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十八)~D 第498经(那罗揵陀经):本经叙述舍利弗赞叹菩堤之超绝。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22

  第498经(那罗揵陀经):本经叙述舍利弗赞叹菩堤之超绝。

  有一次,尊者舍利弗拜见佛陀,对佛陀说:“世尊!我深信世尊,过去、当来、今现在,诸沙门、婆罗门所有智慧,无有与世尊菩提等者,况复过上?”这里主要是指佛陀的“菩提”十分超绝,世间无出其右。“菩提”意为“觉”,此处指佛陀所证悟的境界难思难议。

  佛陀首先对舍利弗的这种“深信”表示赞赏,但随后问了舍利弗三个问题:

  1、你是否能审知过去三藐三菩提佛陀(正等正觉)所有增上戒(对戒律的强化持守,防止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过失)。

  2、你是否了知过去正等正觉之法、慧、明、解脱、住。

  3、你是否了知未来正等正觉所有增上戒、法、慧、明、解脱、住。

  舍利弗的回答是:“不知,世尊!”

  佛陀听后,反问道:“汝若不知过去、未来、今现在诸佛世尊心中所有诸法,云何如是赞叹?于大众中作狮子吼,说言:我深信世尊,过去、当来诸沙门、婆罗门所有智慧,无有与世尊菩提等者,况复过上?”

  那么佛陀的“菩提”的高妙,舍利弗赞叹的根据是什么?舍利弗回答说:“世尊!我不能知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世尊心之分齐(心之作用),然我能知诸佛世尊法之分齐(法次第作用)。我闻世尊说法,转转深、转转胜、转转上、转转妙,我闻世尊说法,知一法即断一法,知一法即证一法,知一法即修习一法,究竟于法,于大师所得净信,心得净。”不仅如此,舍利弗将佛陀譬喻为一位城门的守门人,“譬如国王有边城,城周匝方直,牢固坚密,唯有一门,无第二门,立守门者,人民入出皆从此门,若入若出,其守门者,虽复不知人数多少,要知人民唯从此门,更无他处。”守门人对出入城门者,自然是历历在目,看得很清楚。从这个角度上讲,“我知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如来、应、等正觉悉断五盖恼心,令慧力羸、堕障碍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处,修七觉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说,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他们修习的法门是基本相同的,没有实质性差异。这个共同法门便是“四念处、七觉分”,因为这些既是入佛道的基础,也是修习佛道不可回避的共修法门。不仅他们自己安住于四念处、七觉分,同时让所有修习佛法的人,皆能安住于四念处与七觉分,从而断除五盖,共趋涅槃。(10月17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八)~E 第499经(石柱经):本经以大石山喻比丘修心,四方之风无能倾动,便得离贪瞋痴,得正解脱。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八)~C 第497经(举罪经):本经要点是检举他人之罪,应秉持如何的立场与心态。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一)~H 891经名为“毛端经”,是佛陀以毛端之..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C 973经是关于外道征询阿难为什么出家修..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四)~B 二、分别大业经(171)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三)~A 一、温泉林天经;二、释中禅室尊经;三、..
 漫说《中阿含》(卷一)~B 二、昼度树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四)~A 围绕着“四念处”法门而反复重申四念处的..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A 1026经名叫“善生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D 第92经(骄慢经)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六)~B 二、五下分结经(205)
 漫说《杂阿含》(卷十)~I 第267经(无知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梨花偶成[栏目:惟觉法语]
 寡闻为修大乘之障[栏目:观清法师]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六节 报时法器 二、鼓[栏目:佛教丛林观]
 以我的邪淫果报警示世人[栏目:戒邪淫·悔过励志篇]
 《修心八颂》讲文十六 诸法如幻 上[栏目:宽见法师]
 念佛三昧行法初探(释果化)[栏目:般舟三昧念佛法门]
 学佛的条件[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32 估客偷金[栏目:百喻经译]
 什么是心法?[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极乐愿文》讲记(一)[栏目:极乐愿文讲记·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