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九乘差别略义 出世间乘
郭元兴
{返回 汉土论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44

出世间乘
 


出世间法名真实内道乘,人天乘但为人天善趣生因不能不受轮回超出三界,故属虚妄。外道之乘,执见错谬,不能证得究竟解脱,空无果利。此异于彼,故名真实内道之乘。大分为二,初“共因乘”,次“不共果乘”。初共因乘分三,下下声闻乘,下中独觉乘,下上菩萨乘。此三乘皆为化身大师释迦牟尼说。
                ┌声闻乘┐
                │   ├─小乘
      ┌共因乘(显乘)──│独觉乘┘
      │         └菩萨乘──大乘
 出世间乘─│
      │         ┌事密 ─┐
      └不共果乘(密乘)─│行密  ├下三部
                │瑜伽密─┘
                └无上瑜伽密


◇ 小乘

声闻乘者,乘四谛之行法,出三界无常苦,而到阿罗汉果也。

独觉乘者,乘十二因缘之行法,出从他闻法苦,而到辟支佛果也。

此二乘共名“小乘”,约诸经论,总有八同十四异。

八同者:
一、名同,同名小乘。
二、断障同,同断烦恼障。
三、见理同,同悟生空理。
四、修行同,同修三十七道品。
五、得果同,同得一切智(依大品),同得尽智无生智之果(依小乘)。
六、证灭同,同证有余无余之涅槃。
七、出义同,同出三界。
八、所知同,同知过未八万劫事。

十四异者:
一、时异,声闻出佛世,独觉不然。
二、根异,声闻根性钝,独觉根性利也。
三、所依异,声闻依佛而出离,独觉自觉而出离也。
四、藉缘异,声闻藉声教,独觉藉法理也。
五、所观异,声闻观四谛,独觉观十二因缘也。
六、向果异,声闻分四向四果,独觉唯一向一果也。
七、通用异,声闻神通境界狭,独觉神通境界广也。
八、修因异,声闻练根三生乃至六十劫,独觉练根四生乃至百劫也。
九、有悲无悲异,声闻如鹿,但见自身,故无悲;独觉如羊,顾念其子,故有少悲。
十、福德厚薄异,声闻之身或有相好,或无相好;独觉之身必有相好。
十一、说法现通异,声闻为人说法,独觉为人现通。
十二、渐顿异,声闻渐得四果,独觉顿证一果。
十三、利益深浅异,声闻之化度能使人得七贤七圣,(四果)独觉之化度,不能使人得暖法以上之益。所以然者,声闻与佛同世,众生福德利根,独觉出于无佛世,众生薄福钝根,且不堪多说也。
十四、出处异,声闻出于人世,而独觉隐处出林。

二乘同异略如上述,要之皆能解脱生死出离三界,非人天外道之乘所能比拟也。


◇ 大乘

菩萨乘者,亦名大乘,本括显密二乘,今以密乘为如来乘,故此专指显波罗蜜多乘。此乘乃依六度之行法,出内无利智外无相好之苦,圆满福智二种资粮而登佛位者。

大乘一名胜乘,小乘亦名劣乘,《摄大乘论》列十殊胜判大胜小。境殊胜二,行殊胜六,果殊胜二,皆为小乘所望尘莫及。

境殊胜二:
阿赖耶识,说名所知依体。
三种自性,说名所知相体。
行殊胜六:
唯识性,说名入所知相体。
六波罗蜜多,说名彼入因果体。
菩萨十地,说名彼因果修差别体。
菩萨律仪,说名此中增上戒体。
首楞严等诸三摩地,说名此中增上心体。
无分别智,说名此中增上慧体。
果殊胜二:
无余涅槃,说名此中彼果智体。
三种佛性,说名彼果断体。

上为大乘十种胜于小乘者,《摄大乘论》全部即以解释此十种殊胜为主。读者欲深知大小乘之区别,及了解大乘之主要内容,该论为必需精读之书。复次,言及大小乘之区别,《瑜伽显扬论》等复有七大之说,如该论云:“大乘性者,谓菩萨乘与七大性相应故,说名大乘。云何为七:一、法大性,谓十二分教中,菩萨藏所摄方广之教。二、发心大性,谓已发无上正等觉心。三、胜解大性,谓于前所说法大性境,起胜信解。四、胜意乐大性,谓已超过胜解行地,入净胜意乐地。五、资粮大性,谓已成就福智二种大资粮故,能证无上正等菩提。六、时大性,谓三大阿僧祇劫时,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七、成满大性,谓即无上正等菩提。”

