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天地只在心间,心宽天地阔
 
{返回 心似莲花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44

  天地只在心间,心宽天地阔

  人生在世界上烦恼的事情很多,譬如我们身体上有老病死的烦恼,心理上有贪嗔痴的烦恼,我们的烦恼真有如大海的深广、树林的茂密,起惑造业,流转生死,皆由烦恼所致。

  人生一世无非三餐一宿,其实所谓的理想和志愿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实现的,生活本身就是如此简单,不应该抛开现实去追求幻想中的美好,而要体会现实生活中的这种平静的朴实,其实能够吃饱喝足已经是上天最大的厚爱了,多少人连一日三餐都没保障啊,虽然成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但是只有一瞬间的喜悦,而大多数的时间是平凡如常,我们不能只看到瞬间的喜悦而去不遗余力地追求,而忘记了在漫长的创业旅途中让自己一路开心,不要做一个孤独寂寞的成功者,这样即使成功也没有意思,要成为一个平凡朴实的大众英雄,从枯燥和苦闷中挣脱出来,哪怕是一个微笑,都会让生命变得精彩。

  “心底无私天地宽”,这应该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了,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当今世界,文章里常常是阳春白雪,天高海阔,高山流水,淡泊明志,但有宽广心胸的人实在不多,人生来似乎就为了一个“争”字,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可争来争去,人活了一辈子,都要奔着一个地方去,生死之局无人可逃,所以人的重要一关是要看透生死,渡生死河至涅槃岸,但真正能悟道的,堪破生死的人却寥寥无几。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录着刘备临终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如果刘禅果真按照遗诏的要求去做了,恐怕三国一统的就不是司马氏了。“心底无私天地宽”即便很难,但总应做点什么,哪怕只是一点点的“无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私心,人皆有之,只要做到心底无私,问心无愧,凡事都为他人着想,不求做个圣人,做好一个凡人足矣。人生活在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拥有了真诚、善良和宽容,就会发现,天地之大,广阔无垠。


{返回 心似莲花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世人纷扰为利,我自宽心自持
下一篇:人生最大的悲伤之源就是“看不开”
 舍弃嗔、恨、嫉、怒,换来善、缘、喜、乐
 人生如棋局,一些棋子必须忍痛割舍
 认识得失总在一念之间
 包容是人际管理学中的辩证法
 心似莲花开 内容介绍 目录
 心留容人之地,也就在别人心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懂得舍得的真义,人才会知足
 狭窄的心胸容不下世间的美好
 舍弃名利心才能摆脱束缚
 厚道比苛刻更令你受欢迎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俱舍论》略史及纲要[栏目:俱舍宗简介]
 首届:从生活禅谈起(于晓非)[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The Buddha’s Parinibbána[栏目:A Manual Of Buddhism]
 四十华严 第二卷 第36讲[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四十华严]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一 (6)[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二 (2)[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应如何做才如法[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漫说《中阿含》(卷十九)~C 三、迦絺那经[栏目:界定法师]
 择邻与择友[栏目:衍慈法师]
 增支部1集314经[栏目:增支部1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