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十三)~L 第334经(有因有缘有缚法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42

  第334经(有因有缘有缚法经):

  本经的重点是阐述因、缘、缚三个名相。原始佛教在谈到具体的名相时,一般不会给某个名相以特殊的定义,这一点与现在的哲学术语完全不同。比如说因、缘、缚三个名相,在不同的运用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义理,这就是所谓的语境。

  佛陀在本经中说:“云何有因、有缘、有缚法经?谓眼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为因缘、眼缘、眼缚?谓眼业因、业缘、业缚;业有因、有缘、有缚。”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缚”的产生,并非空穴来风,它是有原因有根据的。比如说造成我们生死流转的原因究竟在何处?佛陀对此有着专门的交待,具体而言,就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十二缘起。从现实生活层面来理解,便是六根对于六境的所缘取。任何现象的发生,都会引起一定的结果,眼与色相缘取,自然会埋下一系列造作的种子,即“业”——无论这种业或善或恶或无记。对于这个问题,佛陀阐述得尤为深刻,接下去佛陀继续分析道:

  “何等为业因、业缘、业缚?谓业爱因、缘缘、爱缚;爱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为爱因、爱缘、爱缚?谓爱无明因、无明缘、无明缚。何等为无明因、无明缘、无明缚?谓无明不正思惟因、不正思惟缘、不正思惟缚;不正思惟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不正思惟因、不正思惟缘、不正思惟缚?谓缘眼、色,生不正思惟,生于痴。缘眼、色,生不正思惟,生于痴,彼痴者是无明,痴求欲名为爱,爱所作名为业。如是,比丘!不正思惟因无明为爱,无明因爱,爱因为业,业因为眼。”

  如果我们将这段经文倒着读,便会发现这样一个情形:

  诸根的习性既不能说是天生,也不能说是单纯的后天熏习而成,它是由于业的作用(自然牵引)。比如说哺乳动物一生下来便会吸乳汁,我们说这是本能,是天性。从佛教角度上看,造成这种“天性”的根源,乃是我们受到业力的牵引所致,哺乳动物的天性,自然是受到哺乳动物的“共业”所制约。那么“业”力产生的根源又是哪里呢?是产生于“爱”。前面文章已经说了,这种“爱”,并不等视于基督教的那种“博爱”、“大爱”——恰恰相反,它是一种贪著执取的代名词,即我们受到业力的感召,无一不是受到先前埋下的这种贪欲所使然。若进一步向上探求,爱缘于无明,而无明又源于我们的“不正思惟”,即受到错误指导思想的干扰。当然,我们不能机械地说人的生死就是由于业、爱、无明、不正思惟等简单几个名相所组成,事实上其中所涵盖的因缘相当复杂深奥,佛陀在这里只是列举了其中的一部分,向我们作一个简单的说明而已。

  八正道中讲“正思惟”,什么叫正思惟?简单地说,就是正确的思惟方式。什么叫正确的思惟方式呢?就是不颠倒,不颠倒的前提就是需要有正知与正见,问题到这里,就有些复杂化了。如果一个人只有邪知愚见,就不可能拥有正知正见,他的思惟方式也同样不可能是千真万确。因此,当他目之所及,耳之所闻,往往都是颠倒的幻相,原因是他无法认清事物的本质特征。从佛教观点来看,事物的本质特征便是无常与无我,在此基础上,继而建立起人我空乃至法空的义理。当然,佛教并不僵化,为了方便使我们能及早认识到事物的本质特征,佛教有时会施设出种种“有我”,比如说修行的阶次、成住坏空的幻相、高矮美丑的人间万象。如此种种景象,皆是出于一心,即“一切唯心造”——境只是心的显现而已(境由心生),这种显现,有时是真、有时是假,有时是亦真亦假,有时又是非真非假。对于这些幻相,如果我们一味地“痴”心妄想,自然是结缚不断,缕流累世;如果我们心下明明白白,自然是朗朗乾坤,一丝不挂!(7月18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三)~M 第335经(第一义空经)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三)~K 第331经(顾念经)、332经(覆念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四)~E 第347经(须深经)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三)~C 三、周那问见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I 第97经(乞食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六)~E 第427~429经:此三经的重点,是有关..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E 五、请请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J 第268经(河流经):本经叙述五阴不可执着..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P 1290经:本经是佛陀阐述四种之“最”..
 漫说《长阿含》(卷十九)~B 对堆压地狱的解释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八)~H 782经讲何谓法,何谓非法。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一)~F 884~886经(三明经):此三经均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五章 沩仰法脉 一、怀海及《古清规》[栏目:禅宗宗派源流]
 附录[栏目:大乘无上续论]
 八十四大成就者传 二十七、咕噜嘎拉巴传[栏目:八十四大成就者]
 杂阿含经卷第五(一○四)[栏目:杂阿含经]
 游圣徐霞客[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风来疏竹[栏目:圣严说禅]
 步入实修之道·修行的成就[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坐禅的功能 坐禅即财富[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精进禅修]
 在家居士家里活比较多,一边做饭洗衣服,骑自行车的时候,我们是念佛,还是安住这颗心?[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皈依佛门路曲折——金庸与池田大作对话录[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