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十八)~D 第498经(那罗揵陀经):本经叙述舍利弗赞叹菩堤之超绝。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57

  第498经(那罗揵陀经):本经叙述舍利弗赞叹菩堤之超绝。

  有一次,尊者舍利弗拜见佛陀,对佛陀说:“世尊!我深信世尊,过去、当来、今现在,诸沙门、婆罗门所有智慧,无有与世尊菩提等者,况复过上?”这里主要是指佛陀的“菩提”十分超绝,世间无出其右。“菩提”意为“觉”,此处指佛陀所证悟的境界难思难议。

  佛陀首先对舍利弗的这种“深信”表示赞赏,但随后问了舍利弗三个问题:

  1、你是否能审知过去三藐三菩提佛陀(正等正觉)所有增上戒(对戒律的强化持守,防止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过失)。

  2、你是否了知过去正等正觉之法、慧、明、解脱、住。

  3、你是否了知未来正等正觉所有增上戒、法、慧、明、解脱、住。

  舍利弗的回答是:“不知,世尊!”

  佛陀听后,反问道:“汝若不知过去、未来、今现在诸佛世尊心中所有诸法,云何如是赞叹?于大众中作狮子吼,说言:我深信世尊,过去、当来诸沙门、婆罗门所有智慧,无有与世尊菩提等者,况复过上?”

  那么佛陀的“菩提”的高妙,舍利弗赞叹的根据是什么?舍利弗回答说:“世尊!我不能知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世尊心之分齐(心之作用),然我能知诸佛世尊法之分齐(法次第作用)。我闻世尊说法,转转深、转转胜、转转上、转转妙,我闻世尊说法,知一法即断一法,知一法即证一法,知一法即修习一法,究竟于法,于大师所得净信,心得净。”不仅如此,舍利弗将佛陀譬喻为一位城门的守门人,“譬如国王有边城,城周匝方直,牢固坚密,唯有一门,无第二门,立守门者,人民入出皆从此门,若入若出,其守门者,虽复不知人数多少,要知人民唯从此门,更无他处。”守门人对出入城门者,自然是历历在目,看得很清楚。从这个角度上讲,“我知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如来、应、等正觉悉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说,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他们修习的法门是基本相同的,没有实质性差异。这个共同法门便是“四念处、七觉分”,因为这些既是入佛道的基础,也是修习佛道不可回避的共修法门。不仅他们自己安住于四念处、七觉分,同时让所有修习佛法的人,皆能安住于四念处与七觉分,从而断除五盖,共趋涅槃。(10月17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八)~E 第499经(石柱经):本经以大石山喻比丘修心,四方之风无能倾动,便得离贪瞋痴,得正解脱。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八)~C 第497经(举罪经):本经要点是检举他人之罪,应秉持如何的立场与心态。
 漫说《杂阿含》(卷九)~M 第250经(拘絺罗经)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五)~C 三、增上心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E 1278经:本经叙述提婆达多的党羽因诽..
 漫说《杂阿含》(卷四)~A 第88经(郁多罗经)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四)~A 一、大品商人求财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F 第465经(著使经):叙述地水等六界,均..
 漫说《中阿含》(卷十九)~A 一、梵天请佛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八)~E 第499经(石柱经):本经以大石山喻比丘..
 漫说《杂阿含》(卷二)~O 第55经(阴经)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四)~A 一、阿梨吒经(200)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人用中国法之自救[栏目:太虚法师]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十章 回向品[栏目: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一(五六二)[栏目:杂阿含经]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题解[栏目:文集]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四[栏目:年龙上师]
 生命中的真实[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打儿子[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素食:环境与生命的一剂解药[栏目:索达吉堪布]
 04-013《大宝积经》之菩萨四法门[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55 请如实认识所付出的努力[栏目:在生活中禅修]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