:格萨尔王]
 Insight by the Nature Method[栏目:Handbook for Mankind]
 访虚大师询华僧抗日事[栏目:太虚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一三集[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V 1357经:本经叙述布施当以诚信为先。[栏目:界定法师]
 人乘佛教徒持什么斋[栏目:圣开法师]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之五[栏目: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律篇]
 佛教忏悔主义[栏目:白圣法师]
 师父啊,什么叫自性?自性在哪里?怎么能见到自性?[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