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
第576经(难陀林经):经中叙述某一天子述说忉利天上的种种快乐,而佛说阿罗汉的寂灭之乐更为殊胜。
有一天的夜里,一位天子于后夜时分来诣佛陀。这位天子的可谓“身诸光明,遍照祇林”。值得注意的是,在诸多经典的记述中,诸天之子一般都是在夜里出现,而且身上都散发出奇特的光明。天子的长相也是很好看,可谓容色绝妙。这位天子不远万里从天上下至人间来诣佛陀,此行的用意是什么呢?原来是炫耀他在天上是享受到无比的快乐。他用偈对佛陀说:“不处难陀林,终不得快乐,忉利天宫中,得天帝名称。”这里的“难陀林”,乃是忉利天上的欢喜园,等于是忉利天子们的后花园。在难陀林中,真是快乐无比——那种快乐,是世间永远也无法享受得到的。
然而佛陀却并不赞同这种所谓的“快乐”,在佛陀看来,这种快乐不仅极其有限,也是极其短暂的。在佛陀看来,涅槃之乐便是最高的快乐。因此佛陀用偈回答说:“童蒙汝何知,阿罗汉所说;一切行无常,是则生灭法。出者既复灭,俱寂灭为乐。”阿罗汉是证得了究竟的快乐之法,他所享受的是寂灭之法,这种寂灭之乐才是真正的快乐。而无论是世间的欲乐,还是天上的那些“难陀林之乐”,都是无常变易之乐,是刹那生灭之法。天上之乐尚不足为道,更何况世间的五欲有漏之乐?
第577经(钩鏁经):在本经中,另一位天子对佛陀而说偈道:“断一切钩鏁,牟尼无有家;沙门着教化,我不说善哉。”本偈的前两句是天子对佛陀的赞叹,认为佛陀已经断除了世间的一切烦恼,彻底做到了无牵无挂。可是后两句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即是说世尊自己证得了圣果就可以了,又何必却不厌其烦地教化众生呢?
对于佛陀的教化众生的初衷,我们在《长阿含经》中也看到了相似的记载。那时佛陀刚成道后未几,对于是否教化众生在心理上也矛盾过。佛陀之所以有这种矛盾的心理,原因是娑婆世界的众生性格刚强,即便是稍有进步,退转的也是十分迅速,实在是难以教化。后来,佛陀凭着“难行能行”的誓愿,最终开始为五比丘说法。在本经中,我们更加明确地体悟到了佛陀教化众生的初衷。佛陀说:
一切众生类,悉共相缠缚,其有智慧者,孰能不愍伤?
善逝哀愍故,常教授众生;哀愍众生者,是法之所应。
从佛陀的回答中我们不难看出,世尊教化世间群生,主要是看到众生实在是太苦恼了,太愚痴了,长年累月无时无刻不是在烦忧的系缚之中而无力自拔。对于已经证得果位的圣者而言,看到众生被苦恼如此地煎熬着,难道没有一丝的恻隐之心而无动于衷么?显然不可能。于是佛陀从“哀愍”出发,开始教授众生如何解脱苦恼而证得永恒的快乐。
大凡奉佛者对于佛门中的“四弘誓愿”并不陌生,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上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如果我们誓愿度众生,就必须具备度众生的本领,否则做自身难保的“泥菩萨”,那可不行。度众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资格?就是首先要将自己身心上的烦恼断除掉。质白地说,度众生也就是想法设法使众生“离苦得乐”或“拔苦与乐”。只有痛苦和烦恼解除了,我们才能谈得上快乐。否则一个人即便是亿万身家,可是整天都是为了琐事而烦神劳心,这能称得上真正的快乐不?显然不可能。佛陀度众生没问题,因为他不仅是出家两序的导师,也是人天三界导师,他有资格做任何事,说任何法。而作为他的后世弟子,我们可能就没有这么大的本领了。怎么办?就是要努力地学修,努力学习无上的法门,修正自身存在的各种毛病缺陷。光把自己的事做好了不行,还要以“哀愍”之心去度化教授众生,这是每一位佛子应尽的责任。我们常说菩萨发慈悲心广度众生,其实阿罗汉也在度众生,只是阿罗汉更注重于自身心性的修炼而已。(12.5)