综上所述,大小二乘虽同为佛说,然其胜劣固确然可分也。兹当进论显密之别,此事在佛教长期发展中,早有定论,唯初入佛者往往拘于汉上宗派之见,昧于抉择,故不厌详言之。

◇ 密乘

密乘之胜于显敦,在唐代不空三藏之译述中,已屡言之。如《五秘密轨》云:“显教修行者,久久经三无数大劫,然后证成无上菩提,于其中间十进九退,或至七地,以所集福德智慧,回向声闻缘觉道果,仍不能证无上菩提。”又,《三十七尊出生义》云:“然知诸正觉尊本来常住,大菩提众无不会同,外道隔于我执,二乘滞于空证,近情失于取舍,浅智惑于有无,是皆自破舟梁不可得而诣也。”文中所云“失于取舍,惑于有无”,正标显教之失也。日本弘法大师曾据《大日经》意,立十住心之说以辨显密,文繁不引。

西藏方面备承印度后期密乘发展后辨析入微之说,于显密差别,区分至详。一般以四道理区别之,如下所述。

初者,显密二乘虽俱以光明心性为体,然显乘于体(根)道果昧于抉择,真言乘不尔,故特殊胜。若就深广二门更衡量之,显教依因门之宗,虽据比量所成胜义谛为体,勤修止观,时经多劫,始得一分之果,至其抉择蕴界处等世俗谛法,唯事取舍而已。真言乘则不待立因,直扼身语脉风明点等要,以无作智无分别法身藏为体,以自性心安住其中,即于一生等悟入法界真胜义谛而证菩提。又判法界光明曼荼罗即为“体续”,依彼而起世俗谛相一切蕴界处等无可取舍故以本尊宫殿刹土庄严而为“道续”示修持方便,于诸分位能得八大悉地(成就)究竟能证无上菩提,是为“果续”,如是体道果义皆悉具足,故密乘为胜也。

第二、就方便之多寡而言,密亦为胜。就所断而言,显于三毒勤苦克制,竟无能除;密乘则以微妙欲贪等大乐为道,不断三毒自然清净。又就所修而言,如资生所需以施为基,皆由先业所致,依缘而成,故当勤于治生;真言乘中,可依水灌顶及得伏藏等修法,增长富饶,不需无业及现生勤苦,又有延寿增益等众多方便,皆为显乘所无,故密较优也。

第三、就难易言,密亦为胜。盖显乘之法不离取舍,于难舍事疲恧无功;真言乘则无论何法皆可助道,所取舍事自性清净故,故能依欲乐等行而得成就。

第四、就根之利钝言,密亦为胜。盖以密乘为利根道,以其少所勤苦多诸义利,殊胜口诀性究竟故。

以上四道理之根据,见于《三理趣灯》。有颂云:“义一而不昧,方便多无难,利根为主故,真言乘最胜。”除此更有十五差别之说,见于《罗梨不思议续》,如云:声闻等下乘,无有胜口诀,“见”“行”与“持心”,“因”“道”“果”与“地”,“时”“受用”“瑜伽”,“自他利”“密意”,“无疲困”“少劳”,“集资粮”殊胜,由此十五别,持明乘最胜。

