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十六)~B 第409经~415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68

  第409经~415经:

  我之所以将以上七经合并叙述,主要是此七经从内容上讲,与上述的404、408经大体相仿,都是众比丘在迦兰陀竹园的食堂里作些“世间思惟”。我们知道,这些世间思惟是十分有害的,佛陀洞悉了众比丘的念想,便及时加以制止,以防止在僧众中造成燎原之势。以下述的诸经中,众比丘共产生了下述之想(念、觉、想、说):

  409经:“或有贪觉觉者,或嗔觉觉者,或害觉觉者。”

  410经:“起亲里觉(思念亲人、家乡)、国土人民觉、不死觉。”

  411经:“或论王事、贼事、斗战事、钱财事、衣被事、饮食事、男女事、世间言语事、事业事、诸海中事。”

  412经:“我知法、律,汝等不知我所说成就,我等所说与理合;汝等所说不成就,不与理合;应前说者,则在后说;应后说者,则在前说,而共诤论言。我论是汝等不如,能答者当答。”

  413经:“波斯匿王、频婆娑罗王,何者大力?何者大富?”

  414经:“汝等宿命作何等业?为何工巧?以何自活?”

  415经:“某甲檀越作粗疏食,我等食已,无味无力;我等不如舍彼粗食,而行乞食。所以者何?比丘乞食时得好食,又见好色,时闻好声,多人所识,亦得衣被、卧具、医药。”

  通过对上述七经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比丘起贪、嗔、害三觉,当为首要大患,佛家称之为“三根本毒”,是大家共同灭除的对象。而其他的一些议论或觉想,虽然对自己的修为不会产生根本性的障碍,却不利于自身修行,则是毫无疑义。比丘身在佛门,难免会产生思念家乡亲朋故友,思念自己的国家,这都很正常;对生命的依恋,希望长生不老永恒不死,也是大家共同追寻的理想情境;而有事没事时在一起闲聊起一些乌七八糟的事情,或者议论国王、前生之事,也是情有可原;对于饮食所生起的分别心,亦实属人之常情。这些东西对于当今的出家两序来说,可谓司空见惯,再正常不过了。可是在佛陀看来,这些都是不应该谈论之事,甚至连这想的念头都不能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是,修行须从大处着眼(比如说“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类的宏伟目标),却要从细微处着手。我们切勿认为小节可以不拘,实际上所谓的大事业,也完全是由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组成。中国有句古话叫“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自己个人的事情都没有办好,没有把自己那些细微的念想习气收拾干净,对于度生利生之类的大业又何从谈起呢?用佛陀的话叫,这些念想议论对于我们个人的修为来说,“此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不向涅槃”——没有半点好处,却只会招惹麻烦,自寻烦恼。

  总结一下上述七经,要点如下:

  1、比丘不应该生起贪、嗔、痴(害)觉;

  2、比丘不应该生起亲里觉、国土人民觉、不死觉;

  3、比丘有事没事时,不应该对世俗中的各种事务作无益的探讨;

  4、比丘对教义、修持若有分歧,不应该生起诤论;

  5、比丘不应该参与讨论国家政事以及议论国王间的私人恩怨;

  6、比丘不应该对自己的宿命作些无端的猜想;

  7、比丘对饮食不应该生起分别心。(8月28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六)~C 第416经~418经(受持经):受持四圣谛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六)~A 第407经、408经(思惟经):此二经教导诸比丘:不应有世间之思惟,而应具备出世间之思惟。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四)~A 940经以草木为喻,941经为土丸粒为..
 漫说《杂阿含》(卷九)~B 第232经(空经)
 漫说《长阿含》(卷十五)~E 十六种事
 漫说《杂阿含》(卷四)~C 第90经(优婆迦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I 第470经(箭经):其主要叙述:无论凡圣..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L 1240经:本经以波斯匿王之念,而叙述..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E 909经为调马经。有一位调马聚落落主(..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八)~D 759~760经:第759经叙述三受乃..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E 1182经、1183经:此二经叙述佛陀..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W 1317经、1318经:此二经为迦叶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密勒日巴大师道歌「生起次第」释论 凡夫身语意,转成金刚体![栏目:竹清嘉措仁波切]
 法华经要义 第三章《法华经》正文的要义[栏目:惟贤法师]
 傣族佛塔的起源[栏目:索南才让·许得存教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