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经(分别经):
本经亦名“分别经”,与上经基本相同。我们在阿含经中看到有许多名称相同的经典,但是名称虽相同,有的内容却有较大差异——当然,也有一部分经典,由于翻译者的不同,在内容方面则大同小异,只是语言风格不同而已,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此处的六十二经,与上面的六十一经以及后面的第六十三经,虽然名称相同,所谈的也是有关五阴的话题,然而侧重点并不完全一样。此经重点讲两个对立面,即凡夫与圣人之间的差别:愚痴无闻的凡夫,没有智慧,没有利明,都在于五受阴生系着;而多闻的圣弟子则与凡夫正好相反。经中说,我们对于五阴,需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观点。如果观点树立得不正确,那么就是堕于“愚痴凡夫”,因为愚痴凡夫是“无慧无明”。尤其是在对待五阴这个问题上,是“生我见系著”,并因此而生起“结缚”和“贪欲”。不仅如此,愚痴凡夫在面对五阴时,很容易生起“是我、异我、相在”等错误观念。
关于“是我”,这个比较好理解,就是以我为中心的一种强烈的分别心;“异我”,即“异于真我”的那种分别心、染污心;“相在”,也是一种颠倒的知见,即我处于五阴(主要指的是五阴之中的“色”)之中,或五阴处于我之中。这三种实际上都是“身见”的不同解释,即我是真实的、永恒的、坚固不变的。当然,这往往只针对于有为法而言。我们在理解佛教经典时,决不能机械教条,当然,也不能灵活过头,犯激进冒险的错误。比如说,对于“常”与“无常”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名相上,一般而言,佛教是主张“无常”——世间万物都是无常的,不会永恒的,它们都有一个成、住、坏、空的自然演进变化的过程;问题是讲佛法在无常,也需要讲究一定的语境。我们在读诵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禅偈时,当读到“佛性常清净”一句时,这里面就讲“佛性”是恒常的。但是能不能说佛性就一定是恒常的呢?也不能这么说,因为我们在思想观念中一旦产生恒常这样的概念,就已经落入愚痴凡夫的愚知愚见了。问题是我们更不能说佛性是“无常”——总之,如果在某个问题上老是纠缠不休,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这似乎已经是落入荒谬千里的边见外道了。
第六十三经(分别经):
在第六十三经,佛陀仍在反复叮咛弟子们在对待五阴的问题上,万万不可生起我执的分别之心。在五阴的基础上,佛陀进一步谈到了诸根与六触等问题:
“……如是愚痴无闻凡夫,计我、无明、分别如是观,不离我所;不离我所者,入于诸根;入于诸根已,而生于触,六触入所触,愚痴无闻凡夫生苦乐,从是生此等及余。谓六触身,云何为六?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比丘!有意界、法界、无明界,无明触所触。愚痴无闻凡夫言有、言无、言有无、言非有非无、言我最胜、言我相似,我知、我见。”
上面的这段话,是对愚痴凡夫产生“是我、异我、相在”这些错误知见的详细分解。这里有几个名相需要再次理解一下:
计我:即执计于真我;
无明:即迷于本际之真理,相当于“愚痴”、“无知”(无智);
我所:认为“我”是永恒、不变、独存、自在的,自己可以主宰自己;
六触:即六根与六尘相接触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感官知觉;
意界、法界、无明界:合称为“三界”,其涵盖了物质与精神、有形与无形、善与恶的一切存在,或者说它们包含了“一切的一切”。
这里面需要厘清一个问题,即在五阴的问题上,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知见呢?亦即说,产生善与恶的最根本、最原始的动力来源于何处?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我们往往都比较困惑,有时只能用“无始以来的无明”这句话来搪塞一下。无明从哪里来?从往世累劫的身口意三方面所造之业报而来;那么这些业报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还是无明。如此一来,便给人一种似乎是循环论的疑虑。佛教中所讲的三世因果,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往返循环的过程。它无边无际,无始也无终,就好像茫茫大海一眼望不到头,让我们处于生死轮回的大海之中,永远也找不到正确的航向。所幸的是,佛教给了我们一线光明,让我们生起生命之火欲望与动力。
有时候,我将世间的人想像得非常纯朴与善良,纵然有一部分坏人,我也宁愿相信他们的本质并不坏,只是一时糊涂而已。而更多的时候,我却发觉人是世界上最坏的高等动物,有时候人类真是无恶不作,几乎到了穷凶极恶、面目狰狞的地步了。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佛菩萨圣号,与一些“平常心是道”、“吃亏是福”、“莫有分别心”、“放下执着”之类的标语式的口号,在恶人面前,根本是微不足道了。面对着“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所谓愚痴凡夫,我们该如何抉择?“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
有时,你、我、他;你们、我们、他们,真的很迷茫,很迷茫……
(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