兹依此颂所说次第分别说明之。

第一、见之差别:显乘之见不外空性泯绝戏论。

第二、行之差别:显乘于行不外取舍二法,密乘不尔,故亦为胜。

第三、摄心三摩地之差别:显乘修习止观久久持心,需大勤苦,真言乘则以有相之生起次第息绝戏论,以无相圆满次第扼脉风之要而起正智,故是殊胜。

第四、因之差别:显乘计以先泯能生所生世俗而悟胜义,真言乘直指净因或离因之本位智而事观修当下悟入真胜义谛,故是殊胜。

第五、道之差别:显乘于二资粮别分渐修,所立五道多劫难穷,真言乘则直入无别智论,不了二谛无别,本来即是本尊真言之自性,真言乘则能了知,如《幻化道炬》云:“胜义世俗无差别,即大平等曼荼罗。”又立五蕴为本尊,如《智慧成就续》云:“色毗卢为性,受为宝生尊,想即无量光,行不空成就,识为阿閦鞞。”(按唯识家以识摄蕴,密乘后期发展以代表不动佛之金刚持——旧译持金刚——统摄五部而为第六部,亦本此意)又以五大清净为五佛母,如前续云:“五大五佛母,一切蕴处界,皆清净名佛。”故《幻化密藏》云:“如来悉知一切诸法本来成佛”也。

第六、果之差别:显乘许长时后得果,密乘则许当下任运自然得果,故是殊胜。

第七、地之差别、显乘断舍对治有次第别,故许十一地,真言乘则依无别自性而分法界真如任运地、清净平等大智地(二次第最胜光明地),及任运胜法清净地(大清净果地)三种。又于因乘(显)诸地上立第十二无染莲华地,第十三执金刚地等,故是殊胜,如《秘密藏》云:“地差别十三。”

第八、时之差别:显乘纵经三阿僧祇劫亦难成就,真言乘若精进修正三味耶清净即生即可成就,如《密意授记》云:“于极无数劫,诸佛所证知,若真言行者,一生证等觉。”

第九、受用之差别:显乘须断欲尘而事修行,真言乘则以为助道方便,如《金刚庄严》云:“所断诸胜妙,受用五欲尘,真言有方便,助道当享行。”

第十、瑜伽之差别:显乘以无得等引如虚空而观空,以后得幻化瑜伽为道,真言乘则以无别不思议瑜伽为道,故是殊胜。

第十一、成办自他二利之差别:显乘于诸位次仅有少益,不能广办,真言乘则能以降雨消除饥馑,以瑜伽观行普澍饮食珍宝等雨,及息除疾疫灾变等事,令其国境吉祥安乐,而成利他,后以不可思议二次第法令内证德及三摩地念念增长,而成自利,故是殊胜。

第十二、密意之差别:显乘除因乘外余无所知,真言乘则能定解大密果乘,如《金刚顶》云:“一切真言相,即诸佛意密,能成正法藏,具法界真实。”

第十三、难易差别如前已释。

第十四、由无难苦之行,故能断除疲顿之苦,以少勤劬成大果利,是故胜于显乘,故前云:“多方便无难」也。

第十五、积集资粮之差别:显乘不外共同资粮布施持戒等六波罗蜜多,故长劫稽留,真言乘了知一切皆为诸佛刹土,随所受用皆成资粮,故极广大。又知一切资具皆是甘露,故极贤妙。又达一切自性清净平等,故极殊胜。又诸烦恼虽不断除自然清净,二种资粮速得圆满,故于一生即得解脱。

上为显密差别十五种,又《智慧成就续》云:“秘密真言乘,身语意诸道,大密胜因乘,当知极殊胜。”此谓略说真言乘以意密为道,语密为道,身密为道,所当知也。显密差别,无量无边,略举大者如上,兹当进述密乘中六乘之差别。
 
 


{返回 汉土论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九乘差别略义 密乘差别
下一篇:九乘差别略义 世间乘
 九乘差别略义 出世间乘
 藏传因明学 因明学启蒙 卷五
 九乘差别略义 世间乘
 藏传因明学 量学
 藏传因明学 因明学启蒙 卷二
 宁玛派的教法 宁玛派的教义
 宁玛派的教法 宁玛派的教法特点
 藏传因明学 藏传因明学提纲
 藏传因明学 因明七论入门
 藏传因明学 因明学启蒙 卷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06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六七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七集]
 此心常静 淡看荣辱得失[栏目:慧语禅心]
 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三十八章 生即有灭[栏目:苏行三博士]
 世界佛学苑图书馆开幕报告[栏目:太虚法师]
 快乐真好[栏目:陈士东居士]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领大众,一切无碍[栏目:印隆法师杂谈]
 活着,才有幸福的可能[栏目:活在当下·静心修行]
 轮回有没有结束的时候?[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光明之旅 第三章 殊胜的菩提心 二、四无量心的修法[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