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九)~J 第246经(七年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368

  第246经(七年经):

  本经所述的是佛陀与魔王波旬的一番对白。魔王欲乱佛心,结果反被佛陀说服。

  本经有着简单的故事情节,饶有趣味,让我们跟着经中所述,予以渐次领略。

  在某一时期内,佛陀居止于王舍城外的灵鹫山。对于灵鹫山,相信佛弟子们都很熟悉,因为许多著名的大乘经典,都是在此宣演而成。为何称之为“灵鹫”?一者山形似鹫头,二者山中居有多鹫,故名。山中为何居有多鹫?鹫乃嗜食腐肉,而印度自古以来,似有抛尸焚烧的风俗,尤其是下层民众,居无定所,种姓下贱,死后往往抛尸山中郊外,故而为鹫鸟提供生计来源。

  在某一天的一大早,佛陀著衣持钵,进入到王舍城中去乞食。按照当今的说法,灵鹫山距王舍城大约为5~8公里左右,徒步往返需近四小时,因此十分辛苦。

  当佛陀走至半道,遇着了一位穿着很古怪的车夫(“御车象类”,以赶车为业)。只见这位老人家是“著弊衣,蓬头乱发,手脚剥裂,手持牛杖”。这位车夫见到佛陀后,就劈头问道:“瞿昙!见我牛不?”

  看样子,这位车夫把自己驾车之牛弄丢了,因此他才四处找寻,期待佛陀能够沿途看见。

  然而佛陀却具备五眼六通,他见到此老汉,便厉声喝道:“恶魔!何处有牛?何用牛为?”意思是说,瞧这荒郊野外,哪里有什么牛的踪影?再说你身为恶魔,要牛又派什么用场?——你这个恶魔,不要再装模作样了!

  魔王波旬见到自己的真实身份被佛陀识破,因此也就不再隐饰了。他对佛陀说:“瞿昙!眼触入处,是我所乘;耳、鼻、舌、身、意触处,是我所乘。”

  从魔王的这番话中,我们可以知道魔王其实很不简单。在很多时候,出家师付们很是自大,以为自己剃了头,穿了坏色衣,受了比丘戒,就开始与众不同,甚至高人一等了。而我们在谈论起魔王的时候,总是会认为降魔之事并非难事,几近探囊取物般容易。如果我们真的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对原始佛法稍有涉猎者均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释迦佛一生住世八十载,自从他决意出家并开始步上漫漫修行之路后,魔王如同影子一般,始终伴随于佛陀左右。若一有机会,便开始侵扰佛心。佛陀乃为大彻大悟之人,他贵为三界导师,世之大雄,虽能降魔,却无法“灭魔”。即便是佛陀的晚年,仍然时常受到魔王的扰乱。佛陀尚且如此,反观我们这些尚处有学阶段的凡夫俗子,对于魔王来说,又何足挂齿?因此,时刻保持一颗谦卑之心、是每一位佛弟子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我们有时会发出这样的疑问:魔王波旬懂不懂佛法?根据我个人的理解,魔王不仅懂佛法,而且精通佛法。魔王对于佛法的了解与领会,远在一般出家比丘之上。魔王不仅精通佛法,他还会为弟子们宣讲佛法,有时还真有几分道理,甚至让我们对魔王树立起信仰。我们知道,魔王虽懂佛法,但他压根儿就不信佛法,更不会按照佛法教导的那样去如实而修而行;魔王虽宣讲佛法,但是看似佛法,实则为魔法——魔王正是通过自己的那套似是而非的“佛法”,不知道迷惑了多少善男信女,让他们最终归属于魔子魔孙之列。当今世界有没有魔王?当然有魔王,那些歪理邪说便是魔说;有时,魔王的子孙还会混迹于出家比丘队伍中。他们装得比谁都像,可是暗地里什么坏事都干,阴谋诡计,两面三刀,装神弄鬼,表里不一。可是您还别说,当今世界就是这号人最吃香。为啥?说不清楚。

  这位魔王所回答的,便是运用了佛法中的六入处的说法。但是,魔王与佛陀的主张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所谓“眼触入处,是我所乘”,即六入处乃为真实存在,它们像牛一样,成为车夫所驾御享用的对象。

  接着魔王又问道:“瞿昙!欲何所之?”——你要到哪去去呢?

