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年轻人如何净化心灵,克制物欲、私欲,排解各类烦恼,提出几点建议?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93

问:您能否从佛教的角度对年轻人如何净化心灵,克制物欲、私欲,排解各类烦恼,提出几点建议?

答:现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出生、成长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具有很强的现代意识、思想活跃敏锐、求知欲强、刻苦耐劳,有许多良好的品德。然而生长在这个市场与科技为主干的现代社会,面临着越来越强的社会竞争,内心里或多或少存在着焦虑、迷茫以及一定程度的精神紧张。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乃至自杀率也呈上升趋势。现在的年轻人急需用佛法来调适身心,健全人格。兹略述四点,聊备大家参考:

一、相信三世因果理论

一个人穷富贵贱,不是偶然的,其命运贯穿着善恶果报的因果链。布施得财富报,放生得健康长寿报,嗔恚得相貌丑陋报等。所以对自己命运的形成原因要有正确的观念。命中没有福禄,你费尽心机也得不到;命中本有的福报,你想不要也不行,这就叫“求之不可得,却之不可免”。如果有这样的知见,你就建立了非常健康、达观的人生观。逆来顺受即是知天,进德修业始名立命。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命运便转化。

二、对世间万象要有空慧的正见

了知世间万法都是缘生法,并无实体。缘聚则有,缘散即无,如梦如幻。明了由业力感召的世相,多有逼恼。如果能如是了知,则处世就可随缘任运,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无適无莫,无往而不受益。

三、智慧生起积极人生态度,完善自己,服务社会。

如果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就必须全面提升自己的道德与智慧。以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常作为自己在世间做人的准则,力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注重自我教育,加强心性的修养。对物欲、私欲要理性化,不可膨胀。淡然处之,心平气和,反而能得到自己所需。“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为小人”,乐天知命、少欲知足;同时又积极进取、服务社会,使自己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秀人才。

四、信愿念佛,求生净土。

几十年生命是一项投资,宜投到有价值、收益丰厚的项目上。如是思惟,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净土是最佳选择,获得安心立命的精神家园,身心康乐、智慧开发、事业顺遂。临命终时,信愿具足,蒙阿弥陀佛愿力加持,往生安乐净土,永脱六道轮回之苦,速成无上佛果。人生一大事因缘于斯庆成,愿当代年轻人于此深加瞩意。


{返回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为何如今学佛的女众比男众多?是不是因女众烦恼重,所以要靠学佛来解脱?
下一篇:竞争激烈的社会...如何摆脱这种焦躁的心态,真正做到与世无争,与世无求?
 家里人反对我学佛、拜佛、诵经,怎么办?
 已经过世的父母,我们要如何拯救他们?
 念到根尘脱落,是什么样子?什么是进入大光明境?
 如何让家人同获法益
 心中常有不良的念头生起,是否有罪?该如何伏住?
 怎么忆佛?
 如何理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想听师父分享现今念佛时的感受,及师父念佛的心路历程。
 持名念佛,不是昏沉,便是掉举,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如何对治?
 如何在生活中破除四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心灵的河流—圣严法师与马英九的对话 整治河川上下游都重要[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这不但是六道,还叫三途[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禅·生命的微笑 第九章 在见性中实现生活[栏目:郑石岩教授]
 觉者的生涯 第九章 无知是世间诸恶之根源,这就叫做无明。[栏目:觉者的生涯]
 《阿含经》、《四部阿含》,以研习哪一部为主?以几年时间研习为恰当?[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南传法句经 第十一:老品[栏目:南传法句经[文言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