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弥陀佛接引像为什么是站像
 
{返回 大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30

  阿弥陀佛接引像为什么是站像

  阿弥陀佛接引像都是站着,为什么不是坐像?佛看到众生马上就要堕到三恶道火坑里面去,这时候援手救拔是不容一刻的迟缓,马上就要举足伸手过去拉一把,不可能那么安逸地坐在莲座上。

  佛的大慈悲心里面偏怜三恶道六道轮回的罪恶受苦生死众生,因为对断了见、思惑的圣人阿罗汉——已上岸者,佛可以暂时放点心;对于还在水里面挣扎的即将遭受灭顶之灾的众生,如果不赶紧救他到岸上来,就不知道他要漂流到什么地方去了。佛偏怜即将面临灭顶之灾的众生,这是符合慈悲心的。

  比如做父母的,家里有几个孩子。父母对于那些身心健康很聪明的孩子——能考上大学、有好工作、能在社会上很好地站稳脚跟的,就比较放心一点。如果家里还有一个残疾的孩子,生活不能自理,父母对他的关心就会更多一些,要为他考虑好一切;就算自己过世了,还要预先安排好他生活上所有的一切。这就是偏怜,对最没有本事的、最造孽的、最没有生存能力的子女,更加了一份关注。

  我们就从理解父母亲的心开始,去理解阿弥陀佛的大慈悲心。实际上,佛对我们的慈悲心要远远超过父母。

  第一,从时间上来说,父母对我们的慈爱也只有这几十年,百岁的父母也保不了身后的子女;而佛对我们慈爱是无量劫,时间上没有尽头,生生世世都倾注关爱。

  第二,从性质上来说,佛对众生的这种慈悲极为深厚,比父母还深厚。父母可能对比较乖巧孝顺的孩子,他很关爱;如果这个子女非常顽劣,不听话,常常忤逆,做父母的可能心理上就很讨厌,就很排斥,甚至要断绝跟他的关系——我不管你了,可见慈爱还是有限度的。而佛对这些六道轮回的罪苦众生,没有一念的厌弃,乃至于五逆十恶下阿鼻地狱的众生,哪怕他原来诽谤佛,甚至出佛身血,只要他能够最终有一念的忏悔,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佛也不舍任一众生,都慈悲地摄受,接引往生。可见佛恩浩大,无与伦比。


{返回 大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念佛行人从孝养父母开始
下一篇:轮回是一场大梦
 以佛解儒 下学上达
 佛陀对末法之悬记
 《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 第十三讲
 《西方确指》绝群离俗、勿自怠废、当净其心、当发道意
 末世净业行人的通病
 预知时至 站立往生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二)
 《西方确指》己事早办、初心勿变、哭泣生前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十六讲
 念佛行人从孝养父母开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在泰国短期出家[栏目:佛网文摘]
 发愿即愈[栏目:放生感应]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二(五九五)[栏目:杂阿含经]
 关于灌顶的开示(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栏目:密乘之门·灌顶开示选]
 人,有没有来生[栏目: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一棵摇钱树[栏目:星云法师]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栏目: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五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九集]
 《阿弥陀经要解》略注 八不道人的归宿——蕅益大师简介[栏目:智随法师]
 六、出世之路 失即是得[栏目: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