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十九)~C 第535经、536经(独一经):经中叙述目犍连尊者,从阿那律尊者处听闻四念处法。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64

  第535经、536经(独一经):经中叙述目犍连尊者,从阿那律尊者处听闻四念处法。

  本卷最后二经与前面诸经稍有差异,重点是讲述四念处。在本经中,四念处被誉为“一乘道”,即直证佛道的修习法门。阿那律尊者也很有神通,号称“天眼第一”。他在一静处进行禅思,思惟的内容便是四念处。他念道:“有一乘道,净众生,离忧、悲、恼苦,得真如法,所谓四念处。”四念处的内容是哪些?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身、受、心、法四观念处。四念处的功用是什么?“若于四念处远离者,于贤圣法远离;于贤圣法远离者,于圣道远离;圣道远离者,于甘露法远离;甘露法远离才,则不能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果我们远离于四念处,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也就是不能脱离生老病死而轮回六道。相反,如果“信乐”于四念处,则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清凉与安乐。

  阿那律的念头被目犍连及时捕获,他“如力士屈伸臂顷”,一下子就来到阿那律的身边。他向阿那律请教“云何名为乐四念处”,阿那律回答说:“若比丘身身观念处,心缘身正念住调伏、止息、寂静,一心增进;如是,受、心、法念处,正念住调伏、止息、寂静,一心增进,是名比丘乐四念处。”

  在536经中,目犍连就四念处的话题又问道:“云何名为四念处修习多修习?”

  阿那律回答说:“若比丘于内身起厌离想,于内身起不厌离想、厌离不厌离俱舍想,正念正知。如内身,如是外身、内外身,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作厌离想、不厌离想、厌离不厌离俱舍想,住正念正知。是名四念处修习多修习。”关于四念处的话题,我在前面的相关文章中谈得较多,此处不再多述。(11.1)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十)~A 第537~545经:此九经皆叙述四念处,故一并叙述。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九)~B 第506经(帝释经)
 漫说《中阿含》(卷四)~D 断惑证真
 漫说《中阿含》(卷三)~E 五、思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五)~D 1212经至1221经共十经之中,都有..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G 1138经:本经叙述佛劝迦叶为大众说法..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I 1337经:本经叙述比丘证道后,默默行道..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D 1329经:本经为天神劝导天神至佛所闻法..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一)~A 一、跋陀和利经(194)
 漫说《长阿含》(卷二)~G 当取灭度
 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漫说《长阿含》(卷十五)~B 种德师徒间的对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宁玛派祈祷大法会法本:31、贝诺法王长寿祈请颂[栏目:宁玛派祈祷大法会法本]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