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十四)~J 第359~361经(思量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378

  第359~361经(思量经):

  359、360、361三经均名为“思量经”,三经侧重点有所不同。

  359经叙述识如依思量妄想时,就会生未来世之苦。佛陀说:“若思量、若妄想生,彼使攀缘识住;有攀缘识住故,有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相反,如果“不思量、不妄想,无使无攀缘识住”,就会“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这样才能使得“纯大苦聚灭”。

  这段经文看似简单,其实若细细推究起来,十分复杂。我个人以为,本经的重点在“彼使攀缘识住”这句话上面。所谓“攀缘识住”,是指识之所缘处、所依止处,即“维持识存在的基础”。这个“识”,若展开而言,并不是指“六识”,而是指“四识”,即色、受、想、行四识,我们识之所缘所住,无外乎就是此四识而已。而所谓的眼耳六识,其所缘对象,也就是在色、受、想、行四个方面展开运作(所缘)。如果我们对于色受四识产生了思量(计执),产生了贪味,就必须伴随着妄想的产生。比如说我们美学上所讲的“审美”,审美活动必伴随着意识分别,必须伴随着审美主体的主观感受——无论这种感受是美的、丑的或无所谓美丑。审美主体既可以是单个人,也可以是某个群体;而审美客体既可以是具体的物状,也可以某一精神文化产品;审美必然产生某种精神愉悦(或精神陶冶、享受)。从佛教的角度上讲,我们的审美思惟就是一种“识”的主体,而审美对象便成为某种客体。主体与客体的结合,所产生的系列精神活动,便是“识之所缘”。当这种“攀缘识住”一旦产生后,“思量”与“妄想”也会随之而产生。无论这种精神的审美享受是多么得令人惬意,它同样是一种“妄执”,是虚幻不实的,是自体性空的,也是导致“纯大苦聚”产生的根源之一。因此佛教中有一句颇为到位的话叫“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说的就是这种道理。哪怕我们在不经意间所产生的细微的念想,都会产生业果,都会产生罪报,无论这种念是善念(俗世中的善念乃为不究竟念)、恶念或无记念,都会牵引我们陷入泥淖。

  360经、361经与359经基本相同,唯加名色(色受想行识总名)、往来、生死三支而已,三经的基本精神乃是一致的。(8月2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四)~K 第362经(多闻比丘经)、363经(说法比丘经)、364经(说法经)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四)~I 第356经(种智经):本经叙述四十四种智。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F 1184经:此经记载佛陀与孙陀利河边与..
 漫说《杂阿含》(卷十五)~M 404经所述佛所觉悟无边广大,然佛陀说法..
 漫说《杂阿含》(卷四)~C 第90经(优婆迦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九)~B 第506经(帝释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A 《杂阿含经》第四十卷的内容,主要以叙述诸..
 漫说《杂阿含》(卷九)~F 236经(清净乞食住经)
 漫说《长阿含》(卷十一)~A 一、阿妙夷经
 《长阿含经》内容综述(B)(表二)
 漫说《杂阿含》(卷十五)~E 第373经(子肉经):本经重点阐述观察四..
 漫说《杂阿含》(卷四)~L 第101(人间经):本经所阐述的是佛陀的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有些修行者对怨敌生起嗔恨心并且发愿舍弃他、不救度他成佛...请问这种做法有何过失?[栏目:上师瑜伽精要之每日一问]
 忏云法师修药师法门的感应[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新译佛国记 第三部分 北天竺记游[栏目:新译佛国记]
 佛教徒更改这样的殡葬方式可以吗?[栏目:戒律仪轨·净空法师问答]
 与祖师同行 捌 大地无寸尘 “觉的能力”需修行[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应酬[栏目:生活的层次·迷悟之间]
 并非名僧的高僧[栏目:坐看云起·济群法师访谈录]
 知恩就是智慧[栏目:仁焕法师]
 你够大吗? 够高深? 够广多吗?[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佛陀的继承人[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