  佛陀回答道:“汝有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若彼无眼触入处,无耳、鼻、舌、身、意入处,汝所不到,我往到彼。”

  佛陀在这里所讲的,就是破除六入处的说法,即眼色、耳声、鼻香等六根六境实际是虚幻不实的。表相的东西一旦消失(即万事万物的坏空),魔王便无可缘取,也就“无牛可御”。魔王无可驾御之牛,佛陀却可以自如驾御。这个牛便从恒常有形之牛,转化为无常无形之牛。在这里,佛陀所述的涉及到精神境界方面的领域。

  魔王回答说:“若常有我者,彼悉是我所;一切悉属我,瞿昙何所之?”——一切恒常而有我的东西,都是属于魔王所有。此时瞿昙你将何去何从?

  佛陀以偈答:“若言有我者,彼说我则非;是故知波旬,即自堕负处。”——这里涉及到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即“有我”与“无我”。根据我的理解,假设“有我”是真实存在的,那么我们口中所说的“有我”二字,其本体则是无“有我”,因为真实的“有我”,并是嘴上称说的那个“有我”,那“彼说我则非”。也就是说,无论是“有我”还是“无我”,都是不可称说,不可付诸于名相的。此二句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比如说基督教说上帝创造万物,那么上帝是被何人创造的呢?是别人创造了上帝,还是上帝创造了上帝?这句话也同样很“思辨”。我们不要以为“上帝创造万物”是荒诞不经之语,实际上这句话同样具有深刻的哲理。从某种意义上讲,“上帝”与“有我”、“无我”一样,既不可言话,不可表述,而且是不可思不可议的。比说怎么才能称作“有我”,怎样才能称作“无我”?这个“我”的有与无,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加以区别?是表相吗?是语言吗?是思想观念吗?可以说,只要我们落入任何一种表现方式,或者说我们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试图说明它们,都是错误的,都会落入俗知邪见。亦即说,我们要站在这样的高度,来领会“若言有我者,彼说我则非”二句偈语。

  魔王波旬看来无话可说,只好转移话题:“若说言知道,安隐向涅槃。汝自独游往,何烦教他为?”——这个观点是魔王一直主张的,是他一直以来迷惑不解的,也是引起魔王极度恐慌恼怒的话题。魔王的意思是说,我知道佛陀您境界很高,思想很伟大;但是您自己证得涅槃获得安隐不就可以了嘛,何必费尽心机度化大众都去证涅槃呢?

  佛陀回答说:“若有离魔者,问度彼岸道。为彼平等说,真实永无余。时习不放逸,永离魔自在。”

  佛陀回答得也很直截:他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度化众生呢?原因就是要让大家都不要去做魔子魔孙,远离恶魔。既然发心远离恶魔,就必须要获取正确的方法与途径。佛陀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为这些身处险境的苦恼众生们引导离魔路径。因此,佛陀不分种姓、不分男女、不问贫贱,苦口婆心地且毫无保留地为他们宣说佛法,以期他们离苦得乐,抵达彼岸,从此彻底摆脱魔王的系缚与纠缠。

  经中记述魔王闻佛陀如此说,“内心怀愁毒”,最好只好“即彼没不现”。魔王是不是真的从此消失不见了?远不是那回事儿。如前所述,当时机成熟之时,他自然又会不速而至。因为在魔王看来,魔子魔孙越多,他的队伍就越来越庞大,而魔王也越有成就感。

  有时我在想:在一个物欲极度膨胀、寡廉鲜耻的界域里,不正是一个群魔乱舞的现实再现么?其实,魔王时刻伴随着我们左右。

  有时,我们贵为“佛子”;而有时,我们却沦为“魔孙”。(4月7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九)~K 第247经(习近经)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九)~I 第242经(知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O 第55经(阴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N 1018经中天人问佛:“何法生众生?何..
 漫说《中阿含》(卷十)~F 八、恭敬经(上)九、恭敬经(下)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T 1314经:本经叙述以“爱”为因而引起..
 漫说《中阿含》(卷一)~A 一、善法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H 1139经至1144经,内容基本上都与..
 漫说《杂阿含》(卷十五)~D 第372经(颇求那经):本经叙述颇求那比..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一)~A 一、跋陀和利经(194)
 漫说《中阿含》(卷四)~B 二、尼乾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D 1226经:本经记述佛陀成佛未久,波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佛法如雨露[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目录 圆觉经经文[栏目:清净法师]
 03-027倾听的修行[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第二部 睡觉[栏目:西藏医心术]
 大小不二[栏目:禅话禅画]
 何谓「三不坚」「三心」「三福」[栏目:宽运法师]
 时时反省调整心性[栏目:惠空法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八节 巩县‧天龙山‧响堂山R..[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山兔 Mountain Hare[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