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三)~J 第72经(知法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62

  第七十二经(知法经):

  本经所谈的主题就一个,即什么叫“所知法”,什么叫做“智”,什么样的修行者可以被称作“智者”。

  1、所谓所知法,即需要对于五受阴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2、所谓智,即“调伏贪欲、断贪欲,越贪欲,是名为智”。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知,在佛教经典中,“知”与“智”,有时候是相互通用的,而更多的时候却并不通用。在不通用的情况下,二者的内涵却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个“智”,和“知识”是两回事儿,而且和我们平常所说的“聪明智慧”也是不一样的。而在大乘佛法中,往往将“智”与“般若”联系起来,认为“智”是一个圆融的佛法修持高层次境界。而此处的“智”,从修行层次来讲,则是属于基础阶段的,但是修行的任何阶段都无法摆脱它。从上面经文中的“调伏贪欲、断贪欲、越贪欲”这个层面上来讲,能够把贪欲调伏、断除并凌驾超越于贪欲之上,这个着实很了不起呀!我们生生世世流转于生死洪流当中,其中一个很核心的问题,不就是我们对于贪欲无法做到断除、无法做到调伏、无法做到超越吗?若能够将贪欲这个大问题解决了,我们也差不多可以摆脱生死烦恼的束缚了。

  3、智者——“云何智者?阿罗汉是。”

  在汉地的很多经典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少提及阿罗汉;而对于当今的学佛者来说,大家定位都比较高,一般都会发心成就无上大道,或者发心成就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上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凭心而论,四弘誓愿好不好?当然好啦!对于我们学佛者来说,能够成就无上佛道,树立远大奋斗目标,何错之有?我们不仅不应该嘲笑,相反却要生起恭敬心、赞叹心、尊崇心。“想当将军的士兵才是好士兵”——部队首长们经常用这句话来激励官兵们努力进取。但是话又说回来了,饭总要一口一口地吃,若想一口就能吃个饱,也不是我们寻常人所能做到的。其实修行也是这样子,我们可以发大心,发长远心,但是修行还是需要一步一步地来。比如说,这个“贪欲”就很难对付。大家不都是想成佛作祖吗?可以呀!先把贪欲去掉吧。哪些贪欲呢?就是色、受、想、行、识五个方面,使它们都不会受到内外六境的影响,专注于“一”心。比如说,对于别人口袋里的钞票,你不要惦记;对于人家的高级轿车,你不会钦羡;对于美色佳人,你不会动心;对于严寒酷暑,你不会埋怨;对于名闻利养,你无动于衷……当一听到这些要求时,有些人就开始不耐烦了:原来修行还有这么多条条框框啊?不用说别的,就是让一些人十天半个月不抽烟不喝酒不沾荤腥,他就受不了啦,还谈什么其他呢?

  有人或许会问,信佛不是很简单吗?哪有这么多麻烦事呢?如果从佛教本质理论上讲,佛教的核心理念,就是要让我们逐步断除对世间的的各种欲望。或许一些学大乘的法师不同意我的观点,认为当今佛教就是为社会为人民的精神和谐而服务的嘛,谈断除欲望,岂不是太虚假了么?事实的确如此。我们在读诵《地藏经》时,佛陀不止一次地说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其性刚强”,实在是很难调伏的。人们学好很难,可是学坏,却是瞬间的事情。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下,让人们断除贪欲,的确不太现实。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做些事情的,比如说可以劝导大家要学会适可而止,不要过于贪心嘛!

  联系到上面的经文,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作“智者”呢?就是当我们证得阿罗汉的果位时,就有资格被称为智者了。在阿罗汉果位之下,大约还不能被称作智者,只能称作“行者”——仍处于不断修行阶段,尚未完全把麻烦解决干净。

  那么,为什么阿罗汉可以被称作“智者”呢?原因是:“阿罗汉者,非有他世死、非无他世死、非有无他世死、非非有无他世死”;而且阿罗汉可以“广说无量,诸数永灭。”用通俗的话讲,叫阿罗汉永远超越了生死的束缚,不再有轮回了。因此,他有资格被称作“智者”。作为阿罗汉的精神导师,佛陀就更不用说了,自然被称作“大智者”了。

  关于阿罗汉的话题,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不说别的,单就“阿罗汉会不会退转”这个命题,佛教界就争论了一两千年。有人说会退转,有的人说不可能退转,当然还有人说可能会退转,也可能不会退转……反正大家都可以找出各种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我有时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佛陀为什么在早期的经典中,将阿罗汉作为个人修持的最高果位(境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导我们在修行的征途中,需要脚踏实地,把修行基础夯实。相对于那些好高骛远、大话官话连篇的修行者,佛陀似乎给他们预备了一剂药方——

  “你们呀,先别高唱高调啦!还是先踏踏实实地证个罗汉果位吧(为保险起见)。在此基础上,再去实现你们的远大度生目标,也为时不晚啊……”(元月13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K 第73经(重担经)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I 第11经(有身经、罗汉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K 1238经、1239经:此二经乃为波斯..
 漫说《杂阿含》(卷四)~I 第97经(乞食经)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八)~B 二、须闲提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M 1044经所述的事件发生在佛陀灭度之后..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214)
 漫说《中阿含》(卷十)~J 十五、弥醯经;十六、即为比丘说经
 《长阿含经》内容综述(A)(表一)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F 第465经(著使经):叙述地水等六界,均..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B 二、龙象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Q 1291经~1293经:此三经阐述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正慈方丈于佛欢喜日表堂[栏目:正慈法师]
 十方法界众生特质偈与增益偈[栏目:药师山·紫雲居士]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57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一十一 授记方辩永为人天福田[栏目: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13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大迦叶与中国佛教(李富华)[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劝修净土诗》第十八、十九首[栏目:大安法师]
 细致理解功德之增上[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所缘缘、增上缘[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具有中国特点的禅宗(刘保金)[栏目:禅宗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